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贪婪的天才&一群跟风的蠢材

 历史之眼 2016-02-03
一个贪婪的天才&一群跟风的蠢材
宝库2016.02.02

Han Van Meegeren无疑是制赝界最为风光的人物。曾被称为三流画师的他,以一幅以假乱真的赝作,开启了制赝调戏鉴赏家的生涯。

Meegeren出生于1889年,在18岁时听从父命前往Delft学习建筑。其后跟随自己的意愿学习绘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事助理画师。由于在肖像类画作上的天赋和对颜色的敏感,他的第一次画展就获得了广泛的称赞,并开始在荷兰艺术界崭露头角。


但是一些刻薄的艺评家们并不对他随后的宗教类作品展表示欣赏,直言Meegeren是一名天才的工匠,小心翼翼地模仿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风格,他掌握了所有技法,唯独缺乏创造性。这些讥讽让他起了报复之心,但这也需要一个合适的时机。


左图荷兰画家Vermeer的《年轻女孩》,右图Meegeren仿作

就在此时,艺术家们正在为荷兰画家 Vermeer 是否画过一系列圣经场景而争论不休。与部分艺术家一样, Vermeer 潦倒一生怀才不遇,直至19世纪他作品的价值才被发现。


艺术家们对这位艺术大师极其着迷,却无奈对他的认知是少之又少。抓住这个机会,Meegeren展开了一场世纪性大骗局,而这个艺术界的盲区便成了他兴风作浪的舞台。


左图Vermeer的《演奏音乐的女人》,右图Meegeren仿作,未出售,现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Meegeren特别研究了维米尔绘画用色的习惯,他完全摒弃现成的颜料,非常小心地研磨颜料自行调配。


经过五年的潜心钻研,Meegeren不但对Vermeer的个人偏好、独特的构图方式、配色风格、运笔技巧等了然于胸,他还掌握了维米尔独具的“天蓝地黄”的颜料配方。也正正是凭借这独特的Vermeer蓝令专家团对他的赝品深信不疑。


左图林布兰的画作《以撒赐福雅各布》,右图Meegeren仿作,售价381,000美元

为追求时间带给油画表面的一种斑驳和龟裂的视觉感受,Meegeren将酚醛树脂混入油彩里,然后将完成的油画放入110℃烤箱中加热硬化,冷却后再将作品表面朝外卷,以便作品表层出现细微的龟裂,也方便将细尘撒进裂纹中。


有时他还会在作品上设置污迹或蛀虫制造的洞眼。再等几天,才将作品用自己磨制、已经用盐酸浸泡好的铁钉钉在画框上。

左图达芬奇的画作《最后的晚餐》,右图Meegeren仿作,售价480,000美元

在适当的时机,Meegeren将伪造的名画《耶稣和他的门徒》交给了相信Vermeer曾创作过圣经作品的鉴定家,并成功地欺骗了这些人,使他们相信这就是Vermeer的真迹。


随后,Meegeren不仅在这场骗局中赢得了财富和名望,他还十分享受愚弄所有人的快感。这场骗局就此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左图Vermeer的《读乐谱的女人》,右图Meegeren仿作,未出售,现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纳粹四处搜刮名画。Meegeren用一幅伪画成功从戈林手中换来了137幅画作以及一笔可观的现金。在二战结束之后,荷兰政府追寻并修复纳粹收缴的画作,发现Meegeren亲手将国宝卖给纳粹,随即将他逮捕并冠上叛国罪名。


左图荷兰画家弗朗斯·哈尔斯的画作《马勒·巴伯》,右图Meegeren仿作

被作为证据的由Meegeren仿绘的Vermeer的《少年耶稣与长老》

面临死刑威胁,Meegeren不得不吐实情,将他的制赝事迹一一招供。但是由于他的伪画实在逼真,他只能现场演示他的伪造过程来证实自己的清白。他声称贩卖伪画的原因是为了戏弄纳粹,因此在判刑期间获得了国民英雄的称号。结果以叛国罪被捕的他,被判了伪造罪。


而上天眷顾,被判一年徒刑的他因女王的赦免,从未服过一天刑。但在同年12月死于心脏病,结束了这荒诞而又刺激的一生。


帮助Meegeren的赝品流入市场的,是走了眼的鉴赏家。发现真相之后,那些担负价值评定重任的鉴赏家集体溃败,对他们来说,保有一幅真迹是风雅的例证,而接受一幅赝品则是无能的表现。


在艺术品的世界里,藏家除了出钱购买以外,还应当担负起道德责任。由于他们的失语,Meegeren的赝品才得以横行于世。


喜欢 1 +1

感谢阅读 浏览量 147

最近评论

暂无评论

感谢阅读

立即下载
宝库
分享我的艺术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