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简书法讲座笔记 (第31-35课)

 爱雅阁 2016-01-31
“九用”已经讲完了,在韩方明《授笔要说》和张怀瓘《玉堂禁经》中,只有九种用笔方法,数量很少。那在实际书写中,究竟够不够用呢?我们来深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1.笔心的状态

       我们知道:“笔心为帅”,所有用笔动作,归根到底都是使用笔心。

       笔头是一个圆锥形,如果笔心很小,就等于圆锥形的中轴,现在的毛笔,笔心太大,你用笔时要想象中轴的状态,为了图片清楚起见,我这里用一个中等笔心做例子。你看,笔心的状态只有三种:垂直、倾侧和弯曲。其中倾侧这一种,只有在空中才可能。因为毛笔是软的,一下到纸面,就会弯曲。所以真正起作用的,只是垂直和弯曲。

       笔心一弯一直,称为一个来回,或者一次起倒。书法上的动作,其实都在不断地做着起倒。

        2.起笔的动作

       先来看看起笔时笔心可以做什么动作。起笔就是笔锋怎样下到纸面。从笔心的角度看,只有两个可能。一是笔心直下,二是笔心侧下。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没有。

       2.1笔心直下:驭锋

       笔心直下纸面,就是使尖锋接触纸张。“九用”中称之为驭锋。

       九用之三说:三曰驭锋,直撞是也;有点连物,则名暗筑,目、其是也。

       驭锋就是直撞,如果连住其他笔画,又称暗筑。

       《玉堂禁经》以“目”、“其”这两个字为例子。这两个字中间两横的起笔,连住了左边的一竖。所以你无须做什么动作,你做了也看不见。下笔时,可以简单地用“直撞”下笔。

       下笔后,如果想粗一点,可以来回摩擦一下,这样就可以把笔毫拉开一点,称为开锋。开锋时手腕来回摇动,用的技法是衄锋。

       2.2侧锋下纸,先取分数

       第二种情况,是侧锋下纸,笔锋侧下纸面,目的是使用副毫,这时候就要决定使用一分笔、二分笔还是三分笔。

       选择分数用什么动作呢?当然是下蹲。弯曲笔心的动作,称为蹲。

       《玉堂禁经》说:四曰蹲锋,缓毫蹲节,轻重有准是也。“一”、“乙”等用之。

       你看王羲之《兰亭序》这个“一”字,在起笔阶段逐渐下压笔心,取得侧锋二分笔,然后开始行笔。

       2.3改变方向:衄锋

       如果起笔用两面换、三面换,或者是藏锋蚕头等等,这就要变换方向,

       变换方向用衄锋,习惯上称为换笔心。只要把笔心(或者说把笔管尾部)扭向你要的方向,行笔方向就改过来了。

       《玉堂禁经》说:六曰衄锋,住锋暗挼是也,烈火用之。

       简言之

       笔心直撞纸面起笔,是驭锋。

       笔心侧下起笔,可用蹲锋取分数。笔心的弯曲度决定线条的粗细。

       衄锋改变笔心的方向,起笔时两面换、三面换、藏锋蚕头等,都可以用衄锋。

        3.行笔动作

       起笔后就是行笔,笔心在行笔时有几种情况呢?也是两种:一是用尖锋行笔,二是用侧锋行笔。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呢?也没有。

       3.1尖锋行笔:趯锋

       尖锋行笔,古人称为“竖管直锋”。由一连串的圆点组成线条,古代称之为鳞勒。这种线条边缘理念上是毛的,鳞片排列的疏密是可以控制的。只要下压的力量很大,尖锋就会发生跳跃,所以又称为趯锋。

       《玉堂禁经》说:“七日趯锋,紧御涩进,如锥画石是也。”“紧御”原来的意思就是紧紧地控制住马,“涩进”不是疾行。最要紧是下压力量大,好像用锥子画石头。

       在书法中,尖锋线是纯骨线,经常和侧锋线交叉使用。《阴符经》这本贴使用很多尖锋线,造成坚强挺拔的效果。

       3.2侧锋行笔:挫

       侧锋行笔,是一连串类似烫斗的点所组成,根据你下蹲的力度大小,笔心弯曲度就不同。从一分笔到三分笔,侧锋线有不同的粗细。侧锋行笔称为挫,可以拖,也可以推。因为尾巴是笔腰的痕迹,好像折断的木头,所以叫断笔。

       虞世南《笔髓论》说“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侧锋线是肉线。因为粗细变化大,形态多,所以书法作品中大量使用。

       3.3尖锋线和侧锋线的互用

       初学书法,往往一根线只用一种锋。到后来,就会注意尖锋线和侧锋线互出,骨肉相济。而熟练的书法家,在一根线中都会变换用锋。

       你看褚遂良《阴符经》中“静”字这两横,或者“道”字的一竖,都是尖锋、侧锋并用的。

       简言之:

       行笔只有两种情况,尖锋行和侧锋行。

       尖锋行笔称为趯,竖管直锋,写出来的线条又称鳞勒。

       侧锋行笔称为挫,横毫侧管,写出来的线条称为断笔。

       4.收笔的动作

       《玉堂禁经》有三个收笔动作。这就是断尾用挫笔,圆尾用顿笔,尖尾用揭笔。

       这里要先讲讲《玉堂禁经》的用字。“九用”的名称,有六是“锋”,三个叫“笔”。凡是称为“锋”的,都是指某一个使用笔锋的动作,凡是称之为“笔”的,指完成一个笔画的动作。就像我们平时说“我写完一笔了”,意思是整个笔画完成了。

        4.1断尾:挫笔

       第一种断尾,用挫笔收。“挫”比较特殊,当它作为侧锋的行笔动作,是可拖可推的,但用来收尾时,就只用推。

       《玉堂禁经》说:二曰挫笔,挨锋捷进是也,下三点皆用之。

       “挨锋捷进”就是快速推进。唯有这样,才有漂亮的断笔效果。

       从理论上说,侧锋行笔本身就是挫。但收尾断笔效果好不好,靠得是最后一下快速推进。所以“九用”称“挫笔”不称“挫锋”,是强调最后收尾的作用。

       《玉堂禁经》举例所说的“下三点”,也是这个意思。你看这个“经”字的下三点,一下笔就开始收笔。这种点我们称为挫点,几乎没有行笔阶段。下笔立即一挫结束,凸显挫笔的收尾作用。

