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罕见姓氏:鹿姓

 咖啡与烟 2016-02-03
 
罕见姓氏:鹿姓
 
 
        鹿姓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 鹿姓起源众说纷纭,但主要来源方式有五种。
        鹿姓名人众多。由于鹿氏族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号称“鹿走神州”。
 
        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之子康叔后裔,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风俗通》记载:西周初期,周文王之子康叔建立了卫国。 在周公旦平定了商纣王之子武庚禄父联合管叔、蔡叔等人发动的殷商遗民叛乱之后,封其同母少弟姬封于“卫”。实际上,康叔最初的封地在康邑(今河南禹县),金文中常见的康侯、卫康叔、康公,都是指叔封及其子嗣。卫国封地在殷墟及其周围数百里的地方,大体包括今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地区。这一带曾是夏朝与国韦之所在地,也是商王朝末期“大邑商”中心区,所以,周族人仍习惯称商地为“衣”、“殷”。“殷”、“韦”二字古代同音相通,康叔封此国号曰卫,即取旧地为名。卫国建立之后,卫康叔遵守周公教诲,“启以商政,疆以周索”,充分利用商人政治来贯彻周法,治理的很成功。卫国成为屏蕃周朝的重要支柱,卫康叔也被提拔到宗周王室担任上卿即大司寇。这样,卫国实际上就交由其子姬庸伯(大庸)统治。
        卫康叔的支系子孙世代为卫国大夫,后来有人被封于五鹿(今河南濮阳),其后裔子孙遂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氏,称五鹿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鹿氏、五氏等,世代相传至今,其鹿氏史称正宗。鹿氏族人大多尊封卫康叔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族拓跋部阿鹿桓氏,属于以氏族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的鲜卑族中有代北鲜卑族三字姓阿鹿桓氏,后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改为汉姓鹿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第三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出自蒙古族犬鹿氏,属于以氏族名称为氏。蒙古族历来有“犬鹿成族”的历史传说,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其为姓氏者,汉化单姓为鹿氏。
        内蒙古师范大学著名蒙古族语言学家芒·牧林教授提出了新观点,他认为,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祖先“犬鹿氏”或“鹿犬氏”,约在一万千五千年前生活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扎赉诺尔地区和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地区。 
 
        第四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1、蒙古族博尔苏特氏,源于元朝时期的别速惕氏族,著名将领哲别、迭该、古出古儿阔阔出皆出此族,世居锡喇木楞。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满语为Borsut Hala。后冠汉姓为鹿氏。
        2、蒙古族博古罗特氏,源于元朝时期旧姓,是阿兰豁阿五子之一不古纳台的后裔,世居扬什木。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满语为Bogulot Hala。后冠汉姓为鹿氏。
        3、蒙古族博和罗克氏,亦称博古罗克氏,世居科尔沁。后有满族引以为姓氏,满语为Bohelok Hala。后冠汉姓为鹿氏。 
 
        第五个渊源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满族布希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族蒲鲜氏部落,以姓为氏,是东真国国主蒲鲜·万奴的后裔,满语为Busi Hala,汉义为“去毛的狍皮、鹿皮”,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叶赫乡南部),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后多冠汉姓为鹿氏、步氏、布氏等。
 
