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玛尼少年:舆论已不宽容走“上层路线”的童星

 真友书屋 2016-02-02

“你家大人我打不过,还欺负不了你一个孩子?”

文/胡涵

从小到大,我一直找不到合适表情去看待阿玛尼少年们。

作为姿色成绩皆平庸又不看新闻联播的孩子,从小我就对叉着腰四处领奖的学生干部又恨又怕。恨是嫉妒,怕,则是怕被他们打小报告。

好孩子和坏孩子之间有条泾渭分明的界线:一侧是大红花和特权,另一侧则是网吧和叛逆。在我少年时的价值观里,大红花代表了成人世界的压迫。而父母和老师代表的权威,那都是邪恶的。

五道杠少年火起来的时候,我不断告诫自己,要对未成年人更宽容更友善,“他还只是个孩子啊”。而我如今必须承认,我还是参与了那场声势浩大的嘲讽,因为照片里那孩子煞有介事的表情,让我想起太多成人世界的龌龊。

五道杠少年的阴影迄今未散

我想,今天很多口诛笔伐的人,跟我有一样的心理:“你家大人我打不过,还欺负不了你一个孩子?”

理智者当然会为孩子叫屈。根据规定,他有列席政协会议的资格,他穿阿玛尼还是班尼路是自己的自由,而在乐观主义者看来,未成年人列席会议发表意见,还是个不错的制度创新。在阴谋论没有被证实以前,阿玛尼少年如今的一切都不能说有问题。

奇怪的是,理性丝毫不能阻止嘲讽者。公共议题里,理性常常无能为力,这几乎成了理论家的矫情通病。

休谟曾有言,理性是激情的奴隶。后来,美国心理学家海特据此发挥,人类的判断能力是“直觉之狗”和“理性之尾”。直觉是狗,意味着直觉才能决定尾巴的方向,理性却不能决定狗头的左右。

要想不让一个孩子被舆论伤害,就得找到是哪些东西冒犯了公众的直觉。柳博和阿玛尼的行头,传递出了让公众不安的错觉。这种错觉是什么?我相信柳博那些穿校服闷在教室里的同学们,要比我们理解得更多。

而家长们呢?他们不能为孩子置办一套阿玛尼,不能让孩子抛头露面和达官显贵谈笑风生,自然横生焦虑:因为某些不公平的竞争,我们的孩子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点上,这怎么能行?

让孩子承受社会的焦虑情绪,自然是不太公正。但指责公众焦虑,也是一种不公。

最大的过错出在父母身上:他们是如此迫切看到一个明星儿子,以至于将政协会议都当成了儿子步入人生巅峰的秀场,却没想到,连委员们都仓皇躲记者的时候,政协会议会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危险粘到孩子身上。

或许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年少成名,跻身主流舞台就是胜利。可遗憾的是,太迷信正能量的父母们该反思,自己是不是三观不正了。

网友为什么冷嘲热讽?因为他们身上,那些过时甚至令人厌弃的核心价值观赶走了孩子的叛逆天真,他们的自诩成功,反证了我们教育的失败。

阿玛尼少年所走的“造星”之路,是一种过时而副作用太大的模式:只唯上而忽略了教育本身。拿着成年人的价值标准来撺掇孩子们噌噌向上,晋升官衔、参加主流晚会和列席政协会议,都是在拿政治压倒一切的过时成功标准在要求子女。

然而这样上层路线的童星模式已经没用了,如今还有网友会对“文工团”肃然起敬吗?

于是,舆论所至只有受害者,没有无辜者。是这种畸形的思路触犯了公众情绪,他们开弓的愤怒从不回头,哪怕伤害的是一个初中生。对于阿玛尼少年来说,既然已被逼迫着走上层路线,那么学好应对底层愤怒,迟早都是人生的必修课。-沸腾:xjb-feite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