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TIIDA车子是06年3月的1.6L自动智能。清洗时跑了30000公里。车子跑的不多,平时由于经常在市区行驶,所以众所周知的,红灯多、堵车、怠速时间长等很是正常。在这行驶环境下的车子常出现所谓的“消化不良”,即容易形成积碳,往往会造成怠速抖动或有时发动车后熄火,甚到点火困难等现象,导致燃烧不彻底,排污增大,动力下降,油耗增高等问题。出现以上现象时只是清洗节气门是没多大作用的,如果做免拆清洗,对于积碳较多的车子来说作用也是不明显的。于是自已动手,丰衣足食,来一次彻底的DIY保养进气系统。一人就可进行,当然二人更好。我是自己一人边干边拍,稍有点麻烦。希望DIY清洗作业能对车友们有所帮助,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与大家分享。 用到的主要工具如下: 棘轮扳手,14mm、10mm、8mm套筒,套筒加长杆,起子,鲤鱼钳,长镊子,最好找个LED手灯。当然少不了要有清洗剂,后面还涉及到有的工具是可有可无的。话不多说清洗操作开始。 里程表显示行驶的公里数。 ![]()
打开发动机舱盖,由于平时的保养舱内包括发动机还是比较干净的。先拆下发动机上护板(10MM套筒)。 ![]()
展现出了要拆下的最大部件--进气岐管。 ![]()
拆掉空滤前的进气管,很方便和简单的,用起子往上一挑、再用手一拔,就可以将塑料卡扣取下了。 ![]()
进气管取下了。这个管子取下是为了后面拆卸操作方便。 ![]()
要将防冻液储盒移开。通与食指的和力用拇指捏住卡扣的同时向上提。 ![]()
移开防冻液储盒后为拆进气岐管让出了空间,这一步是必须的。 ![]()
将防冻液储盒放到保险盒前面的空余处,口要朝上以免防冻液流出。 ![]() 拆下曲轴箱与进气软管的连接胶管,用鲤鱼钳先松开紧固卡子。 左手操作,右手还要拍照(没办法一个人干呀) 再拆下节气门前的进气软管,用8MM套筒松开卡子上的螺丝。 活动着稍有点力将进气软管从节气门上取下,进气软管有很大的弹性。如果清洗节气门这是必须的。 同样方法另一端松开螺丝将进气软管的另一端取下。这样整个进气软管就拆下来了。 拆下节气门的固定螺丝(8mm套筒),注意拆螺丝时要对角松开拆下。千万小心螺丝别掉到发动机下面,否则为找出螺丝会很费时、费力的。 再将碳罐控制电磁阀的固定螺丝拧下(十字起子) 拧下螺丝后,稍用力一拔就碳罐控制电磁阀取下来了。如果只清洗节气门则无需拆下该阀。 将节气门取下。不要拆节气门连线,也不用拆节气门上的两根水管。此时如需清洗节气门就可以操作了。清洗节气门的过程这里就不多述了。注意:清洗节气门时不要用化油器清洗剂清洗,最好是用专用于清洗节气门的清洗剂,以防节气门蝶片的腐蚀。 下一步拆进气岐管。先拆下进气岐管右支架固定螺丝(10mm套筒) 再拆下进气岐管左支架固定螺丝(左、右各一个固定螺丝,10mm套筒)。 拆下进气岐管的固定螺丝(10mm套筒),要按图中相反顺序拆下。即先拆5再4再3-2-1的顺序。 先松开发电机上面的螺丝即上图所标的5(10mm套筒) 再松开最靠右边的,其它一一的按顺序松开并拆下。 注意还要拆下刹车助力器真空软管。同样用利于钳先松开卡子后将软管拔下。 进气岐管拆下来了。把这个东西拆下来任务完全一半了。 里面积碳还真不少。 