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城门公园和双贝子坟

 莫遵义 2016-02-02



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公园——会城门公园。

公园不大,但很有人气。一早一晚,这里是老大爷、老大妈的领地——太极拳、广场舞、交际舞、拍手操、踢毽子、打羽毛球……健身器械区到处展现着老当益壮的雄姿,环形小路上流动着永不消逝的健步身影……白天,这里又成了儿童们的乐园,白发苍苍的老者、青春焕发的小保姆,呼朋引类地,牵着、领着、带着小朋友,一路叽叽喳喳地来了,顿时,莺歌燕语,又给公园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周末更是热闹非凡,男女老少一起上,更把这小小的公园闹翻了天!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这个会城门公园,会城门地区的居民百姓,该减少多少生活的乐趣。

公园内的牌示,介绍了会城门公园的前世今生。

字太小,我为人民服务,把上面的简介全文抄录如下:(其中错别字在后面括弧里纠正了)

会城门公园,原名双贝子坟公园。1964年建园,位于北蜂窝中路东段尽头(双贝子坟路),因园址原有清代双贝子坟而得名。公园总面积约2.5公顷。随着城市的发展,后改名为会城门公园。
会城门因金中朝(都)的一个城门而得名,建于贞元四年(1156年)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金初《金图经》上记,“都城之门十二,其北门有会城门”。金末成书的《大金周志》上云:“城门十二,每一面分三门,其正门两旁又设两门,东日(曰)定曜、阳春、施仁;西日(曰)灏华、丽泽、彰义;正南日(曰)斗宣、景风、端礼,正北日(曰)通玄、会城、崇智。此四城十二门也。”由此可见会城门是中都城北墙三座门靠西边的一座。元朝建都移址,此处废为郊野。明嘉靖年间这里形成村落叫“会城门”村,民国二十一年(1932)形成会城门北村、会城门南村两个小村。
公园内现有曹振贤广场、健身广场、儿童游乐区、科普廊、瞻亭、竹节亭等景点。公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林木青翠、幽静宜人,为会城门地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优雅恬适的休闲、娱乐空间。

公园特色景观是曹振贤广场。曹振贤,河北青县人,共青团员,北京市公交总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80年大年初二为同事主动代值夜班,因劝阻四名乘车寻衅的歹徒而壮烈牺牲。同年,被授予模范共青团员、革命烈士称号,并于其所乘公交汽车途径的会城门公园为他修建了塑像和纪念碑。
会城门公园先后经过多次改造。2012年根据百姓的需求又进行了增加儿童沙坑游戏区域、公园围墙及门区改造、更换各类牌示宣传栏、绿地景观提升等等一系列提升改造工程。经过提升后的会城门公园面貌焕然一新,我们将通过不断地努力为周边百姓提供一个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服务周到的游憩场所。


从简介得知,会城门原是金中都北垣的一个城门。

金海陵王完颜亮于金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发动政变,谋弑了熙宗,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决定迁都南京。因此完颜亮于天德三年(1151年)四月正式下诏“广燕城,建宫室”,迁都南京(也称燕京即现北京),随即派张浩、苏保衡等营建中都城。
新都城在原辽国南京城的基础上向东、西、南三面扩展,并参照了北宋都城汴京的规划、建筑,历经2年多才告完工。公元1153年(金贞元元年)海陵王完颜亮将金朝都城从女真故地——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迁往燕京(今北京),改称中都,至今已是861周年。

完颜亮迁都燕京,揭开了北京历史的新篇章。此后,元、明、清三朝相继建都于此。可以说,从1153年开始,北京就已成为北部中国进而成为全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金中都的北城墙也就是唐幽州城和辽南京旧城的北城墙旧址,没有什么改变。原在白云观北有一段古土城遗迹,1958年踏勘时已经无存。从白云观向西约1公里,有会城门村。会城门是金中都北城偏西的城门,今城门虽早已不存,但名称还保留下来,是确定金中都北城墙位置的重要依据。自会城门村再向西,至黄亭子,金中都北城墙向西延伸到这里和西城墙北端相接。黄亭子是金中都城的西北角。

作为金代都城,金中都只有62年的辉煌。1215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军铁骑攻破金中都城池,一把大火把金中都烧个干干净净,荡然无存。只留下会城门这个地名使用至今。


这是2011年我拍摄的会城门公园门口,原来的牌子是手写体,不知何人所书,不错的书法。
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换成打印的隶书体,显得傻乎乎的,没文化,很难看。

说完会城门的来龙去脉,再说说会城门公园简介里提到的双贝子坟。

贝子是清朝宗室十二爵位中的第四等爵位,全称为“固山贝子”。

清朝宗室爵位共分十二个等级,只授予爱新觉罗的子孙们,分别是:

