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津石塔,建于南宋宁宗嘉定十三年(1220),是深圳地区现存最古老的地面建筑。此塔非常之小,满打满算也才一米高,不要说古建筑,就是在古雕塑中也只能算是小型的;另外它的文物级别也非常之低:1999年之前居然什么都不是,2000年始成为镇级文物,直到2004年才被列为区县级的文保单位。就是这样一块毫不起眼,鲜为人知的小石头,在张驭寰所著《中国佛塔史》中却专门用了一个章节来介绍,足见其历史、艺术价值的不菲。 找到这座石塔还颇费了些功夫。网上的资料多是过于笼统,甚至不少自相矛盾,一个比较可靠的说法是石塔位于“深圳市沙井镇沙四村”,不过珠三角一带的“村”可和内陆的乡村完全是两码事,一个“村”里可能有上百栋楼,几十条巷和小路。幸亏事先打印了石塔的图片,问了几个当地人后,终于在“沙四社区居委会”对面的一条小巷子里发现了龙津石塔的身影。 石塔为平面方形,仿亭阁式,通体用粗砂岩雕刻。底部为方形须弥座,四角浮雕竹节角柱,正面刻宝相花万字。塔身正面有壶门式佛龛,龛内浮雕半身佛像,庄严肃穆,生动逼真。塔身左侧面上部为壶门式佛龛,内有双手合十图像,下刻箴言。右侧面上部亦为壶门式佛龛,内浮雕“慧剑”图案,下刻箴言。“合十手”和“慧剑”的浮雕,是此塔的一大特色。
据明张二果《东莞县志》载,龙津桥“宋嘉定间盐官承节郎周穆建,桥侧立塔高丈有二尺。旧传桥成之日,风雨骤至,波涛汹涌,若有蛟龙奋跃之状,因立塔镇之”。由于我国现存的风水塔绝大部分为明清所建,龙津石塔作为早期风水塔,也是一个珍贵的实例。 |
|
来自: 老刘tdrhg > 《四十、建筑/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