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返乡人,回家的路上冷吗?丨推介

 汉青的马甲 2016-01-31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无论这一年在外经历了什么,只要年底一到,“返乡”就是当前最重要且紧急的事,这也意味着春运大幕的开启。

候车室里,最不缺少蹲坐、倚靠的人。因为长途跋涉,流动的人潮里挪出个歇脚的空间都来之不易。


进站途中,大包小包带的是给父母亲人置办的年货。拎在手上、扛在肩上,汗湿衣襟在所不惜。


孩子的哭闹声,在上车前总是最嘹亮。人山人海,时间有限,狭窄的车门让大人都生出紧迫感。


好不容易进了车厢,发现移动到自己的座位仿佛是最遥远的距离;但坐了一程后,才意识到去洗手间的路寸步难行。




官方预计,今年的春运自1月24日开始将持续40天,至3月3日结束,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29.1亿人次,日均达7250万人次,这比大洋洲、美洲和非洲的总人口数还多。


回家过年,属于刚需中国大量人口在外务工,只要“合家团圆”的传统文化还在,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就很难停止,返乡路上的拥挤、颠簸和困窘也不可能轻易消失。


全国大范围降温的档口返乡,既挑战身体的御寒能力,更考验心理的冷漠程度。


等候检票时,蹲在长椅边的老人,腿酸了还不忘给睡着的小孙子裹紧衣服。这一幕,焦急回家的人能用一百个理由视而不见。同样的理由,也可以无视扛着行李步履蹒跚的人、抱着孩子心痛无助的人… …


价他人前必先自问,在春运这场“人情大考”中,自己及格了没?也许在这些被视若无睹的人当中,就有我们的朋友、家人,甚至孩子。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只需一念善意、举手之劳,关爱就会像火种一样埋进你和你的家人、乃至陌生人的心里……


今年春运开始后,我们在社交媒体上,不经意瞥见了一个看似常见、普通,却让陌生人之间的关爱“暗流涌动”的公益活动。自春运启幕, 10万志愿者一时间走入全国各大交通枢纽,不仅为返乡人提供帮扶、路引、救助等我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志愿服务,还号召所有有能力的同行者、返乡人参与“青春志愿行 温暖回家路 尽举手之劳 关爱春运身边人”的号召,带动所有返乡人成为“流动的志愿者”,让小小的善意成长为“燎原之势”,他们称这为“暖冬行动”。


林语堂曾说:“如果说中国人的耐心是举世无双的话,那他们则更是出了名地冷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人与人之间似乎也没了往日的温情、关心、真诚。如果有一种公益形式,不仅仅倡导人们挺身而出、担当志愿者,更试图点燃人心中埋藏已久的善意,是多么不易,且值得让大家为之点赞!


值得注意的是,“暖冬行动”的发起者除了号召力十足的青年志愿者协会,还有飞鹤这样的婴幼儿乳企加盟。为扩大“暖冬行动”的影响力,还发动全国各地的网友线上接力、支持。




有感于活动的号召力,我们也在这里倡导大家:如果你的一念善意,能温暖他人的返乡之路,请不要羞于表达和行动。尽举手之劳,用行动关爱春运身边人。“暖冬行动”暖的是人心,心不冷,返乡人回家的路就不冷——春运的路上,人与人的心可以近一点、再近一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