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政一家教育失败的现实借鉴

 江山携手 2016-01-31

贾政一家教育失败的现实借鉴

贾政一家教育失败的现实借鉴

《红楼梦》这部千古名著,还有个别名叫《风月宝鉴》,如果我们不会使用风月宝鉴来领悟现实生活,那么小说带给我们的无非就是饭后谈资,消遣而已。

唐太宗曾经说过:“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 ,可明得失。朕尝保此三鉴,内防己过……”而《红楼梦》就像一面镜子,时刻警示着看书人,规范着看书人的生活。由于不同的读者生活的环境不一样,他从《红楼梦》中获得的得失也不尽相同。正如鲁迅先生说《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探索《红楼梦》里贾宝玉教育失败的原因,结合现实进行思考,以便获得教育的真谛。

《红楼梦》中曹雪芹也认为教育非常重要,正如秦可卿在临死之时托梦给凤姐,也提到要在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以备祭礼工给之费皆出自此,将家塾亦设于此……保证便败下来,子孙回家读书务农,也有个退步,祭祀又可永继。

对贾宝玉的教育,作为父亲的贾政,一开始就通过抓周给孩子定性,这却成了教育失败的首要条件,试想想贾宝玉大脑里始终存在老爷子的没出息之类的话,纵然有上进心,也会不务正业,自暴自弃。细看《红楼梦》,贾政每次遇见贾宝玉,无非就是呵斥两句,实在不行,奉行“棒打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狠命的往死里打。我想贾珠为什么会英年早逝,恐怕也与这种教育方式有关系,这是家长把希望变成包袱强加给了孩子,无非产生两种结局,像贾珠一样背负重担苟且生活,要么想贾宝玉一样虚度年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家长不也是喜欢给孩子的未来定性,往往会把“没出息”“不懂事”“败家子”……作为口头禅,时时在孩子耳边念叨,其实自己是孩子时也是这样接受教育的,导致孩子逆反心理愈来愈严重,等到孩子长大后,感悟世道艰难,又会后悔不听父母的话,进而把这种教育方式延续下去,一代又一代,社会进一步复杂,逼迫孩子补课,参加特长班,想办法接受名校教育,无非是家庭教育的失败,急于求成的体现。否则也不会出现“药八刀”“汪九刀”“军十刀”,刀刀捅在人们的心上,痛苦不堪,难怪《红楼梦》中会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其次,家庭教育的分歧成了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贾母对贾宝玉溺爱有加,命根子一般,王夫人因为贾珠的早逝,自己中年得子,也不敢严格教育,而贾政的教育又简单粗暴,……这不同的教育方式叠加在一起,发展成宝玉挨打这出戏,只能使教育变得复杂异常,失败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啦。现如今,我们的家庭往往是四个老人,两个中年人,一个孩子,往往老人溺爱有加,父母管教急功近利,孩子自我为中心的居多,为了孩子的事伤了一家和睦的也不在少数,“小公主”、“小皇帝”出现也就不奇怪了。孩子有点委屈,家长就会大动肝火的指责学校。学校进而出现了不敢批评孩子,只能表扬孩子,实在不像话,邀请家长教育,可以想象,这样的教育效果未必好到哪儿去了?

品味《红楼梦》,照照现在的家庭教育行为,贾政一家教育的影子比比皆是,令人担忧!(钱永华  图片来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