       要注意,挫笔可以用在任 何笔画的收尾。横竖撇捺都可以。

       4.2圆尾:顿笔

       第二种收笔动作,是顿笔,收圆尾。他的效果,就像王羲之“怀”字一竖的尾巴。

       《玉堂禁经》说:一曰顿笔,摧锋骤衄是也,则努法下脚用之。

       这种收笔,是用尖锋一去一回,推前又扭回。

       你看王羲之这个“引”字,左右两竖的收尾都是圆形的。右这一竖行笔用挫,有很明显的痕迹。这时候,侧锋在纸面上,没法转圈,一转笔锋立即绞起来了。“摧锋”就是要把尖锋推到前面,然后“骤衄”,快速扭回,就成功了。

       我在26课提出一个思考题问各位。如果把顿笔动作做得很小,会有什么结果呢?答案很简单,顿笔动作越小,圆尾当然也跟着缩小。小到跟行笔粗细一样,这时候尖锋几乎是沿着直线往前又回缩。结果尾巴好像挂着半滴水珠,书法上叫“垂露”。

       4.3尖尾:揭笔

       最后一种,揭笔,尖尾巴。

       揭笔有两个动作:先结束行笔中线,换向,以尖锋收尾。

    《玉堂禁经》说:九曰揭笔,侧锋平发,“人”、“天”脚是也,如鸟爪形。

       以王羲之“天”字一捺为例,我们看到尾部的尖锋是向下的,为什么会这样呢?整条线手腕是右左右左。

       第一个右左,是起笔和行笔,第二个右左是收笔,包括侧锋和平发。

       类似于这样的捺笔,如智永这个“念”字一磔,尖锋不在上而在下,都是用揭笔收尾的。

       知道了揭笔,智永这个“菜”字撇捺的写法也就迎刃而解了。

        尖锋到尾

       揭笔也可以用于横竖收尾,收完后就有一个尖尾巴。

       如果揭笔的幅度非常小,沿着行笔中线下来,这样的收尾,称之为“悬针”。

       收尾时如果笔毫铺得太开太扁,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

       《玉堂禁经》说:八曰按锋,囊锋虚阔,章草磔法用之。这里囊锋虚阔,就是收铺开的笔毫。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不”字的一磔,形状很奇怪。我们现在知道,这就是先按后揭的。

       后世运用这种方法最出名的当属颜真卿,他晚年的捺笔又称燕尾,确实是王羲之的传人。

 



       
请大家注意,“按揭”是以掌心左右为标准,左揭腕就是手腕向右,掌心向左,右揭腕就是手腕向左,使掌心向右。

       《玉堂禁经·结裹法》说:夫言左右揭腕之势者,“令”、“人”、“入”等字是也。他所举的这些字,就是撇捺的收尾要用到揭腕。
 

       拿“人”字来说,左边是一撇,写到尾巴就是“左揭腕”。右旁是一捺,一波三折,收尾是“右揭腕”。这里有个问题:“右揭腕”掌心翻向右方,为什么不叫“按”呢?因为这时候是整个笔锋正在向上离开纸面。凡是向上方习惯称为“揭”,所以叫它“右揭腕”。如果掌心翻向右方是向下,那才称为叫“按锋”。

       我们以前讲过一个动作,叫抢,譬如挫笔收尾后,横笔是掌心向右七号位抢出,竖笔是掌心向左,三号位抢出。因为都是往上方离开纸面,甩以竖笔的抢,就是左揭腕,横笔的抢,就是右揭腕,而不说“按”。

       5.九用总结

       现在可以总结了。一根线条,我们知道有三个部分:起笔、行笔和收笔。

       起笔有尖锋直下,有侧锋蹲下取分数。行笔可以用尖锋趯,也可以用侧锋挫。收笔有用尖锋的顿笔圆尾,有用侧锋的挫笔断尾。还有揭笔尖尾,揭笔可以和按锋一起用,如果要线条姿态多变,那就可以多用衄锋。衄锋是改变笔心方向的技法,在任何时候都可以用。如果要连接其他笔画,踆锋 是有效的办法。
 
     让我们重新回忆一下“九用”的故事。一千二百多年前,唐德宗贞元十七年,就是公元801年,韩方明投入张旭弟子崔邈门下,学习书法。崔邈说:“而至张旭始弘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则万字无不该于此,墨道之妙,无不由之以成也。”确实如此,“九用”是完整、有效的用笔技法。

   

 

本节要点:

       回顾“九用”的内容。

       垂露和悬针的写法。

       左右揭腕和按锋的关系。 

要点解读:

思考题:

       使用侧锋称“挫笔”不称“挫锋”,为什么使用尖锋反而称“趯锋”不称“趯笔”?

       既然“揭腕”有左右之分,那么“按锋”可以分为左按锋和右按锋吗?

永字八法


32.永字八法1(点的写法)

张旭所阐明的王羲之书法系统,内容包括九用、永字八法和五势。九用讲过了,这一堂课开始讲永字八法。解释永字八法的原则,以及第一法「侧」的写法。


点击?播看



 

       张旭所演绎的王羲之书法系统内容大纲,我们知道,是由崔邈老师告诉韩方明,韩方明记录下来的。

       我在第五课中讲到,崔邈透露,张旭有公开内容和不公开内容。公开内容是五执笔和永字八法,不公开内容就是五执笔和九用。

       “永”字八法名气很大,很多人都听到过。但详细内容就不大清楚。历来书法著作中有不少解释,最早、最权威的纪录,就是《玉堂禁经》。

       韩方明所记录的崔邈老师的重要讲话,是“永”字八法,加上五势和九用,三样东西加起来,就可以写出所有的字,是书法的根本。所以,“永”字八法,是学书法不可缺少的一环。我们学过了“九用”,理解“永”字八法就容易了。

