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的有“七年之痒”吗?

 nizijun 2016-01-31

真的有“七年之痒”吗?

  □许琪 邱泽奇 李建新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的“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2010年的初访数据,学者们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婚姻稳定性并无差别,离婚风险也呈“倒U形”,曲线大约在婚后的第7年达到顶点,由此看来“七年之痒”是一个普遍模式。

  在分析中根据夫妻的结婚时间总体划分为4个结婚期群:1980年以前、1980-1989年、1990-1999年和2000年及以后。结果发现,1966-1980期群的婚姻相当稳定。而从离婚风险曲线到达顶点的时间看,1980-1989期群大概在婚后11年,1990-1999期群大概在婚后8年,2000-2010期群则是在婚后5-6年。因此,“几年之痒”并非恒定,离婚风险在逐步提前。此外,妻子的初婚年龄越小、教育程度越高,离婚风险也越高。

  在控制其他变量以后,子女数量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离婚的风险。相比而言,0岁子女对婚姻的保护作用最大,1-5岁其次,6-12岁再次,13岁以上的影响最小。分析还显示,有了男孩以后,夫妻的离婚风险会显著降低。一方面可能是在生育男孩以后丈夫会承担更多照顾子女的家庭责任,另一方面也可能来自于人们对男孩的特别偏好。

  (据2015年第5期《社会学研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