分享

广告已成“现象级” 华为把价值3900亿的成功总结为四个字

 Purefact 2016-01-31



“现象级”的华为企业形象广告


中国科技企业圈,在广告营销上,华为一直自成一派,尤其是在企业形象宣传上,经常会营造一些现象级的案例,比如2014年华为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推出的【向“布鞋院士”李小文先生学习】(“扫地僧”,去年去世),再比如2015年华为推出的“芭蕾脚”,都曾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和解读。


这些广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其一,华为推广的不止是企业形象,更主要是华为所提倡的企业精神,进而通过企业精神去带动企业的正面形象提升。


其二,这些广告是在权威媒体向公众公开投放的,但其实也是向华为近二十万员工投放的,以提高企业凝聚力与企业执行力。

其三,这些广告是在传播华为的企业精神,但同时也契合主流的社会价值观,也就是说更像公益广告,学习芭蕾脚、学习李小文,这些取向甚至拿到学校课堂上都是正能量。


其四,这些广告有故事性,有内涵,易联想。广告很贵,时间很短,如何在短时间内制造故事与联想以加深印象是一个技术活,但两则故事,两种精神,“扫地僧”、“芭蕾脚”都做到了。


其五,这些广告从制作上都严肃庄重,大气磅礴,有文化气息与人文情怀,但却不“装逼”,在娱乐至少的社会传播氛围中显得非常特别,自成一派。


而从结果来说,华为的这一列广告可称是成功的,公众一看到李小文和芭蕾脚,就很容易联想到华为人和往昔对华为的印象,提升了华为想要传达的企业形象和企业精神,值得研究背后的规律,事实上,现在的媒体上愚蠢与不合时宜的广告比比皆是,配得上企业自身形象的广告凤毛麟角。


华为把价值3900亿的成功总结为四个字


2016年初,华为继续推出了它最新的系列广告,这次华为讲的故事从“扫地僧”、“芭蕾脚”这类每年一个变成了三个,同时也是华为要传播的三则“成功之道”。


如果说以前的广告更注重传播华为精神的话,那么2016年,华为其实是通过广告去解释:华为什么会成功?


当然前提是华为确实已经成功:3900亿人民币,2015年华为创下了历史上营收的新高点,以及新的增速记录,相比2014年营业收入增长20.6%、2013年8.5%。华为2015年收入同比增加了35.3%。在思科和爱立信的财务低迷,IT巨头们纷纷裁员消肿的时候,华为实现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


这三个广告具体如下,分别是“捕鱼的瓦格尼亚人”、“微笑的冲刺”、“上帝的脚步声”。


从“扫地僧李小文”到“上帝的脚步声”,看出区别没有?这背后是华为日趋加速的国际化,在“扫地僧李小文”,华为的广告故事只能中国人看懂,因为在互联网上“扫地僧李小文”是个广为人知的故事,迎合了网上一代的中国年轻人,但2016年的三个故事,讲的却是“国际语言”,选材来自世界各地,可以在全世界的媒体上进行广泛投放而无需过多诠释。实际上,去年“芭蕾脚”投放以后,我就几次听到国外科技同行提到华为时会引用到“芭蕾脚”,显然他们是记住了而且理解了。


三年中华为的广告主题是渐进的,但又有隐约联系的主线,那就是都是跟“脚”有关,从院士的布鞋,芭蕾之脚,再到上帝的脚步声,三年来华为广告连续呈现“脚步”情节,其背后正是华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做事从扎实的基础起步,厚积薄发,长期聚焦管道创新,最终进行战略突破。





三则广告两则用到“厚积薄发”


需要注释一下的是,上帝粒子和乔伊娜已广为人知,而第一幅图则是2010年爱尔兰摄影师Andrew Mcconnell记录下了瓦格尼亚人在刚果博约马瀑布附近捕鱼的瞬间。瓦格尼亚人编制巨大的木篮,放在每秒流量2.8万立方米的刚果河中,湍急的河水会把鱼推到木蓝里。瓦格尼亚人捕鱼时必须非常专注,否则就会被河水卷走。这种古老的捕鱼方式已经持续了数百年。


厚积薄发,华为不就是耐了二、三十年的寂寞吗?

创意都是来自任正非的“花园谈话”


华为通过“捕鱼的瓦格尼亚人”去说明“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这句话其实是出自任正非之口。去年10月份,任正非与前中央电视台英语新闻主播杨林进行了一次“花园谈话”,说了下面这样一段话,其实可说是最权威,也是最精准的诠释,任正非不但提到了“捕鱼的瓦格尼亚人”,也提到“厚积薄发”,任正非说:




中央电视台播了一部《神秘的刚果河》的纪录片:在波涛汹涌的河面上,渔民历经九死一生去捕鱼。我们也相当于这些在非洲河上的孤胆英雄,坚持20年才划到起跑线。但,起跑线上的突破,就是人类社会认知的突破,这有多难”!所以说,要厚积才能薄发。


华为不就是耐了二、三十年的寂寞吗?我们不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几十年聚焦在主航道,突破就有可能。


通过另外一则广告“上帝的脚步声”,华为演绎了“厚积薄发”的第二层内涵:在认准战略机会点之后,要舍得进行战略投入,“使用投资密集型,来缩短探索方向的时间”,这同样可以在“花园谈话”中找到任正非的原意:“华为通过大规模的战略投入,在主航道里用多路径、多梯次的前进,使用投资密集型,来缩短探索方向的时间。在多重机会的作战过程中,可能某种机会成为业界的主潮流,战线变粗,其他战线会慢慢变细了,但也不必关闭别的机会”。


过去10年,华为累计投入2400亿元进行研发创新,17万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45%。华为在全球设立16个研发中心,31个联合创新中心,加入170多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截至2015年12月3日,华为累计共获得专利授权50,377件。


战略聚焦、战略投入之后,就是战略突破。任正非在“花园谈话”中提到:


我们在主航道进攻,这是代表人类社会在突破,厚积还不一定能薄发,舒舒服服的怎么可能突破,其艰难性可想而知。不眠的硅谷,不是也彰显美国人的奋斗精神吗?这个突破就像奥运会金牌。我们现在跟奥运会竞技没有什么区别。


很多伟大的突破是带有偶然性的,并非按预定计划发生。为此,华为坚持瞄准目标,坚持开放包容,吸纳不同领域的大量人才,这样带来了思想的碰撞及互相启发,从而在各个领域里捕获更多突破的机会。


我们是非上市公司,高层都是着眼未来五至十年的战略构建,不会只考虑现阶段,所以我们就走得比别人快、比他们前瞻。突破是要有战略定力和耐性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突破,甚至一生也没有突破,一生都是世界备胎。华为不上市,不愿意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这样华为可以着眼未来五至十年的战略构建,不会只考虑现阶段。


回顾“扫地僧”和“芭蕾脚”,它们都是在传播华为人的艰苦奋斗、自我批判精神,这其实是赢得胜利的基石。 “厚积薄发”的突破,正是被“扫地僧”和“芭蕾脚”所引爆。


华为的三则广告,不但值得营销界关注,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也具备研讨与学习价值,毕竟在今天中国,像华为这样在全世界都取得成功的企业,还是凤毛麟角,它们的经验尤为珍贵。


来源:信海光微天下


亲,小编的吃饭开始和文后的广告相挂钩了,您点击一次平台将奖励我们0.3元,麻烦您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在顺便点击一下广告,这些都是微信官方的广告,不会有病毒,您点击了就算是支持我们了,更关键的是您还有可能获得新的产品和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