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鳞鲑

 鱼人张 2016-02-03
摘要: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因鳞细小而得名。属鲑形目,鲑科,细鳞鱼属。俗称:山细鳞鱼、江细鳞鱼(东北),闾鱼、闾花鱼、金板鱼、花鱼(陕西),梅花鱼(甘肃),小红鱼(新疆)。英文名:Lenok。在黑龙江流域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肉肥美,含脂量高(3.8-7.7%),体大,一般重1公斤,最大个体可达8公斤。此外,卵也相当名贵。
细鳞鲑 介绍

 

外形特征

细鳞鲑的体形为中等大小,略呈纺锤形,稍侧扁,体长为17—45厘米,体重为0.5—1.5千克,最大个体可达6—8千克。吻钝,微突出,上颌稍长于下颌。口小,在身体前端,位置较低,口裂抵达眼的中央。唇较厚。上颌骨宽而且外露,后端伸达眼中央的下方。眼较大,位于头的侧上方,眼的上缘几乎与头的上缘持平,两眼之间平坦或中央微凸。两鼻孔很邻近,约位于吻中部。鳃孔大,位于侧面,向前达眼的中央或稍前下方。牙齿较多,上颌齿46枚,下颌齿26—28枚,犁骨齿与腭骨齿各有一行尖齿共约32枚,排列呈马蹄形。舌厚,前端游离,舌上也有齿,左右各5枚,排列呈V字形。有假鳃。鳃耙19—24个,外行为长扁形,内行小块状。鳃盖膜分离亦不连与狭部。体表被圆形鳞片,非常细小,头部无鳞,侧线稍呈侧上位,侧线鳞约有140—150个。

背鳍外缘向后倾斜,平直或微凹。脂鳍与臀鳍相对,脂鳍基稍后于臀鳍基。胸鳍位于侧中线的下方,呈尖刀状。腹鳍位于体长中点的稍后处,其起点正对着背鳍基的中部,鳍基有一个长形腋鳞。尾鳍浅叉状。肛门紧靠臀鳍基的前方。身体背部黑褐色,背鳍前颜色较深,两侧为淡绛红色,至腹侧渐呈银白色。背部及身体两侧侧线鳞以上及脂鳍上还散布多个长圆形黑蓝色圆斑。腹鳍为棕色。在繁殖季节,身体侧面渲染的红色更加艳丽。

生活习性
细鳞鲑是冰川时期经日本海来自北方的残留鱼类,喜欢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较好的河川支流中。细鳞鲑以动物为食,也是淡水鱼类中比较贪食的种类之一。从4月底到8月为它的摄食旺季,早晚摄食活动非常频繁,阴天则全天摄食。食物主要有小鱼、鱼卵、虾类,以及蜉游、飞蚁、莹火虫、瓢虫、牛虻和其他昆虫等,饱食后胃内食物可以达到自身体重的10%。采食的时候,它还能经常跳出水面捕捉飞在水上的昆虫,一天可食100多个虻、蝇等。它在吞食鱼卵时,往往也把水底的树叶或枝条的碎片一并吞入。细鳞鲑的胃很大,为白色弯管状,胃壁很厚,但肠非常短,仅为体长的三分之二,有幽门盲囊65—75个。

 

 

生长繁殖
在秦岭山区,一般于5—6月产卵,此时河水刚刚解冻不久,水温约为6—10℃,产卵区一般都是水流清澈、流速较缓,底层为砂砾,水深1米左右的靠近岸边的环境,产卵前有逆水溯游的现象。雌性的怀卵量一般为4000—8000粒,卵为沉性卵,卵粒较大,橙黄色或淡黄色,直径约为3—4毫米,一次排完。细鳞鲑的幼体生长和性成熟均较缓慢,1岁龄时体长约为13—16厘米,3—5岁龄时达到性成熟。冬季则在江河中的深水潭或河道的深槽中等地方越冬,俗称为“归坑”。它属于陆封型冷水性鱼类,即生活于低于20℃的淡水或咸水内,但产卵繁殖需要在16℃以下,河床为砂砾或砾石的江河内的狭温性鱼类,大多分布在河川的上游。 细鳞鲑为冷水性鱼类,多栖息于水温较低、水质清澈的流水中,冬季在支流的深汀或大江中越冬,幼鱼钻入石缝或乱石堆里越冬。初春,江河解冻时,由河川中游溯河向上游进行产卵洄游。秋季结冰前(8月以后)则从上游溪流顺水向大江或河川迁移。性成熟时间为3-5冬龄,体长约420毫米左右。产卵为4月中旬至6月,水温为4-12℃,产卵在水质清澈、水流较缓的砂砾底质的江段或哨口的下端。