和硕亲王
多罗郡王
多罗贝勒
固山贝子
奉恩镇国公
奉恩辅国公
不入八分镇国公
不入八分辅国公
镇国将军
辅国将军
奉国将军
奉恩将军

其中前四个爵位是高级爵位。

封爵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因军功受封叫军功封,一种以皇帝直系子孙受封叫恩封。以军功封者无论王、贝勒均世袭,永不降封。以恩封者一般则每一代降封一等承爵。但也不是无限度递降下去,亲王降至镇国公、郡王降至辅国公、贝勒降至不入八分镇国公、贝子降至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公降至辅国将军、辅国公降至辅国将军时,以后则世袭罔替不再递降。清代共有世袭罔替的王爵十二家,俗称“铁帽子王”,其中八家以军功封爵。他们是礼亲王、郑亲王、睿亲王、豫亲王、肃亲王、克勤郡王、顺承郡王,另有恩封世袭罔替王爵四家怡亲王、恭亲王、醇亲王、庆亲王。

从上可知,这里埋葬的两个贝子,是正经八百的皇子皇孙,爱新觉罗氏的血统。


莲花池东路会城门桥东面,北边第一条胡同,就是双贝子坟路。

沿着双贝子坟路向北走,到了和北蜂窝中路相接的地方,双贝子坟路就戛然而止,前面就是会城门公园的西侧小路,小路的尽头,就是居民大院了。而北蜂窝中路也到了东端尽头,无路可走。这个交接点,就是会城门公园的东南门,也是正门。
会城门公园东侧的一条胡同,叫东双贝子坟路,其南口也在莲花池东路,会城门桥东面第二条胡同。东双贝子坟路向北,越过会城门公园,继续向北顶到了会城门东路,也就到了头,和会城门东路形成一个丁字路口。

过去,双贝子坟路应该是很长的。1956年修建中联部大院,双贝子坟路消失了一大段;九十年代修建西客站,又消灭了一段;现在的双贝子坟路只剩下几百米长了。

《海淀区地名志》对于双贝子坟这样描述:“清代修有两个王爷坟,用汉白玉砌成,人称双贝子坟,后沿用为地名。另一说为贝勒坟,究竟埋葬何人,不详。”

当年的双贝子坟肯定不止会城门公园这么大,公园应该只是坟茔的一部分。会城门公园北面是一片铁路宿舍区,再北面是中联部大院。据一位中联部大院子弟回忆,50年代,中联部大院建设的时候,曾发现一座“固山贝子”的石碑,大院里的人们俗称它(北京老百姓都这么叫)“王八驮石碑”,孩子们经常在石碑边玩耍。


1965年中联部机关大院扩建,开挖地基时又发现了一座已经被盗一空的贝子墓。这位大院子弟这样描述:“我那时在城里上小学二年级,下午放学也不象现在的学生那样晚,因此放学回家进了东门就到施工现场观看,我还记得当时用的履带挖掘机是一台‘反铲’(向下反挖的那种),它挖到了墓室的顶盖部分,也称为“宝顶”,坚硬一体的墓顶盖硬是把铲牙给崩掉一个!据施工人员说因为宝顶是用白灰、沙土、黄土掺和成’三合土‘一层一层夯实,又用糯米汤浇筑,同时加用铁钉,所以比钢筋水泥还硬。”这座贝子坟应该就是双贝子坟之一。
可见,双贝子坟应该是包括了会城门公园到中联部大院这一大片地区,正好是原金中都会城门所在地。所以,后来把公园的名称从“双贝子坟公园”改成“会城门公园”还是很有道理的,正反映了人们把这一地区的历史,从200年前的清代追溯到了800多年前的金代。

双贝子坟的原貌,如今已不可考。会城门地区唯一保留了双贝子坟风貌的,应该就是这个会城门公园了。公园里古木参天,绿荫如盖,其中有很多高大的松柏,应该就是双贝子坟的遗存了。

这就是简介里面说的曹振贤广场。曹振贤,河北青县人,共青团员,北京市公交总公司21路公共汽车售票员。1980年大年初二为同事主动代值夜班,因劝阻四名乘车寻衅的歹徒而壮烈牺牲。同年,被授予模范共青团员、革命烈士称号,并于其所乘公交汽车途径的会城门公园为他修建了塑像和纪念碑。

这个是竹节亭,去年重新粉刷,竟然涂成这种四不像的颜色,有这种说绿不绿,说蓝不蓝的竹节吗?

