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lgA肾病
2016-02-01 | 阅:  转:  |  分享 
  
lgA肾病

IgA肾病是一种以发作性血尿为突出临床表现的肾小球肾炎。临床上约3/4的患者起于

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之后,故认为与黏膜分泌之免疫球蛋白IgA有关。从免疫病理检查表明,

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着于肾小球系膜区为本病之特点,故又称为系膜IgA肾病。其主

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肉眼血尿、无症状性蛋白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好发于儿童及青

年,男性多于女性。根据IgA肾病的临床特征,其属于中医学“溺血”的范畴。

一、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本病内因多是由于素体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或七情内伤,饮食失常耗伤

正气而致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外因是感受外邪,如风热之邪,风寒之邪入里化热,乳蛾热毒;

或饮食不节,感受湿热之邪所致。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往

往因虚致实,产生以热毒、湿热、瘀血为主的标实之证,而热毒、湿热、瘀血又成为使病情

恶化加重的病理因素。IgA肾病的中医辨治,常依据其病的急性发作期与慢性迁延期分而论

之。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常分为热毒壅盛证、心火炽盛证、胃肠湿热证和膀胱

湿热证;慢性迁延期的治疗,中医辨证论治常分为脾肺气虚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和

脾肾阳虚证。

急性发作期的辨证论治

(一)热毒壅盛证

【证候】发热,微恶风寒,咽喉疼痛,咳嗽,尿血,舌边尖红,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宣肺解表,清热宁血。

【方药】银翘散合桑菊饮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2g,荆芥10g,贯众12g,杏仁10g,

射干12g,生地黄12g,牡丹皮10g,小蓟12g,白茅根15g,菊花12g,甘草10g。

(二)心火炽盛证

【证候】心胸烦热,口舌生疮,渴喜冷饮,小便红赤,舌尖红,舌苔黄,脉数。

【治法】清心泻火,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合导赤散加减:生地黄15g,小蓟12g,白茅根20g,滑石(包煎)15g,

竹叶10g,炒蒲黄12g,山栀子10勘当归10g,藕节12函通草10g,甘草5g。

(三)胃肠湿热证

【证候】腹痛腹泻,恶心欲呕,口腻纳差,肢体困重,大便臭秽,小便红赤,舌质红,

舌苔黄腻,脉缓滑。

【治法】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12g,厚朴10g,薏苡仁15g,茯苓12g,大腹皮15g

法半夏10g,黄芩10g,苏叶10g,苍术12g,佩兰10g,小蓟12g,泽泻10g,白茅根20g。

(四)膀胱湿热证

【证候】小便浑浊或红赤,常伴尿急尿频,胸闷不舒,口渴饮冷,口黏口苦,腰酸不适,

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利膀胱湿热。

【方药】程芪萆薢分清饮加减:川革薅12g,黄柏10g,石菖蒲12g,茯苓15g,泽泻10g

莲子肉15g,滑石(包煎)15g,车前子12g,白茅根20g,益母草12g,通草10g。

慢性迁延期的辨证论治

(一)脾肺气虚证

【证候】面浮肢肿,面色萎黄,少气乏力,容易感冒,腰膝酸软,腹胀纳差,大便稀溏,

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脉沉细弱。

【治法】健脾补肺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人参10g,白术12g,茯苓12g,淮山药15g,莲子肉15g,

川续断12g,薏苡仁15g,砂仁5g,桑寄生12g,防风10g,车前子12g,泽泻10g。

(二)肝肾阴虚证

【证候】腰膝酸软,头晕耳呜,五心烦热,视物模糊,两目干涩,口干咽燥,男子梦遗,

女子月经不调,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补肝肾。

【方药】一贯煎加减:生地黄15g,山茱萸12g,淮山药15g,茯苓12g,牡丹皮10g,

枸杞子12g,泽泻10g,菊花10g,麦冬12g,当归10g,知母10g,黄柏12g。

(三)气阴两虚证

【证候】面色无华,神疲乏力,烦渴欲饮,手足心热,或午后低热,腰膝酸软,大

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少津,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参麦散加减:人参12g,麦冬12g,五味子10g,银柴胡10g,地骨皮12g,

