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传中医基础理论系列】《伤寒论类编补遗》厥阴病篇183

 天堂鹤 2016-01-31



183、厥阴中风,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刘师拟补)

【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半斤 80克)桂枝(三两 30克)干姜(二两 20克)栝蒌根(四两 40克)黄芩(三两 30克)牡蛎(熬,二两 20克)甘草(炙,二两 20克)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这里讲的是个“属”厥阴病。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宋本 147 条的方子。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宋 147

伤寒这个表证五六天了,经过发汗后不解,又给用了攻下,表邪因汗不得法还有些许症状存在。同时,又出现了传变内陷。表邪内陷中上两焦,胸胁满微结、但头汗出。有少阳的往来寒热、心烦、胸胁满,又有阳明的头汗出,口渴和心烦。经过汗法和下法,也伤了津液和里气,津液不足出现口渴,同时也有津液不化的小便不利。这些是经过了误治而造成的寒热错杂症状。上热下寒,中上焦还有胸胁满微结,类似厥阴病的痞证病机。柴胡桂枝干姜汤里就是寒热药同用,桂枝干姜能解表祛风对治些许表邪,桂枝、干姜、甘草能温散寒饮护胃气、降逆散结气,柴胡黄芩入少阳解纷争清上焦郁热,栝蒌根清热生津止渴,牡蛎除寒热、散结气,能对治胸胁满微结。

宋本 147 条的方证里除了但头汗出,其余的症状都明显体现在小柴胡汤证及其或然证中。看条文:111、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宋99114、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宋96) 。而且《补遗》113条文还提到:113、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宋101

柴胡证的四症: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中。宋本 147 条里“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者”具备有三症。因此,师父《补遗》书中说到宋 147 条用小柴胡汤更合适些。与宋本 148条的方证存在错简。

看宋本 148条文,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宋148


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他说的这个“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指的是少阴本证(里证)说的。少阴本证,不该有汗的。那么,这是个阴证,还不是少阴证,也不是典型太阴证。太阴证,会有腹满腹痛、便溏的。这里只有口不欲食,少阳、阳明、太阴都可以出现的,还有个便硬的阳明问题。并且,又说是“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半表里的少阳病脉象是弦,不会沉细紧,还有提纲的口苦、咽干、目眩和柴胡汤四症出现的。这里说的是在半表里的阴证,上有热,头汗出,里还有阳明的便硬,外有表邪恶寒,也有阴阳不交接的手足冷,就是一个寒热错杂的厥阴证候。症状更符合厥阴中风。

看条文167 、厥阴中风,汗出恶风,身痛,手足冷,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心烦,或但头汗出、大便硬,但寒不热或微发热,或寒多热少往来,咽痛、头痛、或耳鸣目眩。脉沉弦。(刘师拟补)

厥阴在半表里,中风,要具备有太阳中风的一些典型症状,还要具备有少阳中风的特殊症状。同时也要有太阴和少阴、阳明等的些许症状。这些症状,怎么掌握?还是具备了提纲症三症以上,加上上述症状的70%,就可以定论。

厥阴中风,要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厥阴病,一般情况下,都要有阳明热来参与的。

柴胡,辛苦、凉。《神农本草经》:主治心腹肠胃中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这个药,专入半表里,调和阴阳寒热,可清里。

桂枝,辛甘而温。《神农本草经》: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温散表邪而发越降逆。

干姜,辛热。《神农本草经》: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寒厥症的主药。去寒饮,温中。

栝蒌根,就是天花粉。甘苦而寒。《神农本草经》:主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续绝伤。《别录》:除肠胃中痼热,八疸,身面黄,唇干,口燥,短气。通月水,止小便利。-----清阳明热,养津液。

黄芩,苦寒。《神农本草经》:主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去阳明里热的。

牡蛎,咸凉。《神农本草经》:主治伤寒寒热,温疟洒洒,惊恚怒气,除拘缓,鼠瘘,女子带下赤白。-----熬,就是现在的煅牡蛎。增加了燥湿的作用,还能降逆气,解决心下满。

