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长苏:投资就是投人,孤注一掷投靖王

 昵称535749 2016-02-03

2016-02-02 21:19:16

电视剧《琅琊榜》火了,它背后的投资方儒意影业也开始在资本市场崭露头角,估值已达27亿元,而儒意影业的80后创办人柯利明瞬间成为影视行业的创投新星。事实上,《琅琊榜》也是一部创投大戏,讲述了一个古代顶尖投资人进行大手笔投资的经典案例。投资人是梅长苏创业者则靖王萧景琰。

有情怀的投资人

梅长苏出山做创投之前,他是一个“草根”创业者。

梅岭一役,梅长苏身中奇毒,在药王谷历经一年多削骨易容,即便已然面目全非,但也只是缓解了病情,并未根治。

之后,梅长苏强撑着病体,在江左打拼事业,经过13年的卧薪尝胆,他已经将自己的事业经营得风生水起,其创建的公司江左盟集团,天下闻名,控制着大梁国江左十四州的民营经济命脉,人力财力基础极为雄厚。

梅长苏本人不会丝毫武功,却“遍识天下英雄路”,织就了一个庞大的资源网,高手奇才尽收己用,并与全国财富榜第七名的药王谷集团董事长义子成为生死之交,和大数据行业巨头琅琊阁的CEO蔺晨相交莫逆……

在经营江左盟集团的同时,梅长苏也尝试着做一些天使投资,比如宫羽、飞流、童路等,都得到过他的投资。他们在成长到能够独挡一面时,都感恩图报成为他的得力助手。而让他声名大噪的一起投资案,则是对北燕六皇子的投资。

北燕国的六皇子是兄弟中实力最弱、最没背景的一个皇子,但获得梅长苏的投资后,成功拿下东宫之位,挂牌主板。此案过后,梅长苏便坐实了“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的顶级投资人之位。

而《琅琊榜》中讲述的这起投资案,则是他的另一个大手笔投资项目。

这个项目关乎一个情怀。梅长苏有一个毕生的愿望,也是他此次的投资目标,就是平反十多年前的赤焰冤案,为父兄和七万赤焰忠魂雪洗谋逆的污名。

项目选择:缘何是靖王?

蛰居江左13年后,梅长苏来到大梁的政治经济中心金陵城,进行一这项筹谋已久的投资。

作为一个声名赫赫的投资人,梅长苏的到来,让夺嫡市场上的创业者骚动不已。萧景宣创办的太子集团已经进入Pre-IPO阶段,七珠亲王萧景桓创办的誉王集团也正在快速崛起并崭露头角。难得的是,这两家“优质”企业都向开出优厚条件谋求梅长苏的支持。

靖王:先生是想选太子,还是选誉王呢?

梅长苏:我想选你,靖王殿下。

听说梅长苏要投资自己,萧景琰的第一反应是“他脑子坏掉了”:我只是想安静的做个美男子,根本没想过要进入夺嫡市场创业好吗?而且就算我想创业抢太子之位,就凭自己处处受打压不受父皇待见,身份低微,在朝中六部没有半点人脉,除俸禄之外再无私产,前有太子与誉王两座大山,亲王兄弟更多,即使几个皇子挨个轮,太子之位都很难轮到我头上来。

作为顶级投资人,梅长苏看问题怎么会这么肤浅呢?投资就是投人,梅长苏的这个投资策略在北燕六皇子身上已经得到体现和成功实践了。

在梅长苏看来,萧景琰是自己的少时好友,他又具备了一个优秀创业者所需的优点:

其一,有目标、能坚持。

萧景琰从小受祁王影响,性格刚正不阿,而且深知赤焰案是一桩冤案,一直期望为赤焰案平反,迎合了一批拥有共同目标的人需要。此外,他心怀百姓,理想就是朝堂清明、天下太平富足,也很符合当时国人的愿望。

其二,有情有义,品行端正。

靖王一直坚持“你如何待人,他人便会如何待你”的处事原则,待人真诚、不卑不亢、不重名利、踏实稳重、知人善用,迥异于其他皇子。

其三,成长空间大。

尽管萧景琰当时身份低微、不受皇帝喜爱,但他自小深入军营,在外屡立军功,有着极高的名望(品牌实力)和一群出生入死的将领;虽然性格过于刚直,但能屈能伸,办事能力也很靠谱,且有吸引各界大牛的气质。