       1.什么是“永”字八法

       什么是“永”字八法呢?它是一个范例,八个基本点画的写法。会用笔就会写出好的线条,用于文字,就可以写出各种笔画,其中有八种是基本的

       写字:五笔

       但这里有个问题,我们查字典,这个“永”字只有五笔,一、二、三、四,最后一捺五。

       那为什么说这个“永”字有八法呢?原来书法中的计算方法,和写字不同。中间的“横竖钩”要分开来,算三笔,左边的“挑撇”也要分开,算两笔。这样一拆开,数一数,就是八笔了。这八笔有一个特点,就是全不相同,没有重复。而且每一笔有特定的写法要求,所以叫“八法”。

       正因为是讲“法”,所以每一个法都用了特定的名称。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专业术语。

       写点的方法称之为“侧”,写横的方法叫“勒”,写“永”字这一竖的方法叫“努”,写钩的方法叫“趯”,写挑的方法叫“策”,写长撇的方法叫“掠”,写短撇的方法叫“啄”,写捺的方法叫“磔”。

       简言之

       这种方法,包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书法以单一笔画为计算单位。

       复杂笔画在书写时都要分割为单一笔画。

       这个原则,叫“笔笔断而后起”。断就是分开的意思,也是收笔的意思。前一笔收了笔,就表示写完了,然后再起笔写下一笔。

       想想也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如果把它变为几件简单的事情,就容易成功。反过来,如果把简单的事情搅和在一起,那就变得复杂,容易失败。至少是提高了难度,不是聪明的方法。

       清代安徽人包世臣,当年四处拜师,寻求笔法,他在《艺舟双辑》中写道:丙子秋(就是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包世臣四十二岁了),晤武进朱昂之青立(这个人姓朱名昂之,字青立,比包世臣大十一岁),其言曰(看了包世臣的作品对他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吾子书环转处颇无断势。就是书法要笔笔断,然后重新起笔。你的书法,毛病在环转地方没有做收笔动作,断不开。这么一讲我们知道了,包世臣四十岁还不懂“永”字八法。

       前人非常重视这一点,清代另一位书法家朱和羮说:作书须笔笔断而后起,言笔笔有起讫耳。然行书笔断而后起者易会,草书笔断而后起者难悟。(行书大家都知道每一笔收笔以后再写下一笔,这个容易知道,但是写草书是不是应该连绵不断地写下去呢?不是,草书也是要收笔的,所以他说)倘从草书会其用笔,则探骊得珠矣。探骊得珠,就是抓住关键,得到书法的要领。

       “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的普遍规则,对草书也是适用的。将来讲到草书的时候,会详细讲解,现在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先去读一读孙过庭的《书谱》,就是讲这个道理。

       简言之:初学书法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

       下笔不用力,不能力透纸背,这是“飘”。

       不收笔就写下一笔,连绵不断,这是“滑”。

       “飘”和“滑”都是书法大病。

       现在的人性急,下笔要龙飞凤舞,快如闪电。写起来呼吸停顿,血压升高,这观念是错的。正确的方法,是有起必有收。笔笔交代清楚,不慌不忙。

       2.点的来源

       我从八法第一法说起。先讲讲点的来源。拿永字来说,在古文字如金文、小篆中,并没有点。当时是使用比较长的弧线,后来,到了汉代的隶书,弧线变成了直线,到汉代末年,上面的一横开始缩短,出现了一点。

 

      又如“然”字,小篆下面原来是个“火”,到隶书弧线开始缩短,来到真书就变成了四点。

        在书法中,所谓点,往往是横竖撇捺的缩短。换句话说,写点和写横竖撇捺没有什么不同。只缩短,缩小而已。你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俯”字。右旁上面的点其实就是一个横。

       这个“领”字,左边下面“令”的一点,完全照足一竖来写,两面锋起笔,最后挫笔收。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这个“为”字,起手一笔,也就是短短的一竖。

 

       《杜甫诗》这个点很多人觉得疑惑,其实是两圈起笔的一个短竖。

       智永这个“官”字和“字”字,宝盖头起手一点,其实就是一撇。

       智永这个“雕”字,右旁三撇,缩小了就是三点。每一点都是两圈起笔的。

       王羲之《兰亭序》这两个字的点,写法就是一捺,一波三折很完整。

        这个“暎”字最后一笔,9号位,有时我们称为反捺,用揭笔收尾。

       这个“之”字的一点也是9号位的捺笔缩短。用顿笔收,也是反捺的一种。

       这个点比较复杂了,是竖钩,组合笔画。

       这个“室”字的上面的一点,是横竖一折。

 

       简言之

       点是横竖撇捺的缩短,有时是复合笔画。

       把点的行笔加长,就可以看出对应的笔划。

       王羲之、智永等写很小的点,也非常仔细。马马虎虎,随随便便,做什么事情都不行。

       书法,尤其是真书,就是培养一种宁静的心情,仔细的习惯。

        3.点为侧

       好,现在来讲讲“永”字八法中的点。在“永”字八法中,它有一个特定的名称,叫做“侧”。这是一个具体的点,就是用在“永”字头顶上的。

       刚才讲过许多点,“侧”这一点的写法,并不能包括所有的点。

       《玉堂禁经》说:侧不得平其笔。我以前讲过,“平”就是中线两边平均、平衡。这里说,写侧点,笔锋不能平衡使用。那怎么写呢?要右重左轻。不平均、不平衡就对了。

       平均和不平均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中线两边平均的点。你看这一点。我画一条中线,是不是两边对称?这就是两边平均,书法中称之为平势。现在斜过来,九号位,再画出中线,可以看到,中线两边还是平均的。要怎样才是不平均呢?你看第三点,它整个点都在九号线的右方。如果你画出它的中线,左右是不对称的。反过来,我们也可以写出一个偏重于左面的点。

       宋代有一篇《“永”字八法详说》,不知道作者是谁。这篇文章有一些地方可以参考,他说:“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前一句话是《玉堂禁经》的原文,后一句是他的解释。把毛笔侧向右面来写这个点。再深一层说,毛笔怎么会侧呢?其实就是手腕侧向右面。

