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情符号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位教授在1982年发明的 ?

 pgl147258 2016-02-01
我们的很多交流都是通过非语言的暗示来完成的,比如语音语调,面部表情甚至是站姿。书面交流因为缺乏这些能表明作者真实立场或潜台词的元素而非常不便。

在网络上,现在至少存在一种通过可视的符号来方便人们书面的交流的机制:表情符号。表情符号通过有序排列的字符组成面部表情来表达信息传递者的感情。

在2007年9月,媒体广泛报道了微笑符的25周岁纪念日,它是由ASCII码构成,人们倾斜着头看就能读懂这个“笑脸”。报道称Scott E. F Fahlman——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位教授是第一个使用表情符号的人。

Fahlman于1982年9月19日11:44 a.m. 在网上讨论网络幽默的局限性时发表了这条信息:

我提议将下面这个符号当做笑脸符号:
:-)

记得把头侧过来读。实际上,鉴于目前的潮流,也许用符号表达不开心更有经济价值。为此,可以使用:
:-(

更早的表情符号

但是1967年5月的读者文摘上的一篇文章中却有更早的表情符号使用历史。这篇文章的作者说其姑姑常使用“—)” 来代表其将舌头伸到脸颊旁。而读者文摘也注明这篇文章来源于Baltimore’s Sunday Sun。

诚然,这个符号与微笑符不太一样。而且微笑符需要侧着脑袋看,而这个符号却不需要。然而,无论是否需要侧脑袋,这个符号确实是用键盘上的符号创造出来的表达说话人感情的表情符号。

所以,我们可以将Fahlman教授看作是第一个发明和在网络上使用需要侧头看的笑脸符的人,但真正发明表情符号的人却仍旧是个迷。


参考资料:

[1] Hearey, Owen. “Internet Sideways Smiles Reach Milestone.”
[2] Lovering, Daniel. “Carnegie Mellon Celebrates 25thAnniversary of ‘Smiley Face’ Emoticon.”
[3] McCoy, Adrian. “First Emoticon Hit Computer Screens aQuarter-Century Ago.”
[4] McNamara, Paul. “Emoticon Turning 25: Thank This Guy :-) ?Or Not :-(”
[5] Reppert, Ralph. “Punctuation Larks.”
[6] http://www./computer/internet/smiley.asp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