        得姓始祖
 
        康叔(姬封、卫康叔、康侯、康公)。
 
        迁徙分布
 
        鹿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台湾省也名列第三百七十三位,多以濮阳、扶风、定兴为郡望。
        今河北省定兴县西江村;山东省的菏泽市单县徐寨镇鹿庄村、郓城县随官屯乡高庄村、巨野县龙固镇鹿楼村、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鹿家崖村、淄博市沂源县南麻镇东沙沟村、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诸城市百尺河镇岳沟村、高密市柴沟镇前鹿家庄、高密市柴沟镇东尚口村、高密市柴沟镇西尚口村、肥城市潮泉镇王庄镇、曲阜市时庄乡鹿王村、成武九女乡鹿堂村、安丘景芝镇鹿村、安丘市大汶河开发区西友戈村、莱州鹿家村、莱西市大淳于村、莱芜市牛泉镇东、西牛泉村、鱼台县鹿洼村、单县鹿楼村、曹县桃源乡鹿寨村、鹿庙村,庄寨镇祥东村郓城县随官屯乡高庄村、掖县梁郭镇鹿家村,河南省的封丘县曹岗乡鹿合村及其周边村庄、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常蹇村、辉县市常村镇赵凝屯村、沈丘县白集镇鹿楼村、沛县鹿楼镇、封丘县鹿合村、夏邑县刘店乡鹿庙村、新乡市,江苏省的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鹿楼村、徐州铜山县鹿楼村、徐州茱萸山、徐州贾汪紫庄,安徽省的蒙城县板桥镇鹿楼村、鹿小圩、大鹿、小鹿等村庄、阜阳鹿祠街、颍上鹿家庙、合肥市肥西县花岗镇,甘肃省的天水市礼县鹿家镇,山西省的榆社县南王村、小杜余沟村、东庄、马会村、北王村、郭郊、翼城县,陕西省的蓝田县华胥镇、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上营村……等地,均有鹿氏族人分布。
由于鹿氏族人广泛分布在全国各地,因此号称“鹿走神州”。
 
        鹿走神州
 
        山东省
 
        1、山东省菏泽市单县徐寨镇鹿庄村;
        2、山东省胶州市铺集镇鹿家村;
        3、山东省巨野县龙固镇鹿楼村;
        4、山东单县鹿楼村;
        5、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葛石镇鹿家崖村;
        6、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南近台村;
        7、山东省诸城市百尺河镇岳沟村;
        8、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前鹿家庄 、后鹿家庄;
        9、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东尚口村、高密市柴沟镇西尚口村;
        10、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镇北仪仙村(明朝万历年间鹿家老林)、南仪仙村;古店村和潮泉镇、王庄镇;
        11、山东省曲阜市时庄乡鹿王村;
        12、山东成武九女乡鹿堂村;
        13、山东安丘景芝镇鹿村、大汶河开发区西友戈村;
        14、山东省莱州鹿家村;
        15、山东鱼台县鹿洼村;
        16、山东省莱芜市牛泉镇东、西牛泉村;
        17、山东省曹县桃源乡鹿寨村、常乐集乡鹿庙村,庄寨镇祥东村;
        18、山东省郓城县鹿湾村;
        19、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鹿家村;
        20、山东菏泽市曹县常乐集乡鹿庙村,前鹿庙;
        21、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土峻头村;
        22、山东菏泽牡丹区万福办事处鹿坊村;
        23、山东省枣庄市台庄区杜安村;
        24、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随官屯镇大高庄村;
        25、山东省莱西市河头店镇大淳于村;
        26、山东省章丘市枣园镇吉祥村。
 
        河北省
 
        1、河北省定州市大鹿庄乡大鹿庄村;
        2、河北省定州市大鹿庄乡北鹿庄村;
        3、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柳卓乡西江村;
        4、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上官庄(二)村;
        5、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大营镇鹿家屯村;
        6、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台营镇鹿各庄村河南省;
        7、河南封丘县曹岗乡鹿合村及其周边村庄居住有1000余人;
        8、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常寨村;
        9、河南省辉县市常村镇赵凝屯村;
        10、河南省沈丘县白集镇鹿楼村;
        11、河南省夏邑县刘店乡鹿庙村等村庄;
        12、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鹿庄村,陈胡庄村,居住人口几千。
 
        江苏省
 
        1、江苏省沛县鹿楼镇为鹿氏聚居区,已上万人;
        2、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贾汪镇鹿楼村;
        3、江苏徐州铜山县鹿楼村;
        4、江苏徐州茱萸山一带;
        5、江苏徐州贾汪紫庄。
 
        安徽省
 
        1、安徽省蒙城县板桥镇有鹿楼村、鹿小圩、大鹿、小鹿等村庄;
        2、安徽阜阳鹿祠街;
        3、安徽颍上鹿家庙;
        4、安徽省合肥市花岗镇曹坊组。
 