炙甘草,养胃补津液。

为什么有大便硬,也不用攻下药?因为在半表里!就要用和法,寒热并用。调和阴阳、表里、寒热。


184、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宋338

【乌梅丸】 乌梅(三百枚450克) 细辛(六两 60克) 干姜(十两 100克) 黄连(十六两 160克)当归(四两 40克) 附子(炮,去皮,六两 60克) 蜀椒(出汗,四两 40克)桂枝(六两 60克) 人参(六两 60克) 黄柏(六两 60克)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生冷、滑物、臭食等。

这条论的是厥阴本证。“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伤寒脉微而厥。这是少阴伤寒。少阴有脉微细,但欲寐,有手足冷。厥,泛指的就是手脚凉。三阴都会有这个问题。

厥阴的特点,是厥逆、厥热往复、厥利热止等。单纯要是提到“厥”,就要详细分析,要看整体症状。即使“厥”是厥阴所特有,如果没有厥热往复,下利等,也不要轻易定性为厥阴病。三阴病互相连带。少阴和太阴,也有四肢凉的问题。但是,不会发生阴阳格拒的严重逆冷。

到了七八天,出现了肤冷,就是全身发凉,会畏寒的厉害。病情加重,真阳严重不足,成了少阴本证重证。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是出现烦躁,一刻不得平静。阴寒过盛而出现烦躁,十分危险。少阴篇里163、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宋298),这是一种危证、死证。是内脏寒气旺盛,阴阳欲绝,烦躁的很,是神魂不安了。这个烦躁,绝不是阳明实热的那种大热烦躁、躁狂,而是一种濒危感的“烦躁”。是真阳欲脱的表现。他说,这叫“脏厥”。脏,特指三阴。脏厥,说的是里寒旺盛而寒饮上逆,阳气欲绝。这个病还在少阴。还是没有有热来参与的,要是有热参与就是厥阴了。

“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脉微而四肢凉,七八日,肤冷畏寒。不烦躁而安静,中间时而发烦。这叫脏寒。脏厥和脏寒这两个词是有区别的,表示“寒”的轻重程度。脏厥,表示寒邪极旺,阳气欲绝。脏寒,就是里寒而已。中间时而发烦,这是暗指有热邪参与。

然后,他又把脏厥与蛔厥做一番鉴别,说:“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因为脏寒,这个蛔虫在下焦受寒,怕冷啊,随着寒饮上逆,往上焦跑,想找那上焦的阳气就暖,所以要烦,蛔虫在膈上乱钻动会引起剧烈疼痛,也会引起四肢逆冷甚至晕厥。它得暖而安,就会暂时得以平静。因此,蛔厥的发病会伴随阵发性疼痛,要是蛔虫安静了,疼痛就会缓解或停止。要是吃点东西,因为中焦也寒,无力接纳饮食,饮食入胃,胃气更虚,更加不能遏制寒饮上逆。中焦虚这寒饮上冲啊,就又要呕吐和烦躁,加上这蛔虫闻到饮食香味,也往上跑,这一吐,把它吐出来了。没有蛔虫的,就是单纯的呕吐而已。

而脏厥是“其人躁,无暂安时者”,

厥阴本证的描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消渴,是有热伤津液。气上撞心,是寒饮上逆。心中疼热,有烦的意思。饥而不欲食,中焦胃气不能化食,吃了东西就难受。食则吐蛔,没有蛔虫的,可以理解为“食则吐逆”。下之利不止。即使没有下利,也不能给攻下,否则虚寒更盛,会导致下利不止。病机就是上热下寒中间痞。

乌梅丸,是治疗厥阴病的范例方,有代表性。一切厥阴病的治疗,可以以它为配伍准则。这个方,细辛、干姜、蜀椒、附子、桂枝,是一派辛温热药,涵盖三阴,降逆驱寒饮;黄连、黄柏是苦寒药。入阳明清热除烦;当归入血温通血脉,人参补津液;乌梅酸敛降逆除饮。这是寒热、表里、气血并重。乌梅丸后面,有一句:“又主久利”。因此,乌梅丸不是为蛔厥而设,而是为厥阴本证而设。

乌梅,味酸平。《神农本草经》: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志,恶疾。-----降逆气,除烦安心。