鳖甲12g,小蓟12g,仙鹤草15g,茜草12g,白茅根20g。

(四)脾肾阳虚证

【证候】面色咣白,肢体浮肿,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神疲倦怠,纳差

便溏,男子阳痿早泄,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治法】温阳补肾健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熟地黄20g,党参15g,淮山药15g,山茱萸12g,补骨脂

12g,白术10g,茯苓12g,杜仲12g,附子10g,菟丝子12g,肉桂3g,芡实12g,益母

草15g。

二、当代验方

【滋肾解毒活血汤】生地黄20g,牡丹皮10g,红藤30g,山茱萸10g,败酱草30g,女

贞子15g,泽泻10g,石韦30g,知母10g,虎杖15g,黄柏10g,小蓟15g,丹参15g,赤芍

药15g,白花蛇舌草15g,白茅根30g,墨旱莲15g,刘寄奴15g。每日1剂,水煎分服2

次。滋阴补肾,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化瘀。

加减:持续血尿,呈鲜红色或暗红色加侧柏炭、藕节各30g,三七粉(冲服)3g;

小便呈豆油色,起泡沫,尿蛋白者加革裤、淮山药、芡实各30g,黄精15g,益智仁10g;

头晕、恶心、纳呆,血尿素氮和肌酐增高者加制大黄20g,番泻叶3g,芦荟10g。

现代研究:现代医学认为,IgA肾病与免疫平衡失调有关,其病理变化常有免疫复

合物沉积,系膜增生或有局灶性肾小球硬化,部分病例化验检查血黏度增高。药理研究

证实,方中丹参、赤芍药、刘寄奴活血化瘀中药可改善微循环和高凝血状态,减轻血小

板凝集,有助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及病变组织的修复。

疗效:治疗26例,完全缓解6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6%。

【二参五草汤】党参12g,丹参12g,鱼腥草25g,墨旱莲15g,白花蛇舌草25g,

鹿衔草12g,白茅根30g,黄芪15g,生地黄12g,生甘草8g。每日l剂,水煎分服2

次。健脾益气,滋阴固肾止血。

加减:有肉眼血尿加仙鹤草20g,生大黄4g,三七6g,小蓟12g;伴有感染加蒲公

英25g,败酱草20g,石决明15g;兼有咽部症状明显者加金银花、木蝴蝶各15g,胖大

海10g。

现代研究:方中党参能升高白细胞,增加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黄芪能扩张肾血管,改善肾血流量,降低尿素氮,提高血浆蛋白,调整免疫平衡,减轻

免疫复合物对肾小管基膜的损害;丹参有抗纤维化作用,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促

进组织修复,增强免疫功效;鱼腥草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且有抗

菌作用;白花蛇舌草也有增强免疫作用,能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增生,使网状细胞的吞噬

能力增强而达到抗菌消炎作用。

疗效:治疗57例,完全缓解25例,基本缓解17例,好转11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92.98%。

【何芪汤】何首乌30g,川芎9g,黄芪30g,水蛭6g,白茅根30g,生大黄10g,

白花蛇舌草30g,泽泻10g。每日1剂,水煎分服2次。补肾滋阴,益气活血,泻热降

浊。

加减:尿血明显加小蓟、茜草各15g。

现代研究:方中何首乌能阻止脂类在血清中滞留或渗透到动脉内膜,并能阻止胆固

醇的沉积,能缓解肾小球硬化,尚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另外,何首乌含蒽醌

衍生物,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生,减轻肾小球内压力,从而减少血尿、蛋白尿;

黄芪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增强病毒诱生干扰素的能力,促进抗体合成,对

免疫反应有双向调节作用,可增加尿量,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促进尿蛋白消失;水蛭