        山西省
 
        1、山西榆社县南王村,小杜余沟村,东庄,马会村,北王村,郭郊;
        2、山西省榆社县南王村;
 
        甘肃省
 
        1、甘肃天水市礼县 鹿家镇。
 
        陕西省
 
        1、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部分地区。
 
        郡望堂号
 
        郡    望
 
        濮阳郡:古县名,原为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晋朝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
        定兴县:据旧志记载:县境在唐尧时为冀州、舜虞时为幽州,夏仍属冀州,殷商为幽州,周并州燕国地,春秋战国燕国地。秦王政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始置范阳县,治所故城(今河北定兴固城镇)。西汉时期为范阳县,新莽时期更名为顺阴,东汉时期为范阳侯国,三国曹魏黄初五年(公元224年)置范阳国。西晋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复置范阳县。北齐武平七年(公元576年),范阳治所由故城迁至伏图城(今百楼村北官城)。隋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改范阳为遒县。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治所移至城子(今河北容城)。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废遒县,入易县。唐、五代、辽、北宋,县境西北属涞水县,西南属易县,东南属容城县。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割易县、涞水、容城三县地始置定兴县,取“大定兴盛”之意,治所在黄村(旧志皇甫店,今定兴县城)。元、明、清及民国沿用至今。1958年,定兴县并入易县、徐水二县。1961年,恢复定兴县建制。
        扶风郡:周朝时期即置郡,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兴平、咸阳一带地区。汉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了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为三辅,治所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凤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政权改其名为扶风郡,治所在隗里(今陕西兴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麟游县、干县以西,秦岭以北、山东省平原县以南一带的广大地区。五代时期的后汉政权将其辖地限定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一带地区。西晋时期则移治到池阳(今陕西泾阳)。南北朝时期的北魏王朝再移治到好畴(今陕西乾县)。隋、唐两朝,则以今陕西岐州一带为扶风郡。
 
        堂    号
 
        濮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帝丘堂。
        扶风堂:以望立堂。
        定兴堂:以望立堂,亦称范阳堂。
 
        家谱文献
 
        安徽阜阳鹿氏族谱八卷,(清)鹿佑纂修,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 1712 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河北定兴鹿氏家谱九卷,首一卷,(清)鹿荃编辑,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 1791 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北定兴鹿氏家谱十三卷,(清)鹿荃纂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 1791 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北定兴鹿氏续修家谱四卷,(清)鹿丕宗编辑,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 1848 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定兴鹿氏二续家谱十五卷,(清)鹿傅霖编,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河北省图书馆。
        河北定兴鹿氏二续谱十五卷,(清)鹿传霖辑,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 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河南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河北定兴鹿氏简明世表,(清)鹿瀛理辑,清光绪二十三年(公元 1897 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天津市图书馆、辽宁省大连市图书馆。
        安徽阜阳鹿氏族谱不分卷,(清)鹿佑辑,清朝年间红格钞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颖上鹿氏族谱,(清)鹿佑辑,清朝年间红格钞本一册,书名据卷端题,记事至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 1713 年),内容只含传记、艺文。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图书馆。
        山东省福山鹿氏族谱二卷,著者待考,中华民国九年(公元 1920 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第一卷为世系图。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图书馆。
 
        鹿氏家训
 
        孝为德之首,敬乃孝之本。修德兴于世,行孝以立人,厚德载物,道济天下,君子之行,天人共仰。厚资财,薄父母,岂为人乎?轻手足,重浮财,贻笑众昆。谦爱待人,自立助人,施助不图报,受恩忽忘怀。求娶议嫁,首重德品。和亲睦邻,寸畔不争。
        诗礼传世,家道恒兴。知识源于书,才智征乎行。科技逐日更新,子孙当须自强。学须静,才须学,非学无以广才;志者成,毅者立,非志无以成学。终生学习,终身进取。
        身出于父母,才积于自身。体为力行之本,当须珍重;毅为力量之帅,还贵慎浊。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体健博识,家国恒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