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度完美太受伤!

 江山携手 2016-01-31
 

过度完美太受伤!

过度完美太受伤!

世界上最痛苦的莫过于追求完美的人!

看看断臂的维纳斯,罗丹在砍掉美丽无比的手臂之后,世人在遗憾的同时又怎能感受雕塑家的痛苦内心,完美本来是艺术家一生的追求,可有时留下缺憾却成就了美的永恒!

曹雪芹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看来皆是血,可惜天妒英才,匆匆四十岁,留下了八十回的《石头记》在人间,成了小说史上又一个维纳斯,一部哭泣的蒙娜丽莎。也许天地之间往往是残缺造就了美的遐想,一部残缺的《石头记》吸引世人走进红楼世界,叙述没有完的人情世故,纵然真事隐去,假语村言,可大观园却魅力无穷,一代一代的人选择了在理想与现实中解读,残缺的宝黛爱情有了历史的厚度。

如果这部作品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又有多少人愿意流连于石头的故事中不能自拔,往往是一看了之,魅力无疑大为减弱。《西游记》的魅力不在于结尾的成佛,而是过程的种种不幸遭遇,又战胜了困难,可以说很难找到一部作品可以跟《石头记》没有结尾相媲美。

蒙娜丽萨的微笑为什么迷人,关键是达芬奇的这幅画把微笑变得模糊,似乎魅力不在微笑本身,而是微笑唤起了每个观赏者内心久违的温情。

自从四大名著搬上荧屏之后,作品里的人和事走进千家万户,深入人的心灵,变成了大伙精神的一部分。那时由于条件有限,许多作品里的东西无法表达出来,但在八、九十年代,随着物质生活得到充实,人们需要伟大的作品来填补空虚的灵魂,那时,嫉恶如仇的孙悟空、幽默诙谐的猪八戒、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咬舌妹妹史湘云、智慧近妖的诸葛亮、可怕又可爱的黑旋风李逵……大人谈论,孩子模仿。

如今,条件好了,这些作品又进行了重拍,由于电脑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科技走进影视,我们发现这些作品在追求形式的完美与华丽同时似乎失去了语言的形象表达,没有一开始的电视剧那样令人难忘。

先入为主固然是原因,我看还有新的电视剧把一切本来属于观众想象的东西都通过荧屏反映出来,过分的完美追求反而阻碍了艺术的发展。老子曰:“知其白,守其黑。”懂书法的人都知道,黑的地方是字,白的地方也是字,画的画也是如此,叫留白。我们的生活何尝不要工作与生活两不误,偏废一方都不行。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杨柳岸,晓风残月”,“夕阳外,断桥边”……这些诗句为什么到现在人们还在念叨,不就是美在残缺不全,令人回味无穷。

过去,我们的课堂采用的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学,老师生怕孩子不懂,把什么东西都一五一十的教给孩子,结果课堂死气沉沉,如果没有考试,又有谁愿意待在这无聊的课堂。其实,真正的课堂应该是师生智慧共同生成的天堂,只有师生互动才能铸就课堂美的生命力。

再说有些家长,为了自己的孩子,含辛茹苦,宁可自己受罪,也要时时刻刻的管束孩子,生怕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有半点委屈,可惜的是,孩子们并不领情,反抗、吵架、冷战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经常上演。

可以说,大到一个国家,小到每一个公民,如果一味的追求完美,违背世界万事万物发展的规律,那不是国家的幸事,更是大伙的灾难。希特勒的种族优劣论是二次世界大战的思想根源,美国的西进运动成了印第安人的血泪史,斯大林时代的肃反运动,……有哪一样不是追求单一完美造成的历史悲剧。

面对巍峨的大山,远望无边的海洋,我只能祈祷那些完美主义者愈来愈少,人需要在完美的理想与平凡的现实中寻求人生的真谛!(钱永华  图片摘自百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