这个是瞻亭,公园最高的建筑物。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叫“瞻亭”


瞻亭前方还有一个小湖,一座小桥横跨,把小湖分为两半,所以瞻亭又叫观水亭。此处景色优美,站在亭中观景,的确是一种享受。


这是科普画廊。

这是舞池。羽毛球、交谊舞、广场舞在这里轮番上演,一场紧接着一场,从不间断。

这是中心广场。中央花圃簇拥着一棵高大的塔松,四周的宽阔广场是居民健身、娱乐的好场所。

去年,公园把一条小路,包围着公园中心区,包括曹振贤广场、瞻亭观水湖区、中心广场、科普廊等景点的一条甬路进行修缮,并在地面铺设了里程标志。这条小路就成了附近居民的健身步道。其实,此前大家也是一直围绕这条小路,一圈一圈地锻炼。只是都不知道走一圈究竟多长距离,无法计算自己当天总共行走了几公里路程。

围绕甬路一圈,正好是400米。从此,来这里围绕这条甬路遛弯的老人更多了。有快走的,有慢走的,有边散步边聊天的。大家都在互相询问:走几圈了?还差一圈……



这些树有年头了,可能也是双贝子坟的遗存吧。

我经常到会城门公园的健身步道行走,心中一直有个疑问:这个双贝子坟埋葬的,究竟是那两位贝子呢?查了很多资料,都不得要领。连《海淀区地名志》都说不清楚。也在网上搜索了多次,一直没有解开这个谜团。

直到今年年初的某一天,我在“故宫吧”发现一个帖子。发帖的同学对会城门地区及会城门公园、双贝子坟进行了一番考证,最后得出结论:“双贝子是指:顺治十四年去世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长子褚英之孙杜尔户贝勒,即爱新觉罗·杜尔祜(读音hù),和康熙年代下葬的固山贝子富喇塔。”

帖子发出没几天,就有一位chineseskins网友几次跟帖,回答了这个问题:

chineseskins:我是路过的,却恰好能解决LZ那个“埋葬者为何已不可考”的双贝子坟的问题!双贝子坟的确埋葬着两位贝子,他们分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长子广略贝勒褚英的长子,安平贝勒杜度的第三子,恪僖贝子爱新觉罗·特尔祜;第七子,怀愍贝子爱新觉罗·萨弼。双贝子坟原本恰好就是我家的祖坟所在地之一,另一处在军博下面压着!本人是怀愍贝子爱新觉罗·萨弼后人,镶红旗在旗。萨弼府原在长椿街的老莱街,现在也跟坟地一样荡然无存了,我们家族的一切就这样已经荡然无存,这就是历史的沧桑!!!可悲、可叹啊!!!

chineseskins: 另外:杜度长子悫厚贝勒爱新觉罗·杜尔祜的墓地也在那里。有人说另一个贝子是富喇塔,试问此人乃舒尔哈奇后代,跟我们杜度家族有什么关系吗?换言之,一个贝勒、一个贝子,怎么会叫“双贝子坟”?爷爷奶奶生前说过墓地已经没有了,还省下一个乌龟驮石碑,貌似是屁股部位有一个孔,里面的水可以治眼病。

chineseskins: 网上很多人说是富喇塔的墓地。但是一个贝勒和一个贝子的墓地是不可能叫双贝子坟的。其原因恰恰是双贝子指的不是他们,而是我们家族另外的两个老祖。巧合的是当年杜度手下也有一个叫富喇塔的,但是不是你说的那个固山贝子富喇塔。呵呵

chineseskins: 顺便说下,其实那墓不是全都被盗了,而是早年间国家建设军博、玉渊潭一带的时候把那边的墓地没被盗掘过的都发掘了一遍给迁走了,当时叫我爷爷、奶奶过去,他们身份敏感都没敢去。朋友你有心了,不管满汉都是中国人,老祖宗留下的东西真的需要有人来关注、去传承。我还要谢谢你呢。

这位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的回答,应该是最权威的、可信的。至此,双贝子坟究竟埋葬何人的问题,终于得到圆满答案。

会城门公园里还有几棵七叶树,似乎也在见证着双贝子坟往昔的恢宏。

健身器械广场东侧,有两棵。

广场南侧还有一棵。


你如果百度一下“七叶树”,得到的N条答案大约都是这么说:七叶树又名娑罗树,因其树叶似手掌,为七个叶片而得名。此树夏初开花,花如塔状,又似烛台,每到花开之时,如手掌般的叶子托起宝塔,又象供奉着烛台。一般认为,娑罗树原产于印度,后传入中国,常见于古老的寺庙当中。

有人指出,七叶树、娑罗树和菩提树都是佛树,都是活文物,但是多数人总将这三种树混同,是不对的。七叶树和娑罗树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树。婆罗树在北方不能生长,所以北京的寺庙所种植的,大都是七叶树。

双贝子坟茔中种植几棵七叶树,沾点佛气,当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了。只是不知道这几棵七叶树,是否原装的。

冬天的会城门公园也是非常美丽的,上几张去年拍的会城门公园雪景。

来自家住北京博客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