       《“永”字八法详说》中也有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学生问曰:侧不言点而言侧,何也?老师回答说:止言点,则不明顾右。顾,就是照顾、照看。老师说,写这一点要着重右旁,各种各样的点很多,但“永”字头上这一点,手腕侧右。

       4.侧的写法

       第四,侧的具体写法:起笔后加衄锋。

       我们知道,一个笔画,都有起笔、行笔和收笔三个部分。刚才讲的这一点要侧,究竟是哪一个部分要侧呢?侧是指起笔,下纸时手腕就要侧。但是要注意,如果你手腕侧在右方,一行笔很容易偏锋。所以起笔之后,就要有一个衄锋。把笔心一点点扭正。注意,如果你扭得太快的话,中间就会变成直线了。我这里放大一点给大家看,它的要求是右重左轻。好在写点的时候,几乎不用行笔。点很短小,往往一起笔马上收笔。所以中间这一段问题不大。

    《玉堂禁经》没有说点怎样收尾,通常就是三种:断尾用挫笔,尖锋不到尾。注意,你要挫的时候,笔心先要扭到平衡的中线位置,然后一推就可以了。尖尾用揭笔,先倾侧笔管,然后把尖锋拉到最后,圆尾用顿笔,先把落后的尖锋拉到前面,然后扭回。

       这三种收尾法都可以用在“永”字上,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第一点,就是挫笔收尾。他做了很明显的衄锋动作。

       挫笔收尾的点,经常出现在王羲之作品中,譬如这个“之”字的一点,就是一个例子。

       有时候王羲之还会用左侧的挫点。你看“视”字起手的点,手腕是在左面下纸的。大家想想,这一点用在“永”字头上好看不好看?

       所以孙过庭《书谱》说: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芒。“毫芒”就是笔锋,“殊”就是不同。他说,写一点里面有衄有挫,对于王羲之的用笔,观察非常细致。

       这是智永的永字,他是用了顿笔收尾。所以,尾巴是圆的。

        顿笔,王羲之也经常用,这个点就是顿笔收。

 

 



       
今天的练习,是侧点的三种收尾方法。你下笔的时候,毛笔不要放在中间,应该手腕向右,那先写以挫笔收尾的,我写中线。下笔以后,扭过来一挫。这就是挫笔收尾。现在加粗点,下笔以后,扭过来一挫,然后抢。这就是挫笔收尾。

       第二种是揭笔收尾,尖尾巴。它跟挫笔不同,就是尖锋是要到尾的,尖锋到尾。我加粗点。扭过来,就是毛笔侧。然后把尖锋送到尾,送到尾。这是尖尾巴。

       第三种,是顿笔,顿笔圆尾巴,它的特点呢,就是尖锋到尾以后要回过去。那么也是加粗点,尖锋下笔以后,尖锋到尾以后要回过去,造成一个圆尾巴。要注意这一条线最好就是比较平直。心目中可以沿着九号线下来。我再写一次,沿着九号线的。下笔以后,沿着九号线。尖锋到尾了以后收尾。那么这条线就非常平直。

       请各位多加练习。

 

本节要点:

       什么是“永”字八法。

       “笔笔断而后起”是书法的规则。

       “点为侧”的意思和写法。

 

   

要点解读:

   

   
思考题:

       写一个最小的挫点,写出来是什么样子的,有几个动作呢?

       请把“侧点”三种收尾法都反复练习,务求熟练。
33.永字八法2(横的写法)

永字八法中有两个横,第二笔这个横,称为「勒」,第五笔这个横,称为「策」。这两横在印刷体中是相同的,在书法中的写法却是不同的,勒用尖锋,策用侧锋。《玉堂禁经》怎么讲,毛笔怎样用,这堂课都有讲解。



点击?播看



 


        1.永字中的横笔

        好,继续讲解“永”字八法。今天讲“永”字中的横笔。永字中有几个横笔呢?这要看看它是怎样演变而来的。篆书中的永字是没有横笔的。演变成隶书就有三个横,第一横后来缩成了点,隶书的一横变成一点很常见。在真书产生以前,草书中早就有这样的例子了。譬如“夏”字的第一横变成草书,那就是一点。“示”字边第一横到了草书也用一点。

        “永”字三横,去掉第一横用点,还剩下两横,直到今天,标准体(就是印刷体),“永”字还保持这两横。这样一来就出现了重复笔画,“永”字八法变成“永”字七法了。

        好在书法是手写体,不是印刷体,在书法中这两横是做了艺术处理的。举例来说,从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来看,上面一个横,基本上是平放的,六号位,下面一个横,是斜置的,三号位,俗称一挑。

        但这样的讲法还是不大好,为什么呢?你看智永《千字文》中的“永”字,他写这两横的方向,就是差不多的,都是三号位。

        而且讲笔画姿态,属于笔势,不属于笔法。你看智永的弟子虞世南,写这两笔的走势就和老师不同。很显然,当时没有什么规定。到张旭训练学生,“始弘八法”,这两笔才做了规定。

        “永”字八法是讲授笔法,所以这两横主要是从笔法上区分的。

        从笔法上怎么分呢?很简单,一枝毛笔两个锋,一根用尖锋去写,另一横用侧锋去写,区分尖锋、侧锋是用笔的根本技法。“永”字八法正是从这一角度来区分两个横的。

        2.勒和策

        我们来看看《玉堂禁经》怎样规定这两横的写法。

        第一个横是“永”字八法第二笔,用尖锋写,叫“勒”。《玉堂禁经》这样说:“勒不得卧其笔。”什么叫“卧”?就是躺下、伏倒。毛笔一卧倒,当然就是用侧锋了。这里说“勒不得卧其笔”,那就是“竖管直锋”。《玉堂禁经》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写勒用尖锋不用侧锋。用尖锋写,就是趯锋,又称鳞勒。所以这一个叫“勒”,就是指鳞勒。第十七课已经讲过了。