当归,味辛甘温。《神农本草经》:主咳逆上气,温虐,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创疡金创。-----这个药温血脉,可以降逆,和调气血。

蜀椒,味辛温。《神农本草经》:主邪气咳逆,温中,逐骨节,皮肤死肌,寒湿,痹痛,下气,久服之,头不白。-----降逆去寒饮而温中焦。

细辛,辛温。《神农本草经》: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也是驱寒降逆,止痛。

干姜,辛热。《神农本草经》: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干姜可以解寒厥。

桂枝,辛甘温。《神农本草经》: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也降逆温通。

附子,辛苦热。《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不但降逆温通,还活血啊。

黄连,味苦寒。《神农本草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利,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黄柏,味苦寒。《神农本草经》:主五藏肠胃中结热,黄疸,肠痔,止泄利,女子漏下赤白,阴阳蚀创。-----这两味药,清阳明里热的。

人参,甘苦小寒。《神农本草经》: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养津液的。

这个方子,总体来看,是辛酸甘苦之味都有。以温化降逆为主,结合清热燥湿,表里兼顾,补泻兼施,气血同调。酸苦除“烦”,甘酸除“饮”,苦辛除“痞”,照顾比较全面。去下焦的寒,清上焦的热。使整体阴阳调和。对于寒热错杂的溏便下利,有很好的疗效。是个阴证解纷的祖方。


185、张仲景云∶足太阳者,是膀胱之经也,膀胱者是肾之腑也,而小便数,此为气盛,气盛则消谷,大便硬;衰则为消渴也。是故张仲景云∶宜服此八味肾气丸,并不食冷物及饮冷水,今亦不复渴,比频得效。(小品)

【肾气丸】

干地黄(八两 80克) 薯蓣(四两 40克) 山茱萸(四两 40克) 泽泻(三两 30克) 茯苓(二两 20克) 牡丹皮(三两 30克) 桂枝 附子(炮,各一两 10克) 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

这里讲到脏腑理论的“膀胱”和“肾”,他是提示我们这个病位与下焦有关。病开始有热,消谷善饥,多食必然也会多饮水。内热重喝进去的水很快就蒸发了,小便要频数,大便硬。要是没有及时治疗,时间久了,津血因燥热而不足,真火也因为多尿而受损了,就要出现上热下寒。这种情况下,要吃肾气丸。不能吃寒凉的东西,会伤真阳。这是指病程时间长的。刚得的,阳明实证,要用苦寒治疗的。

看方子里生地、丹皮,清热滋养,通痹阻。茯苓泽泻是利水饮。山药也是养胃气津液。桂枝附子,温化水饮,降逆。山萸肉温中降逆,解寒热错杂,酸甘能除饮,和敛阴阳。只要是上热下寒,口渴饮水,尿多,或者尿不利,腰重痛,心烦燥不安,气短微喘,或者有心下痞满,就可以用这个方子。

生地,甘苦寒。《神农本草经》:主治折跌绝筋, 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做汤,除寒热, 积聚,除痹。生者尤良。-----清热养血,补津液。

山萸肉,味酸平。《神农本草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这个药,是厥阴药,可以解纷。

山药,甘温而酸。《神农本草经》:主治伤中,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养津液,补胃气。

丹皮,辛苦寒。《神农本草经》:主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症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疗痈疮。-----清阳明热结的。

茯苓,甘淡而平。《神农本草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恐,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降逆去水饮,化津液而止渴。

泽泻,甘咸而寒。《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湿痹,乳难,消水,养五脏,益气力,肥健。久服耳目聪明,不饥,延年, 轻身,面生光,能行水上。-----去水热的,排出多余的水饮。桂枝,辛甘而温。《神农本草经》: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降逆气上攻的。

附子,辛热。《神农本草经》:主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走。-----温阳化水饮,去邪气结聚。

这个方,温化下焦,清滋上焦。原方后面有“常服去附子,加五味子。”

五味子,味酸温。《神农本草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还是敛降水饮,补精。


186、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金匮)【肾气丸】(见185条)

