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挥“导学案”的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占国 2016-02-01

 

发挥“导学案”的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发挥“导学案”的教学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杜蒙县第三中学 荆淑梅

“三四五”教学模式是我校根据教学实际,并借鉴杜郎口中学等学校的先进经验而形成的我校自己的教学模式,具体来说是:三大模块:学案引领,展示互动,反馈拓展。课堂的四大特点:重预习,重合作,重达标,重激励。课堂的五个环节:明确目标,预习探究,反串互动,展示提升,达标评价。其根本目标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自主学习意识,合作学习意识,知识探究意识,从而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我校的“三四五”教学模式中把学生的预习放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让学生能够进行有效的预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呢?导学案就发挥了它的优势作用。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编写的供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内自学用的书面的学习方案。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的学与教师的适时点拨相结合。

一、导学案设计的指导思想

导学案的设计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的内容着力点应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教师以引导者的角色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导学案的设计要注重学生学的过程和学的结果,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大限度的追求教学的高效率。

二、导学案的组成部分

导学案的内容包括学习目标、知识结构、学法指导和练习反馈四个要素。

1.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具体明确,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显性目标,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情境、讨论等多种形式循序渐进的来实现。

2.知识结构就是学科知识体系中各种要素的构成形式及其内在的联系。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和能力的限制,在发掘知识结构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在导学案中,教师要对知识结构的构建进行指导和培养,以此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及构建知识的能力。

3.学法指导是依据课程标准,针对学生特点,为使学生爱学、会学、学好而进行的指导。由于每个人的知识基础不同,思维品质不同、生活的感性经验不同,知识点不同,对学生进行学法的指导要采用迁移式指导法、点拨式指导法、对比式指导法等多种方式,在导学案中进行学法指导,其目的就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学习方法,使学生在预习时,明确学习什么,能自己找到重点、难点,使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有目标,更轻松。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是为了用不着教。” 重视学法指导,采用“先学后教”的方式,能使课堂教学重点更加明确,课堂教学更加顺畅,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4.练习反馈作为促进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引导教师及时采取矫正措施的重要途径,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导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导学案中的练习,应分为知识准备、思考与交流,巩固练习、反馈练习与知识拓展几部分。知识准备、思考与交流部分由学生课前独立完成,以此使学生明确自己在预习中的学习程度,而巩固练习、反馈练习分教师要严格做到在课堂上完成,而且一定要认真地批改,批改结束要把导学案发还给学生进行订正,及时发现错误,并鼓励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完成“课后拓展”部分。我们教师要从导学案的反馈练习批改中找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做好记录,及时的进行辅导。

三、教师在使用导学案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明确导学案的编写意图、精心设计导学案

教师在制订导学案前,一定要对教材、课标、教学重难点进行研究,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设计。着重揣摩导学案上的“导”的部分,也就是要注重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成竹在胸。

2.规范导学案的使用流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要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并组织自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导学案的第一部分“知识准备”,鼓励学生与本组的其他成员共同完成第二部分“思考与交流”部分,这两部分是指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也是导学案的意义所在。

总之,教而有法,但无定法;学而有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精心设计导学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的能力,教师还要善于处理好放与收、问与答、个体与全体、学生与教材等几方面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