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合并系属病篇261

 天堂鹤 2016-01-31


261、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宋124

抵当汤方

水蛭(熬) 虻虫(去翅足,熬,各三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个) 大黄(酒洗,三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一句太阳病,就包括太阳伤寒和中风。

病人病了六七天,表证仍存在,并且脉象微弱而沉。说明病邪入里了.大家知道表证的是浮的.而这个病人脉是脉弱面沉. 一般脉微弱而沉,该是三阴病的问题,但这个条文中,没有出现三阴症状, 我们先不去考虑.反不结胸也就是说没有结胸的症状表现,要是有会有胸痛的表现的,脉要寸浮而实的.这也是教医生治病时的思考,然后鉴别诊断.

再往下看病人出现的问题,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 前面说表证仍在,现在病人发狂了,病人啊,出现了发狂了,躁狂不安,并且少腹,小肚子这个位置硬满的厉害。

躁狂,是阳明里实的一个典型症状。说明病情传变入里了.

只要发生了躁狂和谵语,胡言乱语,就要直接考虑阳明里实的问题。

他说,“以热在下焦”,意思是说,阳明下焦有里实了。

这个肠道啊,在下焦,它是先天的神明的根据地,热邪闭阻,就要影响神智的。

阳明里实,有腹胀拒按的现象,他这里强调了少腹,也就是小肚子,解剖的那个膀胱所在地。他这里硬满的厉害。

我们看

真阴之根在于大脑,心肺,其末于小腹,生殖器.

真阳之根于小腹生殖器,其末于大脑心肺.

脑与大肠相表里,脑与小腹相表里,这正是根末的影响.

如桃核承气汤的,其人如狂在大脑},根本是淤血在腹部.

干姜附子汤的昼夜烦燥不得眠,夜而安静,末在大脑,根在下焦,小腹部位,再有中风病人有不

少便秘,都是根末理论的应用

然后,医生又交代了一句很关键的话,就是“小便自利者”。

阳明里实,热邪结在膀胱,常见的是小便短赤不利,小肚子会出现硬满,就像尿潴留一样。

而这个病人,小肚子硬满,小便正常,很通利,就不是热结膀胱了。

他说,要下血乃愈。说明这是热邪伤及血分,把津血给熬干,产生淤热了.

最后他说,这是“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

是太阳病,传入阳明了,里面有实热和血瘀互结造成的。

随经,恩师说指的是病传,经,是借用名词,说的不是经络,这里的“经”,做界线讲。清代的柯琴指出,这是“经界”的意思。

仲景他老人家也是,借用什么名词不好,偏偏借用“经”字,还和“太阳”紧挨着,又与膀胱小便有关。后人马上就想到了“太阳膀胱经”,开始了臆断畅想,胡乱联系了。

这条,可以说,是太阳阳明合病,属阳明。因为表证还没好利索,有遗留症状。

严格的讲,从营卫气血的角度说,还要加上太阴。

一般在内的血分,归属太阴,阳明热邪伤及阴血了。

所以,我们说,这是太阳阳明太阴(血)合病,属阳明。

这个问题要搞清楚,不要认为,有太阴,就是有了典型的虚寒水饮了。

这是一种特殊分类,目的在于明确,血分被伤了。

是卫气营血的一个分类法。

有个特殊性,不要和太阴病的常规证候混淆。

这条是典型的燥证、烦证、滞证。

滞证,分气滞、血瘀、痰饮结聚。

这条的滞证,指的是血瘀。

恩师说,一切疾病,都不离五证病机。

六纲分别,五证再辨,范围可就缩得很小了。

所以治疗的方剂是抵当汤主之

辛咸除滞,辛苦除烦,甘咸除燥。整个病的方剂配伍,该是这样的。

水蛭,咸平,《神农本草经》: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虻虫,辛苦咸寒,《神农本草经》:逐瘀血,破下血积,坚癖症瘕,寒热,通利血脉及九窍。

桃仁,苦,微辛,性温。《神农本草经》:主淤血,血闭瘕邪,杀小虫。

大黄,苦咸而寒。《神农本草经》: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大黄酒洗,增加辛散破瘀的力度。

甘咸除燥,为什么没有甘味药?

甘滋药,守中缓急,药力无法直接下趋。

况且病情紧急,要急下,釜底抽薪,就是救护津液。

配伍的十分巧妙。


262、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宋125

这条,说的和上条差不多,也是有了太阳病后的传变出现的问题.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太阳病,出现了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少腹硬,有实证,脉沉结,结,有结代的意思,有间歇。也是有阻滞的表象,身黄,也是血不养身,也是血脉不通彻的原因。

恩师说身黄分辨.