参考上面


187、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宋225

【四逆汤】 甘草(炙,二两20克) 干姜(一两半 15克)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10克)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脉浮而迟。字面理解,浮,是有表证,迟,是有寒。下利清谷,拉的都是不消化的东西,说明有太阴里虚寒。方子用四逆汤,那肯定是三阴虚寒的问题。表证上的这个发热,不会是三阳的热,因为里面虚寒盛,外表的卫气营血都不会充足的。三阴的表证发热,则是低热。这个表证,也不会是伤寒表证,否则会用麻黄的。只能在三阴中风上。少阴的机会大一些。里面的这个下利清谷,要归到太阴范畴上。这样一来,就是个少阴太阴合病了。用四逆汤,正合适。附子干姜都同时可以温里,附子能解少阴表证,干姜也可以有解表作用。表热里寒,也有阴阳不相顺接的意思,我们也可以认为是“厥逆”。厥阴的特性,就是沟通表里,接续阴阳。厥阴的病变,就是表里不和,阴阳不通。包括真寒假热,真热假寒,都属于厥阴病。寒热同时出现,还下利,也和厥利相应。这个病机,是不是寒邪旺盛,阳气被格拒于外?阳气要是被格拒于外,也会脉浮。这个情况,就是真寒假热了。因此,用方,也都是热药,回阳救逆的。有少阴表证(微热),有太阴里证,属于寒热错杂的厥阴病范畴。或者是直接里寒旺盛,格阳外出,厥利,更要视为厥阴范畴。三阴症候不好分别,都有用四逆汤的机会。

对于表里同病,治疗上,有两个基本原则。对于里有阳明实热的表证,要先解表,后攻里。否则,病邪会内陷。对于里有虚寒水饮的太阴病的表证,要先温里,后攻表,否则会出现亡阳。

我们看看这个方子。 干姜,辛温。《神农本草经》: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利。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干姜,寒厥类药。

附子,辛苦热。《神农本草经》:主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去表证虚寒中风。能降逆,化寒邪凝聚,回阳救逆。

炙甘草,养胃气津液。

四逆汤,要用生附子。生附子,力量峻猛快捷,救急。


188、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宋176

【白虎汤】 知母(六两60克) 石膏(一斤,碎 160克) 甘草(二两,炙 20克) 粳米(六合 60克)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这条,存在严重问题。表热里寒,用白虎汤,那就是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了虚虚实实的禁忌了。脉象是浮滑,就是浮而有力还偏数。这可是阳明脉。浮而有力,还滑数,哪里会有里寒?真寒假热,在临床上,虚阳外越,那个脉不会浮滑有力而数的。都是虚浮而涩滞。

因此《补遗》修正如下:

188、伤寒脉浮涩,此表有热、里有寒,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 葱白(四茎)干姜(一两 10克) 附子(生,去皮,破八片,一枚10克)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温再服。

伤寒,以少阴伤寒多见,传入了厥阴。出现了阴阳格拒,真寒假热,里寒外热。白通汤,干姜、附子,温阳救逆,加葱白,为什么?葱白可以解表通阳,把阳气往回拉。

葱白,味辛温。《神农本草经》:其茎可作汤,主伤寒寒热,出汗,中风面目肿。-----它起个沟通阳气的作用。


189、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宋350

【白虎汤】(见上条)

伤寒后,转入阳明。滑脉,是阳脉,是有实热的脉,偏数,还有力。这是辨真假寒热诸多办法中的一个办法,外面厥冷,一派寒象,脉呢,又是滑而有力,这时候,还要细辨。一定会有外证的热像,口干舌燥,口渴,舌红苔黄,手足虽凉但是不愿意多穿衣服等等表现的。没有外面的大热高烧,反而是厥冷了,这是很容易辨证失误的。有人错误以为是伤寒,用麻黄汤或者桂枝汤,会伤了里面津液的。这条的病,就是阳明中风外证,过热了,反而出现外面的厥冷,阴阳不合调了。因此列入厥阴篇。厥阴的特点就是阴阳不调,寒热错杂。这个真热假寒,不是那种真离绝,真离绝要里寒外热的,就是上面188条。真阳离绝,脉浮大而散,涩就是散弱的意思,还偏迟。所以,解决这个极端的阳明外热就行了。里热里实的,用承气汤,没有里实,白虎汤就解决了,热一除,阴阳平和了,就好了。这属于热厥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