        根据韩方明等人的记录,“永”字八法不是张旭的发明,它在汉末已经有了。张旭只是重新解释了“永”字八法,你看唐初李世民《笔法诀》,关于“勒”有三句话:“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勒不得卧其笔,须笔锋先行。”这两句的意思,17课中解释过了,下面还有一句,“合勒处勒,‘士’字是也。”这是说应该用鳞勒的地方就要勒。好像“士”字有两横,其中一横就可以用勒。

        “永”字八法第二个横,是第五笔。用侧锋写,名叫“策”。

        《玉堂禁经》这样说:“策须背笔”。(还有一个注:仰而策之。)前一句是讲用笔技法,后一句是讲走势,向上走,称为仰。

        什么叫“背笔”?你看得见的笔锋是“面”,你看不见的,就是笔锋的“背”。

        当你写“策”的时候,是向三号位走,行笔“仰而策之”,用的就是笔锋之背。这句话一讲,意思也说明确了,策是用侧锋写的。

        唐太宗《笔法诀》,关于“策”,也有两句话:第一句是“策须仰策而收”,没有说“背笔”,只说向上。也就是只说了笔势,没有说笔法。第二句“合策处策,‘年’字是也”。这“年”字有三横,究竟是哪一横应该策,没有说清楚。

        张旭删繁就简,补充了“背笔”,也讲了笔势,意思就比较完整了。

        简言之:永字八法中有两个横,勒和策,勒指鳞勒,用尖锋写,也就是趯锋。策指向上,仰而策之,用侧锋背面写。

        3.勒的写法

        我们现在来具体讨论一下,勒是怎样写的。

        3.1勒的起笔

        勒用尖锋线,以前说过。下笔可以直下,称为驭锋。直下理论上得到一个圆点,然后把这个圆点移动,那就是鳞勒了。

        但是讲到具体写“永”字,第一点写完后,尖锋移动到第二笔,手腕在空中做的是平移动作。这时候下纸很难垂直,像这样的情况,就要有个变通。先用侧锋入纸,然后扶直笔心趯锋。从理论上说,入纸起笔可以用两面换、三面换、藏锋、蚕头,但经常见于写“永”字的,是两面换。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以及智永《真草千字文》中的“永”字,都是两面换起笔,这是最常见的。不过请注意,他们这两个横,行笔都是用侧锋。下面的策,也是用侧锋的。

        到了唐代,有些书法家写的“永”字,用尖锋就多起来了。你看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等。他们“永”字第二笔这一勒,就是用尖锋的。至于行笔的方向,向六号位还是向三号位,反而次要。张旭和他们的年代比较相近,“永”字八法的改进可能就是受他们的影响。

        《“永”字八法详说》有这样一段对话,学生问:“勒不言画而言勒,何也?”就是说:“为什么不叫横画,要改成叫勒?”老师回答说:“今止言画者,虑在不趯,一出便画,则锋拳而怯薄也。”就是怕你一行笔没有趯锋,“锋拳”就是笔锋弯曲起来,结果线条变成了扁平的侧锋线。容易产生“怯薄”的毛病。老师又说:“夫勒者藉于竖趯,趯则笔劲涩,无其流滑,微可称工矣”。这是说“勒”用竖管趯锋,趯锋可以避免流滑。可见“永”字八法这一笔意在训练用尖锋。

        3.3勒的收笔

        尖锋线收笔,在17课中已经讲过了,大家可以去温习一下。

        因为尖锋和纸面有摩擦力,趯锋时笔心会有一些弯曲,收尾时,只要做一个扭直笔心的动作就可以了。

        4.策的写法

        第四讲,讲讲策的具体写法。

        4.1策的起笔

        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一策,三面换起笔,智永《真草千字文》“永”字的策,是两面换起笔。两面换和三面换,实际上是差不多的。三面换只是入纸早一点,所以多一段。两面换比三面换慢一点入纸,少了一段,仅此而已。

        4.2策的行笔

        策的行笔,是用侧锋。而且刚才讲过,是用侧锋背后的一面写出来的。从王羲之和智永这两个字来看,用侧锋是拖 不是推,有些书认为是推,我不赞成。

        4.3策的收笔

        “策”的收尾,很多人心目中的“策”,就是尖尾巴的一挑,其实我前面讲了,“永”字八法中的“策”,只是向三号位的横笔,尾巴未必是尖的。尖尾巴只是一种情况,也可能是圆尾巴。王羲之和智永写这一笔“策”,收尾都有一个很大的节点,用来连接下一笔长撇。有关怎样连接的问题,这个我今后会讲解。

        5.练习

        现在布置一个练习。为今后写“永”字做准备。

        一横有各种各样的写法,以《阴符经》中这两个“三”字为例,一共六个横,六横全部不相同。通常短横比较粗一点,用侧锋写,长横比较细一点,用侧锋一分笔或者尖锋写。

        张旭写横也是这样,注意他的长画用尖锋写。非常结实,绝无怯薄的毛病。

 

 

 

        我们也来试一试,请你写一个“二”字。

        第一笔短画,两面换起笔,用侧锋拖,顿笔收圆尾。

        第二笔长画,两面换起笔,扶直笔心趯锋行笔,最后收直笔心。

        好,先来写中线。第一笔,左—右—左—右,等下这一笔用侧锋写。第二笔,左,竖直笔,好,趯锋,扭回来。好,现在加粗点。左—右—左—右,顿笔写圆尾。第二笔,左,竖直笔管,趯锋,到最后扭回笔心,笔心直了,就可以了。

        看看这是刚才写的。反面可以看到鳞勒的情况。

 

 

本节要点:

        张旭的“永”字八法两横为勒和策。

        勒用尖锋线,竖管趯锋。

        策用侧锋线,用侧锋背面拖。

 

   

要点解读:

   

   

思考题:

        “勒”的方向,是不是一定要向六号位?尖锋收尾可不可以加其他动作?

        “策”的方向,是不是一定要向三号位?它可以用挫笔收尾吗?

