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我们的大合肥 | 合肥在线

 英派汉 2016-01-31

  十二五期间,合肥在中部地区扮演的是领跑者的角色,今后五年,当中部省会城市都在奋力追赶的时候,合肥拿什么继续发力,力争上游呢?

  这里可以提前向大家透露一下,我们的法宝是,创新、转型、发展,统筹推进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法治政府建设,主动适应新常态,从稳中求进,到快马加鞭。

  五年后,我们向外地朋友推荐合肥,可以自豪地这样说:

  这是一座国际知名的创新之城;这是一座比肩宁杭的品质之城;这是一座城湖共生的美丽之城;这还是一座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按照2016年市两会上通过的合肥市《十三五规则》和《政府工作报告》。未来五年,合肥将要完成七大目标:

  一个城市的发展,经济总量是最重要的指标,在今后五年,合肥会在提高创新水平和质量效益的基础上,经济增长速度争取达到“两位数”,这样的发展速度,我们可以冲刺到全国省会城市前列。

  具体来说,这个“两位数”是这样一个概念:人均GDP达到12万元;财政收入力争16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500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万元。

  这是一组杠杠的数据,政府更有钱了,老百姓也更富了,大家的消费能力自然就更强了。

  作为一座不断追梦的城市,在今后的五年里,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将把南京、杭州作为赶超目标。五年里,大家会看到这样的大动作:建设3大城市副中心;推进“撤县建区”“改县立市”;规划建设国家级合肥滨湖新区。

  到2020年末:我们的主城区常住人口会突破500万,建成区面积扩大到500平方公里,等于在现有基础上再扩大五分之一。500平方公里,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与周边比,超过现在的武汉,直逼杭州、南京;与自己比,相当于2002年合肥建成区的3.3倍。

  过去五年,创新是我们的优势,今后五年,创新仍然是我们的王牌。

  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全国性产业创新中心,推进十大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形成十个以上国家级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发展基地,将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到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将达1600家,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0件,建成新型协同创新平台10个以上,研发转化科技成果1000项以上。这样的介绍,你是不是感觉很高端?

  合肥要发展,产业体系的竞争力至关重要,今后五年,合肥会在“新”和“高”两个字上做文章,“新”指的是新产业、新业态,“高”指的是高端技术、高端产品和高端产业。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的过程中,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制造,国内重要产业集群中的机器人、轨道交通等等,都是我们的重要发展方向。

  今后五年,合肥开发的步子会迈得更大,通过“四港三区一中心”这样的开发平台,我们会看到合肥经济圈向合肥都市区的战略升级,到了2020年,“合新欧”国际专列会增加更多班次,我们与长江中下游城市会实现多领域的互通互认。

  合肥不仅是一座宜业的城市,更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到了2020年,合肥的森林覆盖率达28%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到了那个时候,雾霾也许会越来越少,整天被负氧离子包围,是不是很舒服呢?

  在出行方面,合肥人今后能感受到的变化更直观,米字型的高铁网、一小时通勤圈、区域性航空中心,水陆空齐头并进,更加完善,一座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会让合肥人更轻松地上天入地,通江达海。

  当家长的合肥人,更关心的的自然是教育,今后五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免除普通高中学杂费、“五个百分百”的政策,这些利好消息,自然让家长们拍手称快。

  到了2020年,合肥医疗卫生资源会更合理,每千人床位数超过8.5张,看病难的问题,可能将不再是问题了。

  我们的大合肥,仅有一个5A级景点,显然是不够的,包河公园也许一不小心就冲上了5A,环巢湖湿地公园将打造成国字号,合肥,将是一座来了不想走,来了还想来的休闲、度假好地方。

  说了这么多,你头脑中对五年后的大合肥应该有个轮廓了吧,你是不是跟我一样,对合肥未来的美景很期待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