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遍遍地诵读《道德经》,领悟《道德经》、以《道德经》重塑自己的行为。越来越感到《道德经》中的智慧无穷,对第40章反者道动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感悟,是啊,反者道动,颠覆了我很多以往理性的习惯思维,尤其是对“大智若愚”的觉知。 以前的我,唯恐别人不知道我聪明、不知道我能干、不知道我办法多,总是抢说话,等不到别人把意见发表完,我就急不可待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仿佛我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别人不愿意多说话,不愿意发表意见。 也许,将能力表露在外面是有些人的天性,但貌似强悍精明、威风凛凛的人并不是最有能力的,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轻易将才艺外露,韬光养晦、大智若愚才是真正的智者。 《道德经》第11章中讲到:“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三十根辐条聚绕着一个车轴,因为中间是空的,才有车子的作用。中间虽空却是起着大作用,三十根辐条,外包一个大圆圈,便构成了一个内外圆圈的大车轮,对车轮来讲,没有哪一根支柱算是车轮载力的重点,因为三十根平均使力,根根都发挥了特定的功能而完成转轮的使命,无所谓哪一根最重要。车轴中心,空无一物,不会偏向支持任何一根支柱,正是这个空空的中心圆孔,承载了多方力量,始终不停地运转着,这里也许蕴含着无用之大用、无为而无不为的道理。 为人处世也是这个道理,看似无用,却是有大才,有些人常常“抛砖引玉”,或干脆以“无用”的面目示人,无用之人揽有识之士,就像车轴的中空圆孔,以无用揽三十根有用的车毂,使得所有车毂共献合力,这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所以真正有智慧的领导者,是不轻易发表自己的言论,不轻易用自己的知和能来处理事情,而是集思广益、博采众议。然后有所取裁。又如《道德经》第71章中说:“知不知,上”,“知不知”和“为无为”其实也是异曲同工,知者不表现知,大智如愚,才能领导多方,运用众人智慧而成其大智。 好自夸者,必容易得罪人,好批评他人者,必容易招人之怨,所以有智慧的人,要学会善于“守拙”。大智如愚者能泰然处世。 注:原文摘自《赵妙果老师讲解道德经学用.学用者感悟集锦》 作者:李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