34.永字八法3(竖为努)

中间的一竖,为什么叫「努」?《玉堂禁经》说「努不得直,直则无力」,这又是什么意思?难道一竖不能写直吗?这些问题,都会在这堂课中讲解。并且告诉你,书法中短画和长画的不同写法。


点击?播看


        1.竖为努

        这堂课讲讲“永”字八法第三笔,一竖。一竖怎样写,我在2526课中讲解过了。“永”字八法中,竖笔称为“努”,这里讲讲对“努”的认识。

        《玉堂禁经》这样说:“弩不得直”。还有一个注:“直则无力”。这里有两个关键字,一是“直”,二是“力”。上次讲到,张旭的“永”字八法只是改造前人所言,张旭之前,唐太宗《笔法诀》就有这两句话:“为竖必努,贵战而雄。努不宜直,直则失力。”前一句话,《玉堂禁经》没有采用,只保留了后一句。仔细读一下,这话有点问题。

        2.关键字:直

        问题一,就是这个关键字:直。《玉堂禁经》说“直则无力”。唐太宗说:“直则失力”。初看之下,好像一竖写直了,就是没有力的,不好的。但历代书法作品中,一竖写直的例子比比皆是。你看虞世南《孔子庙堂碑》和欧阳询《化度寺碑》的“永”,中间一竖都很直。那这两位大书法家都是“无力”了?

        再早一点,南齐王僧虔《笔意赞》一文这样说:“努如植槊,勒若横钉。”“槊”,《说文解字》说“矛也”。长柄的矛就是槊,槊当然是笔直的,王僧虔是王羲之四世族孙,他说写“努”要像直立的槊,难道他也不懂?

        读古书要注意,“永”字八法是跟你讲写点画的技法,就拿我们已经讲过的三个笔画来说,《玉堂禁经》是这样说的:“侧不得平其笔,勒不得卧其笔,策须背笔。”这三句话都有一个“笔”字,都是在讲用笔。并非说写出来的点画形状。所以,讲到一竖“弩不得直”,应该是“弩不得直(其笔),(直则无力)”。

        宋人《“永”字八法详说》正是这样的。它的引文是:“努不宜直其笔,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须有力。“偃”就是倒下,伏倒。“左偃”就是手腕向左写下来。

        各位还记得吗?我在25课中讲过,线条的左中右是这样的,而手放在桌子上,手腕的左中右是这样的。二者方向不同,所以,只有手腕偏向左,才能写出线条的“中”。

        当你手腕偏左时候,笔管必然倾侧,明代丰坊说这时候笔管好像指向自己的鼻子。这就是写一竖的姿势。

        《玉堂禁经》原文的几句话,意思是连续的:“侧不得平其笔”,这是讲手腕在右;“勒不得卧其笔”,这是手腕在中,“弩不得直(其笔)。”手腕在左。这样手腕三个位置左、中、右都有了。

        简言之:努不得直,是指手腕向左时笔管不要直,不是说写出来的一竖形状不要直。

        3关键字:力

        第二个关键字:力。

        《玉堂禁经》说“直则无力”。唐太宗说“直则失力”,笔管垂直为什么没有力呢?这和人手腕的生理有关系。

        15课“用腕”中我讲过,手腕有三个基本位置,这就是左中右,笔管垂直,只有手腕在中才可能、才自然,这就是正锋位置。手腕向左、向右时,笔管必然是倾侧的。

        自古以来,有些人追求笔管永远垂直于纸面,一是摇腕,二是用古怪的方法。比如有人把手腕回绕过来,用指尖顶住笔管,称为叫龙睛回腕法。他们说,这样子笔管就能永远垂直于纸面。但是,这样一来,摇腕就不行了。

        又如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记述了他老师朱九江先生的方法:“先生曰‘腕平,当使杯水置上而不倾。’”就是拿一杯水放在手腕的背上不能倒下来,“竖锋,当使大指横撑而出”要做到竖锋,那就要笔管垂直。他们的方法是“使大指横撑而出”。这些方法都是不科学的,违反人体生理的。

        简言之:手腕向左写一竖,笔管自然是倾侧的,“永”字八法一竖,是用侧锋写的,手腕向左时求笔管垂直,反而无法用力。

        4.努还是弩?

        第三个关键字,“永”字八法这一竖,究竟是“努”还是“弩”?这一竖,有人写为“努”,有人写为“弩”,从现在古籍中看,唐宋时候已经是这样了。宋代《墨池编》用“弩”,《书苑菁华》用“努”,《书苑菁华》还有两个口诀:一个用“努”,一个用“弩”,不统一。

        在宋代《“永”字八法》这一篇中,开始是定义,第三笔“竖为努”,讲得很肯定。但后面两个口诀就不一样,仔细看一下,口诀一是讲笔势的,“弩弯环而势曲”,描写笔画的形状,笔势中有很多这样讲形状的例子,如杏仁势、马核桩势、飞带势、鸡头势,等等。口诀二是讲笔法的,“努过直而力败”。用了“努力”的“努”,意在用笔的方法。

        “努”是一个动词,基本义就是用力,汉代有一首很著名的乐府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努力就是用力、勉力。

        “永”字八法八个点画的名称,全部都是动词,因为是讲笔法,笔法当然都是动作。

        我以前跟各位讲过,书法线条,有动手腕和不动手腕之分,譬如一横手腕向右,一个动作写到底,这是最简单的横,就是王羲之批评的平拖。随着书法的发展,曲线越来越多,也就是说,手腕的摇动逐渐成为主要的方法,那就有先右后左的横,称为覆,或者先左后右的横,称为仰。

        在真行草书中,长笔画都会动腕,在“永”字八法中,有五笔都是短笔画,包括已经讲过的侧、勒、策三笔,还有没有讲过的趯和啄。这五个短笔画,行笔可以用一个动作,但剩下的三笔,都是长笔画,一个竖、长撇、长捺。这三笔都是要动手腕的。

        一竖跟刚才讲的横笔一样,也有三种情况,最简单就是手腕向左,一个动作写到底。如果你能竖得很直,那也不简单了。但这线条只是平拖线条,用来写短笔画还可以,长线条就要动手腕,否则就很单调。