主含蛋白质、水蛭素,还含有肝素、抗血栓素,能阻止凝血酶对纤维蛋白原之作用而起

到抗凝作用,水蛭还能扩张毛细血管,解除小动脉痉挛,降低血液黏滞度,改善微循环,

有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的作用;川芎能明显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

且能使已凝聚的血小板解聚并能解除红细胞聚集,降低血黏度,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

环;大黄能抑制系膜细胞的增生,减轻肾小球的压力,降低血肌酐、尿素氮,改善肾功

能。

疗效:治疗36例,完全缓解12例,显著缓解15例,好转6例,无效3例。完全

缓解率33.3%,总有效率91.7%。

【健脾益肾汤】黄芪15g,白芍药9g,熟地黄12g,白术9g,淮山药12g,芡实9g,

接骨木12g,淫羊藿12g,石韦9g。每日1剂,水煎分服2次。健脾益气,补肾固精。

加减:初期可酌加大蓟12g,茜草10g,白茅根30g,以止血;后期可酌加丹参、仙

鹤草各15g,牛膝12g,以活血化瘀。

现代研究:IgA肾炎是一种全身免疫性疾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黄芪、生地

黄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疗效:治疗31例,治愈5例,有效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9%。

【养阴清热汤】生地黄20g,山茱萸15g,淮山药20g,牡丹皮15g,女贞子20g,

地榆15g,墨旱莲20g,白茅根30g,小蓟20g,荠菜30g。每日1剂,水煎分服2次。

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同时,配合服雷公藤多苷片,每次20mg,每日3次。

现代研究:雷公藤制剂可以使抗原刺激的免疫活性细胞受抑制,从而抑制了抗体的

产生,减轻肾病变。

疗效:治疗57例,完全缓解32例,显效缓解11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

效率91.2%。

【凉血活血止血汤】仙鹤草15g,白茅根30g,女贞子15g,地榆20g,墨旱莲15g,

小蓟30g,茜草15g,炒蒲黄15g。每日l剂,水煎分服2次。滋阴凉血,活血止血。长

期长尿不消加三七粉3g;有蛋白尿加金樱子12g,芡实10g。

现代研究:方中茜草能使尿红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治疗42例,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86%。

【补肾活血化瘀汤】丹参30g,桃仁12g,益母草30g,杜仲15g,茜草30g,茯苓

15g,黄芪30g,水蛭6g,益母草30g,猪苓10g。每日l剂,水煎分服2次。补脾益肾,

活血化瘀,利水止血。

现代研究:方中水蛭中含有水蛭素,其有确切的抗凝作用。

疗效:治疗24例,完全缓解10例,基本缓解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总有效

率91.6%。

【保肾止血散】千蟾皮、蒲黄、水蛭、滑石,将诸药按5:4:3:2备制,首先放

入烘干箱中进行干燥消毒,然后研为细末,过100目筛,装入胶囊,每次服3g,每日2

次,分早、晚空腹温开水送服。清热解毒,活血利水,祛瘀生新。

现代研究:方中蟾皮具有抗炎、利尿、抑菌,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功能;水

蛭具有抗凝、溶栓、降脂,扩张血管和保护肾作用;蒲黄既有促凝血作用,又有肪治动

脉粥样硬化作用,能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抑制肠道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降低血小

板的黏附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及消炎、利尿、抗过敏等作用。

疗效:治疗38例,完全缓解13例,显著缓解16例,好转6例,无效3例。

三、其他治疗

【中成药】可根据不同证型选择:

1.银翘解毒颗粒,1次6g,1日3次,开水冲服。

2.知柏地黄丸,浓缩丸1次8丸,1日3次。

3.归脾丸,浓缩丸1次8丸,1日3次。

4.革薜分清丸,1次6~9g,1日2次。

5.参苓白术散,1次6~9g,1日2~3次。

【针灸】参见“慢性肾小球肾炎”。

献花(0)
+1
(本文系myspecial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