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集体短视

 lwdalian 2016-02-02

 

短视首先表现在政治上

      具体讲,人类“集体短视”首先表现在国家治理上。以曾经被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称为“人类终极制度选择”的西方民主政治为例,民选领导人的每个任期大多是四到五年,一些发达国家(例如日本)的领导人更是如走马灯般更迭。西方政界领导人任期内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在任期间的就业、民生、社会福利等问题,施政核心是改善任期内民众的生活水平与社会发展。诸如气候变化这样长线的发展问题往往不能得到充分重视。

      西方民主政治环境下,选民一般也较为短视。大部分选民相对更加关注自身的短期利益,公民短视可能会以选票倒逼或影响政府施政,加剧了政治短周期性和国家治理的短视。另一方面,西方政界领导力也日渐匮乏。在信息民主化的互联网时代,愿意从政的社会精英和贤达愈来愈少,吸引精英从政成为目前西方民主制度的一大挑战——西方社会正在和精英治国的梦想渐行渐远,尼采担心的民主制度会演变成二流人才治国的情景正一步步显现出来。

      政治领导力日渐匮乏,选民过于关注短期利益,治理的短周期性,使气候变化、均衡发展和文明冲突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在全球层面,经济全球一体化与政治本土化的矛盾日益突出。美国成为世界的“新霸主”之后就一直致力于在全球范围推广其“普世价值观”,并依此构建一个全球治理结构。中国等新兴市场的崛起已经改变单边世界格局,多边主义也成为近年来最受全球关注的现象之一。不断增强的多边主义大趋势及美国对全球治理影响力的日渐式微,全球事务由美国“拍板”的治理格局正在改变。但多边格局的全球治理结构尚未完全确立。

      世界遇到的发展挑战是:一方面投资、贸易、管理、技术、金融、人才流动等方面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旧的全球治理体系未能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同步发展,新增的全球性经济与社会发展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可以说,经济全球化与政治本土化所引发的不协调是当今世界动荡的一个重要根源,全球治理体系的缺位或许加剧了全球失衡发展,短期性矛盾越来越多。

教育短视攸关未来经济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方高等学府在多个学科有大量的知识积累,其研究与讲授的各种管理理念及实践对推动商业文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当今的社会和商业环境下,我们必须做出反思的是,传统教育理念、方法和课程设计是否缺少为人类守望未来的更长线考量。比如,金融学讲授的净现值贴现,如果以100年后的100元钱现金流贴现到今天,其净现值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哲学高度,这是一个超级短视的思维方式。传统商学院的课程设计过于关注经商之术,建构在这些课程之上的教育体系可能是个短视的教育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说,商学院或许培养了一批批超级短视的企业领袖、是人类集体短视的一个重要推手。

      企业治理与管理体系的短视就正是由教育短视所导致。关注年度甚至季度财务回报是现代商业组织的一大特征。例如,欧美企业公司的治理重视股东当期利益,公司管理的首要任务是盈利和股东回报。在这样的公司治理体系下,大部分评价指标都是当期盈利等指标,常见的长期激励指标也主要是包括客户满意度、市场份额、组织与员工发展以及各种形式的以股票价格为基础的期权激励。在长期激励的指标中,鲜有反映企业在环保、气候变化、人类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贡献或者打击。可以说,目前主流的公司治理和投资回报体系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短视。

集体短视须系统性应对

      校正“集体短视”可能是人类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生存问题。而真正地应对集体短视,对已暴露的问题简单修修补补或许是不够的。人类需要提高对集体短视的自觉,从公民教育、发展模式理念、领导力塑造、企业治理体系、国家治理、全球治理、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系统性地应对集体短视问题。

      首先要加强民众教化。一方面,改变生活方式,物质与精神双重生活并重,培养民众的公民意识,对未来有责任与担当。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营造有助于公民监督政界领袖、重视长线问题的公共氛围,促使建立政界商界领袖解决长线问题的考评体系。这些努力将有助于在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契约关系中增加长线考量的元素,促使公民和政府更好地关注于长期问题解决。

      其次是更新发展理念,调整发展模式。从古希腊文明到基督教文明,从工业革命到科技文明,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未来人类需要重新界定人和自然的关系,引入可持续发展的长线思维。中国文化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理念可古为今用,成为未来世界发展的普世价值的一个新元素。

      再次是高等学府从教育理念到课程设置都需要面向未来,进行变革。尤其是商学院不能只专注于培养懂得赚钱的商业精英,要把关怀人类长线发展的内容系统性地纳入其课程体系之中,培养守望未来的新一代商界领袖。同时,教育界还需重新界定领导力,将人文关怀意识和长线考量指标置于中心位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