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是“旁征博引”

 李学东图书馆 2016-01-31

应是“旁征博引”应是“旁征博引” - 李学东 - 幸福像花儿一样

 

浏览博客,发现一篇博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儿子在学习过程中,每遇到疑难问题向老师请教,总能得到老师深入浅出、旁证博引的解释,思维得到很好的开发。”其中的“旁证博引”错了,应为“旁征博引”。

“旁征博引”中的“旁”和“博”是“广泛”的意思;“征”是“寻求、搜集”的意思;“引”即“引证”。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说话或作文时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依据。语见清·俞樾《梁茞林先生农候杂占序》:“是书自正月至十二月,自天文地理至草木鱼虫,凡有涉占验者,旁征博引,备列无遗。”梁实秋《雅舍小品·讲演》:“他面对一些所谓汉学家,于一个多小时之内,缕述中国文化变迁的大势,从而推断其辉煌的未来,旁征博引,气盛言宜,赢得全场起立鼓掌。”

应是“旁征博引” - 李学东 - 幸福像花儿一样

就构词角度来说,这是“征引”一词通过“镶嵌”的手法扩充而成。如“仇恨”镶嵌成“深仇大恨”,“是非”镶嵌成“惹是生非”,“见识”镶嵌成“远见卓识”,等等。汉语中有“征引”一词而没有“证引”一词,故“旁征博引”也不宜写成“旁证博引”。

当然,汉语中有“旁证”一词,其中的“证”指“证据”,“旁证”即间接的证据。“旁证”可以理解,但“旁证博引”就讲不通了。之所以误“征”为“证”,当是形似音近之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