亲鱼繁殖后大量死亡,尤其以雄鱼为多。仔鱼喜欢潜伏在砂砾空隙之间,不常游动,通常以小鱼、水生昆虫、岸边生活的小动物以及植物为食。极贪食,其胃内食物可占本身体重的10%左右,更能捕食为自身身体长二分之一大小的鱼类。每天食欲最旺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其它时间多潜伏在溪流两岸有荫蔽的水底。产卵后的食欲特别旺盛。

分布范围
细鳞鲑体内具鳔。鳔是鱼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消化管前部向外突出并逐渐延长扩大形成的囊状体,它还与消化道以短的鳔管相连。鳔管消失的鱼类被称为闭鳔类,如鲈形目的种类;鳔管终生保留的鱼类被称为管鳔类,如鲤形目、鲑形目的种类等。闭鳔类的鳔一般仅有1个室,但通鳔类的鳔变化较大,有1个室的,如鳗鲡等,有2个室的,如鲤鱼等,有3个室的,如鳊鱼等。细鳞鲑为通鳔类,仅具1室,鳔长而大,呈圆锥形,壁很薄,后端尖而且伸过肛门。
鱼类从一个水层到另一个水层,必须调节体内的压力,也就是调节自己身体的比重才能达到。鳔的主要功能就是起这种调节鱼类身体比重的作用。当鱼处于水中一定的深度时,鳔内蓄积的气体恰好能使鱼体的比重与水环境的比重相等,鱼就不再上升或下沉。如果鱼需要游向深处,由于水环境的压力增加,鳔中便释放出一部分气体,鱼的体积缩小,使身体比重加大,就可以适应新水层的压力。如果鱼需要游向水的上层,则恰与上述的情况相反。但是,鳔调节鱼体内压力的过程较为缓慢,如果鱼类需要在水中快速升降,鳔的存在反而成为障碍,所以鲨鱼、金枪鱼等游速很快的鱼类体内均没有鳔。此外,一些栖息于水底环境,很少向上游动的鱼类也没有鳔。

 

相关报道
细鳞鲑勇跳“龙门”
小鲤鱼跳龙门只不过是传说中的神话故事,而执行大熊猫野外监测任务的队员们却在日前亲眼目睹了类似的奇特景象,只不过故事的主角是一种名叫细鳞鲑的珍稀鱼类。
监测队员在黑龙潭附近被偶然看到的一幕吸引住了,只见一条条一尺多长的鱼从小瀑布下的水潭里向上高高跃起,试图越过小瀑布到上游去。再来看一下
 细鳞鲑 慢动作,虽然它们摆动身体,奋力的向上跃起,但是强大的水流还是毫不留情的将它们拍打下去。据专家介绍,这种鱼名叫细鳞鲑,是国家2级水生保护动物。 野生动物野外监测专家郑松峰:它需要洄游到上游水温比较低的沙滩河弯里进行产卵繁殖,它在洄游的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个瀑布,所以它都要拼命地不断地来冲刺,想回到上游寻找它产卵的场所。据介绍,秦岭细鳞鲑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北的山间小溪河流中。在长青保护区内的酉水河一带曾经有细鳞鲑活动,但是在保护区成立之前,由于过度捕捞,这里的细鳞鲑已经基本绝迹。1998年在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下,长青保护区投放了3000多尾细鳞鲑鱼苗,在酉水河中进行野生放养,经过了3年多的繁殖,2002年沿河观察,经常可以看见三五成群的细鳞鲑在水中游动,据专家介绍,目前,酉水河大约有细鳞鲑8000-12000尾左右,野生种群正在得到逐步恢复。

秦岭发现
2015年9月,陕西华县大鲵水生野生动物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管理人员在保护区例行巡查时,发现濒危物种秦岭细鳞鲑野生种群。秦岭细鳞鲑属鱼纲、鲑形目、鲑科、细鳞鲑属,分布于渭河上游及其支流和汉水北侧支流湑水河、子午河上游的溪流中。该物种为中国所特有,属国家Ⅱ级保护野生动物,由于生存环境受到破坏,致使在海拔高度1200米以下人口较多的地区,资源量急剧减少,所能见到的也多为2-3龄的未成熟个体,在海拔1200米以上人口稀少地区尚有一定数量,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属濒危物种。
  此次在华县大鲵保护区发现秦岭细鳞鲑,在渭河下游及其支流属首次,该种群达20余条,最大个体达0.7㎏

 

 

 

秦岭细鳞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