        动手腕的竖笔,先左后右,称为努。先右后左称为裹。

        你看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永”字,中间一竖就是努。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永”字,中间这一竖,也是弯曲的,“努”。

        至于另外一个“弩”,这是名词。它是古代射箭的武器,跟弓的功能一样,只中间多一个臂,臂上放箭就比较平稳,《说文解字》说:“弓有臂者”就是弩。“永”字中间的长竖,因为动手腕而弯曲,有些人就写为“弩”。

        刚才提到宋代《永字八法》口诀一中的“弩弯环而势曲”,这句话就是形容笔画的形状。我想就是因为笔法称为“努”,所以笔势用了同音字“弩”。那为什么不叫弓呢?弩多了一个臂,不是有点画蛇添足吗?所以“永”字八法第三笔,应该是“努”,不是“弩”。

        其实“努”本身就有向外鼓出的意思。如“金刚努目”,就是瞪眼睛,眼珠子凸出来。又如努嘴,就是撅嘴,嘴唇鼓起来,如《水浒传》:“却才见押司(宋江的官职)努嘴过来。” 总之,什么东西鼓出来就是“努”,一竖也是如此。

        要注意,26课中我讲到,当手腕动作做得很小,这竖笔就近于直线。

       虞世南和欧阳询的“永”字中间一竖,看起来很直,其实和王羲之一样,只是手腕来回很小而已。

        元代有一篇《书法三昧歌》,里面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夫作字之要,下笔须沉着,虽一点一画之间,皆须三过其笔,方为法书。”任何点画,都有一波三折,都要动手腕,否则这个线条就不好看。至于你动手腕的幅度有多大,这没什么规定。

        简言之:“永”字八法讲述写笔画的技法动作,其他七法“侧勒趯策掠啄磔”都用动词,所以“永”字一竖还是用“努”比较好。


        
今天再写一下一竖,以前写过的。那么现在我的手是正锋位置,这是向右,这是中,这是左,我们写一竖的时候,手向左一点,这个就可以取得一竖的中锋。我们先写最简单的,就是平拖的,平拖的一竖。然后写努,先左后右,然后写裹,先右后左。那么当你动作做得小的时候,这个努就会趋向于直线。先左后右,动作小它就接近于直线。

 

 

 

本节要点:

        “永”字八法中间一竖,称为努。

        写努时手腕在左,笔管倾侧。

        长笔画手腕要来回,不能平拖。

 

   

要点解读:

   

   

思考题:

        《玉堂禁经》为什么没有采用《笔法诀》“为竖必努,贵战而雄”这一句话?

        假如一竖笔法称为“努”,笔势另称为“弩”,你认为好不好?


35.永字八法4(钩为转,趯为折)

中间的一钩,为什么叫「趯」?钩和趯有什么不同?这堂课中告诉你,钩是一个转,趯是一个折。钩是带笔,趯是实笔。趯像人的脚,有足跟、有足尖,还可以脱下来一点,叫「力士脱靴」。


点击?播看



 


       1.转和折

       今天这堂课讲“永”字八法第四笔:趯。以前讲过,趯有两个读音。一个音yuè如尖锋行笔称之为趯锋。另外一个音就是“永”字八法第四笔。这个“趯”究竟是什么?跟钩有什么不同?这要从什么是“转”,什么是“折”讲起。

       1.1什么是转?

       “转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用的词,“转”和“折”都是改变方向,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你看这个蓝色的点,它做了一个圆周运动,转了一圈,但是要问,它在什么时候改变方向呢?事实上它每时每刻、每一点上都在改变方向,但每一点改变的程度非常小,几乎感觉不到。所以说“转”是逐渐地改变方向。

       1.2什么是折?

       现在换一个运动方式,你看这个蓝点在运动中经常突然改变方向,同样是走了一周回到原点。我们说,这次是沿着一条折线运动的,换句话说,“折”是运动中突然改变方向,所以“折”有明显的折角。

       1.3书法中的转

       上一堂课我讲到横竖各有三种形态,横笔的覆和仰这两条弧线,就属于转。竖笔的竖和裹也是转,都是圆周的一部 分。

       书法中当然也用折线,折线可以看作是两条线的组合,这是王羲之《兰亭序》中的“闲”字,箭头所指,是横笔和竖笔的结合,也就是右上角,两笔交接的地方,我们称为一个节点。

       如果是竖笔接合横笔,那就是左下角,这是王羲之写的“妄”字,箭头所指,可以清楚地看到节点。

       2.

       明白了转折,理解书法上的钩趯就很容易了。简单地说,钩为转,趯为折。

       《说文解字》解释“钩”,说“曲也”。段玉裁注:“曲物曰钩”,弯曲的形状,就是一个钩。最早写为“句”,后来改为“勾”。以免和“句子”的“句”相混。金属制者为“鉤”,后来也改为“钩”了。

       有没有想过,历史上什么时候写字有了钩?拿永字为例,在篆书和隶书中没有钩,草书连笔也没有钩,到行书一竖下面才现出了钩。这种钩,实际上就是一个带笔。

       连笔是把飞度的大圈写出来,这时候看不见钩,只看见圈,带笔只是一笔结束时拖带的痕迹,它指出飞度的方向,但大圈没有写出来。这个时候我们看见了一个钩。

       钩在行草书中非常多,我这里举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几个字,箭头所指就是钩。

       “情”字下面的“丹”也有一个钩。

 

        “畅”字,你可以看到,它们都是在圆弧线上。

 

 

       这个“宇”最后一竖,收笔算不算一个钩呢?虽然弯曲的幅度不大,但也可以归入钩。
 

       后来学这一笔的不少,褚遂良《阴符经》里边就有这样的钩。

 

       这个“也”字的一横的最后收笔,也是一个钩。我们称为横钩。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为”字,一个漂亮的转,也是钩。

 

 

       类似的如文征明《游虎丘诗》“高”字,这个钩跟智永是一样的。

 

       简言之:钩为转,来自于笔锋作弧线运动时的收尾带笔。钩属于原来的弧线,不是独立的笔画。

       3.