总而言之,萧景琰是一个能力出众、但囿于自身条件不敢或者说缺少机会创业的标准“潜力股”,只要给他一个引爆点,就可以成为优秀的创业者。

有人会说,萧景琰几乎一无所有,甚至一开始连“夺嫡”这个创业意愿都没有,投资他不是拿钱打水漂吗?这注定是一场基本不可能在现实中发生的投融资关系。事实上,大家忽视了一点,萧景琰是一个有情怀有梦想的人,而这个梦想和梅长苏的战略目标不谋而合——为赤焰案洗冤,为了这个目标,他们都敢于放弃一切。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的投资风格非常感性,很多时候投资与否的标准就是凭自己的直觉判断这个“人”能否让自己激动和感动。“我最喜欢的创业者,是那种为了创业梦想敢于放弃一切的人。”对于梅长苏来说,不外如是。毕竟,天使阶段只有梦想,没有数字,所以只能看人,看创业者本身的素质和观念,看做事、做人的方式。

投后管理:充当半个创业者

夺嫡这个创业项目对萧景琰来说是颠覆式的改变,他几乎是要啥没啥,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不过,梅长苏是个尽职尽责的投资人,而且要啥有啥。

梅长苏对夺嫡这个市场的发展脉络有着清晰的判断,对靖王公司的投资不是一开始就打算看到结果,所追求的是长期投入后的巨大收益。

在确定投资萧景琰后,梅长苏就开始动用自身的资金和资源,给他提供贯穿创业始终的一系列投后管理服务,包括商业模式设计、团队搭建、打击竞争对手,到后续市场营销、品牌建设等等,几乎充当了半个创业者,陪着萧景琰公司一起从无到有成长。

在商业模式上,梅长苏通过自己旗下的情报机构妙音坊、好友蔺晨的琅琊阁等渠道掌握大量的市场信息,并与萧景琰公司的竞争对手太子和誉王进行深度交流,通过知己知彼的市场分析后,他发现当朝皇帝生性多疑,而太子和誉王一心只向往着要皇位,各自结党争斗,没有更大的事业愿景,萧景琰公司要突出重围,必须另辟蹊径,即从模式上进行创新,改变太子和誉王的结党争斗、以权谋私的格局。

创业公司想要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就要注重团队建设,知人善用。由于萧景琰长期被外派打仗,手里握有一支战力强悍军工团队,但在朝堂实力空虚,急需价值观相同、能力卓越的士子才俊辅佐。这方面,梅长苏也没少策划,招揽户部尚书沈追、刑部尚书蔡荃等为靖王的宾客近臣,还列出治世良臣的名单供靖王在外面结交。

同时,梅长苏还将自己经营的人脉资源大方的共享给了萧景琰,帮他组建了一个朝堂有言侯,后宫有静妃,军方有蒙挚大将军和霓凰郡主,江湖有各路奇人高手的实力雄厚、战斗力强悍的顾问团队。

在市场营销上,根据夺嫡的发展进程,梅长苏循序渐进策划了诸多事件,在打击竞争对手太子集团和誉王集团的同时,又为靖王公司进行品牌营销、市场推广。兰园藏尸案瓦解掉太子一派的户部尚书楼之敬,何文新杀人换囚案摘掉誉王吏部尚书何敬中,谢玉案更是让太子实力大减,悬镜司夏江案同样也将誉王逼上绝路……经此一系列案件,靖王公司的路却越走越宽。而靖王在审理庆国公侵地案中,处置得当,得了民心、立了威、又彰显了才干;赈灾一事的处置权,原是誉王掌控,但是梅长苏设计拉誉王下马,最终靖王秉公处置,安抚民心,又帮靖王树立“马上能打战、马下能治理”的品牌形象。

显然,萧景琰不是那个三国时期扶不起的阿斗。在梅长苏的悉心指导和帮助下,萧景琰最后通过猎场护驾易入东宫,开始走上权力巅峰,最后公司成功登陆主板。梅长苏的目标也得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