——有血瘀的身黄,血瘀的黄疸是暗黄;

——有水饮多而血虚的萎黄。

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不利,尿的费劲或者尿少,这不是有血瘀,是水热不化而留结在下焦。这肯定在舌苔等问题上有不同的。

“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小便正常,人发狂了,这才是有血瘀。所以要用抵当汤主之.

这两句是仲景教人辨证方法的示现.


263、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宋126

抵当丸方

水蛭(熬,二十个) 虻虫(熬,去翅足,二十个)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个) 大黄(三两)

上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这还是前两条说的意思,就不重复解释了。

唯一不同的,是症状轻,没有发狂。治疗上,用丸药水煎,缓攻.。


264太阳病,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宋127

太阳病,这包括太阳伤寒和中风了。

太阳病,小便通利,正常。

因为伤寒的发热,或者中风的汗出,而导致津液损耗,会有口渴。

如果饮水过多,造成里面水饮停留胃中,就会上逆,导致心下悸,心慌。

如果是小便短少津液不足,就要发生“里急”,就是少腹硬满的意思。


265、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利小便发汗。(病可发汗证篇)

这个脉浮,说明还有表证存在.小便不利,是有水热互结,微热消渴,也指的是阳明里热并且渴欲饮水,水饮不化津液。所以后面说,“利小便发汗”,表里双解。这条,最能说明五苓散的功用来。

五苓散,就是外解表,内温里而淡渗利尿。它都照顾,属于表里合病,表里双解的方子.

桂枝,辛甘温,《神农本草经》: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不但解表,去在表风邪,也是能去“结气”的,温散。桂枝,是发越而降逆,水饮的上逆,桂枝可以解决。

白术,辛苦温,《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要用生白术,炒的不行。止汗,除热,能解表,还能去水饮。是太阴药。

茯苓,甘淡平。《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止渴,化水饮,也治疗痞结啊。

它是太阴、少阴、厥阴药。

猪苓,甘淡,平。《神农本草经》:主痃疟,利水道。利水饮,去水饮结聚。痃疟,指的就是积聚。

它和茯苓一样,入三阴的

泽泻,甘咸而寒。《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 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

这个,也要生用。泽泻的量,必须要大,否则,用了无效。

主入阳明,去水热,利水饮。

辛甘发散,辛咸除“滞”,那个水热结滞。甘淡利水。化水饮为津液。

五苓散服后要饮暖水,或者米汤水以养胃.


266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宋73

五苓散方

猪苓(去皮) 白术 茯苓(各十八铢) 泽泻(一两六铢) 桂枝(去皮,半两)

上五味,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生姜(切,三两)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这几条,很紧凑,疾病的传变,在这里可以看到.都是因为伤寒后出现的症状.

伤寒,汗出而渴,汗出了,伤寒一定是解了,留有的一些表证,也就属于中风证了。有渴,是说明内有水饮 水饮不化津液,伴有阳明热,水热互结,多饮水而不解渴。同时也会有心悸和小便不利发生的,也就是说有表证汗出过多,伤津液了,尿少了, 五苓散毕竟是利尿的。

不渴的呢,是没有阳明热的津亏,会口干不欲饮,单纯的内有水饮。要用茯苓甘草汤表里双解。

茯苓甘草汤,是桂枝汤的方义,用量做了调整,去了芍药和大枣,加了茯苓一味主药。

这里告诉了我们辨证选方的方法.渴与不渴症状的背后,是病机的体现.


267、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宋74

这条我体会过, 记得是去年5月份,半夜很饿,起来喝一合酸奶,随即发生肚痛一晚,疼痛难忍,第二天早上还发烧. 拉肚子4.这是病从口入,直中太阴的表现. 里虚寒继而又出现表证. 表里同病, 发烧肚痛后也没吃什么东西, 想吃粥,但吃了有恶心想吐感,后来服用桂枝人参汤. 但服药后没多久想呕, 恶心喷射性呕吐了一次. 之后汗出烧退但渴欲饮水, 口味淡,闻到水味都想吐, 小便黄,量极少. 正好前两年做有五苓散胶囊, 用米汤水送服,吃了五粒下去, 一小时后,尿涩,频多. 多次小便,利尿后, 到晚饭时已经能进食一点东西了.没有再烧. 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 ,这些症状自己体会了.确实难受. 用五苓散正好对证. 这几条大家可以反复理解. 表里同病的饮证, 或者是一些水饮性肥胖的,四肢肿胀的, 而又饮重想吐的,,确实立效见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