       明白了什么是钩,再理解趯就很容易了。如果要下一个定义:趯就是分拆的钩。刚才讲过,钩原是弧线的收尾带笔,这就有很大的随意性,我称之为虚笔,有时带一笔,有时又不带,有人带一笔,有人却没有。

       如果要把钩写成有确定性的笔画,那该怎么做呢?古人把钩和原来的主笔分拆开来,拆下来的钩,算做一个实笔,这就是趯。实笔都是要认真写好的,不能随便处理。这就保证了把钩写实、写好。

       比较一下就可以知道,前面两个行书的钩,实际上是虚的,只是写得快带出来的,后面智永这个趯,是精心写的,实在的,有用笔的。

       再看这个隶书“光”字,最后的雁尾,就是一种拖带,但在真书中,变成向上的一趯。这可不是拖带出来的。

       要注意,趯产生后,并不是说废除了钩,而增加了钩的表现形式。你看第30课中我讲到王羲之这个“将”字,左面一竖下面是趯,右面竖笔下来是钩。二者并用,就有富于变化的效果。

       钩是转,而趯是两个笔画的结合,那就是折。

       简言之:趯是分拆的钩,为笔画之一,不是拖带;趯必须连接主要笔画,不能单独表现。趯和主笔连接后,两根线条形成一个折。

        4.踆锋

       钩为转,趯为折,趯当作单独一笔后,就产生了怎样把它连接到主笔上的问题,横竖撇捺四大笔画,都可以加上趯,我这里先以竖笔为例。把趯和主笔连接起来的动作,那就是30课中讲过的“踆锋”。踆锋是一种小圈,它本身不是笔划,它只起到连接的作用。如写完竖笔,踆锋转圈,过渡到下一笔趯。

       踆锋怎样转法,各家习惯不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但踆锋的圈,往往形成了明显的“足跟”,好像一个人的脚。(两字为颜真卿《告身贴》)

       你看同一个,同一个作品中,踆锋的大小也会不一样的。刚才那个踆锋圈比较大,这一个就小点了。

       踆锋这个动作,甚至保持在印刷体字型中,没有这个足跟就不好看。

       踆锋也有反方向转运的,褚遂良《阴符经》中的“推”字,提手旁就是一个例子。

       横笔的趯,《阴符经》中也有反方向转动的。




       
以前我讲过,王羲之这个“将”字,左面竖笔下来,转了一个很小的圈,然后写趯,这些,大家在临贴时,都要小心地体会。

       5.趯的位置和长短

       现在我们知道了,一个趯由三样东西组成:一是主笔,如《告身贴》这个“外”字,主笔就是一竖;二是踆锋,一个小圈,或者说就是那个足跟;三是趯,三者缺一不可。

       5.1趯的高低

       趯的高低,是踆锋所决定的。趯通常的位置,就是放置 在主笔的尾部,但有时候踆锋的圈比较大,趯就会移到上面,你看《阴符经》中这个“出”字,中间一竖的趯,就写得很高, 这跟“出”字的大圈有关。将来讲笔势的时候再加以解释。

        这个“私”字,竖笔下面,是一个反趯,位置也相当高。

 

       有些书家的趯相当低。你看《告身贴》这个“于”字,一竖下来,踆锋的圈比竖笔更低,然后趯出。看起来这个趯几乎要掉下来了。古人称之为“力士脱靴”。


       
5.2趯的左右

       刚才讲的是趯的高低,受踆锋影响,趯的左右位置也有变化。通常是老老实实放在竖笔的中间,但未必每个书法家都是这样的,有些靠左,有些靠右。就拿《告身贴》这个“于”来说,这个字是偏于左的,结果右下角好像少了一块。我有个学生,她以为这是印刷问题,拿到帖就用笔把这缺口给补上了。

       后世书法家中,元朝赵孟頫的作品,也可以看到这样趯偏在左方的例子。

       至于趯偏在右方,其实是踆锋多了一圈,你看《阴符经》这两个字竖笔下面的趯,右面凸了出来,这因为是转多了一圈。

 

 

       5.3趯的长短

       趯,究竟是长一点好,还是短一点好?其实长点短点都不要紧,最要紧是写得结实,不要飘。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长趯、短趯都有。

       初唐书法家认为,趯不宜长,长则锋芒毕露,虞世南、欧阳询都喜欢用短趯。尤其是虞世南,有时候趯非常小,小到好像被蚊子叮一口,稍微有点肿就算趯了。

       《玉堂禁经》说:“夫言欲挑还置之势者,元、行、乙、寸等字是也。”这四个字(元、行、乙、寸)都有趯,这里说“欲挑还置”,就是指写趯不宜长。

       张旭《郎官石柱记》的趯,也是这样很小的。但是写得很结实。

       唐代书法家强调把趯写厚实,力量送到底,如果写长了,就会有薄的感觉。你比较一下,是不是这样呢?
 

       宁可厚实,不要细薄,这是唐代立下的规矩。

 

       踆锋和趯以前我们写过,有一个问题,就是以前写的时候,是一左到底,在这个地方,手在左面,那么你再要左,变成左左,就不行。那么在这个地方我们要驻锋,就是稍微回一下,然后是左—右。
    写的时候就这样子。来到这儿左,回一回,左—右,左,竖起来,右。中间你换一次手腕,对于下面的踆锋就会顺得多。而“永”字八法中间,就是换手腕的,这是努。所以你写的时候,你看来到这儿,左—右,好,手在右面了,这就方便了,下面是左—右,左右,刚刚好。三个来回。那么,我可以把它加粗点。这样你看,左—右,左—右,左—右,好。在这个地方趯出去。这儿呢,看起来好像少了一块,实际上是因为手向左,所带出来的。大家可以试一下。

 

 

 

 

 

本节要点:

       钩为转,趯为折

       三部分结合:主笔+踆锋+趯。

       趯的高低、左右、长短。

 

   

要点解读:

   

   

思考题:

       永字的趯,最后究竟是侧锋拖出,还是侧锋推出,还是尖锋趯出,哪一个好?

       反方向的趯比较方便快速,你是否认为应该多用反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