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在集“五福”吗?太认真你就输了!

 断剑图书馆 2016-02-03


上周,大家或多或少在微信收到好友发过来的加一下支付宝好友的请求。反正小编我是收到不少次这样的信息。

■ ■ ■ ■ 

据说集齐这五个福,你就拥有了和其他集齐五福的人平均分配2亿的现金。2亿!!!根本不用什么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直接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啊!!


难怪支付宝里微信里,连微博里一干不认识的人都在互加好友、求赐福...2亿现金的诱惑确实让收集福卡瞬间火爆,也将这把大火真正烧向了微信!以及微博。


不过后来广大好友又发现,问题不是这么简单。因为,因为,因为...


有一个福目前出现的概率很小,那就是敬!业!福!

■ ■ ■ ■ 

敬业福成了全国人民急缺产品:稀缺了,就会存在市场。万能的某宝,开始囤积福并开始卖福了,卖的就是敬业福,让我冷静冷静……



但是2亿这么大的一个红包,集齐五福的到底每个人能分到多少??

有网友给出了分析——


小编突然又想,集齐了五个福,又怎样呢——

■ ■ ■ ■  

从产品逻辑上分析

微信的朋友圈红包照片的产品营销逻辑是,如果你对这个人有兴趣,你可以选择去支付一个小额费用去获取满足你的好奇心的一张照片。这个事情是用户主动去做的,所以从人性的角度,满足窥私欲而付出匹配代价。用户的反感程度是很低的,如果对这个特别反感,可以选择不看朋友圈,避开一下。


从人性的底层,金钱只是满足好奇心,而支付宝集福它是以获得金钱为原欲,集齐了5个福字,就可以分2个亿。不仅仅一点趣味性也没有,而且它的用户之间的关联性其实也没有。


如果你需要集齐你的卡片是你的事,你凭什么主动骚扰好友?让他们家好友,集福……更多的人就成了被动!而且,如上面网页分析假如是1个亿的用户都集齐了,那你就分了2块?1000万用户集齐,那你就分了20块?


就算分了20块钱,你去主动骚扰你的好友,花那么多功夫去拉人。个人看来这是不划算的买卖;而支付包却可以用20块钱拉到一个人进入支付宝的好友列表里,成本极低的,如果你为了20块钱惹人嫌,这个代价有点大。显得太LOW了,这就是告诉你的朋友你的时间不值钱。


说完的原欲逻辑,再说下产品的本身定位。

微信出身就是一个聊天工具,社交关系全部在里面了。而支付宝的出身,就是一个支付工具、理财工具。那么为何马云硬要把它变成社交工具?这样强上,姿势是不是不太对。


假如是你,你会用一个支付工具来交友,来聊天吗?


试想一下:2个陌生人刚认识,然后聊完说:“来,扫一扫支付宝回头聊!”

是不是觉得有哪儿不对?如果支付宝可以这样,我相信银行很快就行动了:“来,扫一下银行卡,我们回头聊。”是不是觉得很好笑?


支付宝明明应该做好的是安全,便捷这样的属性为何这么不安分,要这么硬生生的吧用户的关系链倒进去?除了支付宝的产品组会用支付宝聊天之外,到底还有没有人会用支付宝来聊天?你们自己问下自己。


回到支付宝这次红包上。用户为了集福又是发朋友圈,又是加好友,看上去带动了许多互联网用户之间的弱连结,引起了不小的影响。但这样会不会给人Low逼、贪小便宜的感觉呢?甚至被好友厌恶,被删等;一个好的产品要给自己定好位,支付宝更应该做好的是安全,便捷这样的属性,这样我用你的产品才放心,才会继续使用你们的产品,这个才是真的的产品价值所在。


集着集着,觉得这种场面似曾相识——我们小时候,这么努力收集的都有些什么呢?

明信片?邮票?漂亮的贴纸?方便面卡片?纸烟盒?小人书?弹珠?纸折千纸鹤?豆瓣小组曾发起讨论“小时候你收集过什么东西”,我们精选了一些评论,一起来看看,有没有你童年的回忆——










小编想,每个人都有收集某种物品的习惯。小时候收集过糖纸,贴纸,玻璃球,花牌,稍大的时候收集笔,小本子。在小时候,收集来得纯粹自然,那时候收集小物品时焦急的等待感,小小的成就感——来的简单却很快乐,现在每每翻看都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如今我们每日在朋友圈疯狂集赞、集福,若干年之后再回首当年点赞的时光又会留下些什么呢?


(来源:团学苏刊、中国高校传媒联盟 责任编辑:庄伟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