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学理性与迷信行为

 無情360 2016-02-02

        迷信是具有深刻的心理根源的非理性行为,其根本在于对不确定现象缺乏正确理解,在事件之间建立了错误的因果联系。现代自然科学虽然解释了一些迷信现象,但是仍有一定比例的公众存在迷信行为或相信伪科学。科学理性基于经验事实与推理,否定不合理的因果联系,是消除迷信行为的一个重要途径。


1.迷信行为与科学


        自人类社会产生到发展至今天,迷信行为一直存在。西方早期心理学研究认为“迷信就是将原本没有联系的现象或事物看成具有因果关系”,我国通常使用封建迷信来指一种非理性、无根据地相信神仙鬼怪等的行为。一般来说,迷信是指信仰一种超自然的因果关系,即认为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两个事件之间具有因果性,例如占星术、宗教中诸如预兆、魔力以及预言等与自然科学相悖的某些特定部分。迷信的最初形态源自原始信仰或者巫术,由于知识和认识能力有限,原始人对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因此在一些行为与自然界之间建立简单的因果联系,希望通过膜拜或者其他行为来改变自然现象。科学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活动,并在此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识体系。弗雷泽认为巫术与科学更为相近,因为与科学类似,巫术也相信有一种内在的因果逻辑。不同的是,科学通过一系列程序或方法,得到可重复检验的结果。但是巫术则基于推测作为解释现象间联系的方式,并进而发展成为迷信行为。因此,迷信行为就是建立在错误的因果逻辑之上的非理性行为。

        在自然科学体系逐渐建立和完善后,科学知识和原理成为解释迷信现象的一种重要途径。科学与迷信的关系表现为如下形态,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科学知识或原理解释一些迷信现象,但是随之又会有新的迷信现象和行为出现,科学和迷信始终处于共存状态。在此过程中,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还出现了另一种与迷信相似的形式——伪科学。伪科学把没有科学根据或者被证明为不属于科学的东西看作科学,是以科学的形式出现的迷信行为。当前社会,很多迷信行为不是以简单的形式出现,而是以迷信、宗教、伪科学等交织在一起的状态出现。


2.公众的迷信行为


        迷信具有深刻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心理根源,因此迷信行为并不容易被轻易消除,现代社会仍有相当高比例的公众具有迷信行为。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很多地区和群体都存在迷信行为,尤其是大学生的迷信现象有增长趋势。根据美国盖洛普和哈里斯民意测验(Gallup and Harris Polls)对信仰超常现象(paranormal belief)的调查,2009年,有42%的美国人相信人死后有灵魂,26%的人相信占星术,20%的人相信施巫术,23%的人相信重生,并且这个比例自2001年以来一直处于较稳定的状态。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将公民是否具有分辨迷信和伪科学的能力作为公众理解科学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衡量。1979年以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开展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一直使用“是否认为占星术是科学的”作为测度公众理解科学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题目,而我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则选用是否相信“求签、相面、星座预测、周公解梦、电脑算命”等迷信形式作为测度题目。因国家文化形态不同,测试问题及方法也存在差异,因此很难在两国间进行对比研究,但是调查结果也大致可以展示出公众对该问题的态度。


        NSF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2012年,有10%的美国人认为占星术“非常科学”,大约32%的人认为占星术“有一些科学”。2010年,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选择相信“求签、相面、星座预测、周公解梦、电脑算命”的公众比例分别是19.9%、18.0%、7.4%、11.9%和4.6%。


        两国调查都显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迷信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NSF的调查显示,受教育年限长和高收入人群更多认为占星术不科学。其中,2012年,72%的具有研究生学位的人认为占星术不科学,但在高中学历人群中,这一比例仅为34%。中国2007年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中,也得出类似结论,即受教育程度越高,不相信迷信行为的公众比例越高。“小学以下、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群不相信迷信的比例最低,分别为53.6% 、54.8% 和59.0%;大学及以上人群不相信迷信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人群,比例为75.4%。”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到,中国不相信迷信行为的公众要高于美国认为占星术不科学的公众。基于两国均未对迷信行为的原因进行调查,无法得出为什么出现这种差别,但某种意义上,或许是由于占星术以一种伪科学的形式出现,与求签、相面等行为相比,“科学的”色彩更浓厚,相比于简单的迷信行为易于为公众接受。


3.科学理性与迷信行为


        科学理性在科学研究中具体表现为严密的逻辑、严格的推理、严密的求证以及严肃的实验。这些理性活动,既包括与感性思维活动相对应的概念、判断和推理,也包括从辨别是非、利害关系上来控制自己行为的自觉能力。科学作为一种求真的理性活动,不仅表现在它要用理性方法去掌握感性材料并提出一定的理论,而且表现在从组织和设计实验,进行观察测量一直到检验理论,每个环节都离不开理性的指导和控制。这与迷信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迷信行为与宗教、伪科学等密切相关,展现出复杂的表现形式。历史证明,科学是抵制迷信的有利武器,也是可以引导人类摆脱古代无知、恐惧、迷信等野蛮状态的重要力量。这是因为,科学是基于经验世界的,而迷信则与经验世界完全冲突。科学崇尚经验与推理,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和理论,未经证实的理论只能称为假说。而迷信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非理性的归因。从这一点上说,科学和迷信具有本质上的区别,但科学和迷信的对立短时间内无法彻底消除。目前,最重要和有用的方式是,通过传播科学知识,以理性思维看待迷信行为,尽量缩小迷信的传播范围。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社会和公众中没有形成坚持理性的怀疑和批判的风气,彻底破除迷信本身就是一种迷信,人们依然会受到伪科学的、非理性思维的侵扰。虽然由于迷信行为既有深刻的心理根源,又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抵制迷信不单单是科学本身就可以完成的事业,但是具备科学理性则是消除迷信行为的重要途径。


(本文为缩编版,全文刊发于《科普研究》2015年第6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