进气口的里面积碳更多,这里的积碳对进气及喷是进的燃油影响很大,因为与其相通的上面就是喷油嘴。 这里面如果有大量的积碳,当喷油嘴开始喷油时,喷出的油会被积碳吸附,进入到汽缸里的油量会减少,导致难以启动。当积碳中的燃油饱和后,虽然喷油嘴停止喷油,但积碳上多余的燃油会流出。这样大量的积碳会干扰和影响燃油的浓度和混合比。所以这里面的积碳对发动机工况影响很大,不可小视。 点火线圈全部展现出来。。 稍一擦近景看看。 还是德国原装博士的,生产日期是05年10月的。后来款的车都已经国产化了。 清洗进气岐管的积碳,用化油器清洗剂(要多买几瓶,价格不贵也就7元左右一瓶)。 接上喷管挨个的狠狠的喷。进气岐管的两头都要喷。 用尼龙刷子伸进去尽量刷一刷。 将清洗剂倒出来那是相当的黑呀。再喷进去,浸泡着。先干点其它的。 借这个机会做一下防火墙的隔音处理,从图中可看出原来什么也没做。拆下进气岐管后防火墙看清楚多了,操作起来也方便多了。这是早有准备的,已提前买了防火隔音棉。有兴趣做防火墙隔音的车友可参考一下。 这是带背胶的防火隔音绵,一层隔音棉一层薄铝板 将其剪成几块贴到防火墙上,仅尽可能贴的面积大一点,效果会好一点。这个活很简单。 拆下点火线圈的连接线。捏住卡口一拔就取下来了。 拆下点火经圈的固定螺丝(8mm套筒) 拆下螺丝后轻轻的一拔,整个点火线圈就取出来了。 下面要取下火花塞了。先看一下所用的工具。TIIDA用的火花塞是比较特别的型号,是小方细长(14MM),一般现有的火花塞扳手是无法用的,而且火花塞的位置很难够到,所以为找这个工具颇费一番周折。不过这几件东西在工具店都可购买到。 用了14MM加长套筒,并用一根加长杆。 火花塞就藏在这里面。 用套筒来拆卸火花塞,还是很顺手的。老话“磨刀不误砍柴工”,有适用的工具很重要。 四个火花塞逐个取出来了。由此看出检查和更换TIIDA车型的火花塞还是很麻烦的,比起一些车型是属于相当麻烦的。在4S更换火花塞仅工时费就150多元。 近一点看看火花塞,从颜色上看燃烧的一般,主要因积碳所致,所以也证明拆洗进气的正确和必要性。火花塞除有轻度积碳外。中心电极由于是铂金材料的比较抗烧蚀,而变化不太大,但由于侧电极是镍铜材料,不太抗烧蚀已有了较明显坑了。这导致实际跳火间隙变大(规定值是1.1MM),如果TIIDA的火花塞是双铂金的就好了。保养手册上理论上说是10万公里更换,但检查清洗还是很有必要的,在行驶7-8万公里更换也是不为过的。这样可以增强跳火,减少丢火,对燃烧有很大好处。 近看侧电极烧蚀的坑。 ![]() 把进气口内的积碳清除干净,这是最麻烦的活,整整花去约2个小时时间。用镊子夹上步再喷上清洗剂,将积碳慢慢擦除干净。 其中包括里面能看到的气门,都基本恢复原来的模样。与原来没有清洗前真是有天地之别。 有条件的再把进气岐管用它(空压泵)吹一下。 把里面的清洗剂吹干。没条件的凉干也可以。 最后就是按照拆卸相反的顺序安装上就大功告成了。 清洗过后试驾的感受:效果相当不错。从发动机的声音和动力都有明显改变。声音比原来好听多了,怠速比原来更静了,油门比原来轻了,动力明显感觉比原来有所提升。至于油耗应该降下来,这要以后观察效果。原来的怠速抖动或有时发动车后熄火,甚到点火困难等现象都得以解决。辛苦得以回报。 DIY除了省钱外,乐在其中,不再多表。 欢迎车友们相互多多交流维修保养的经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