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然,静候您来 08

 zzm1008图书馆 2016-02-03

自然,静候您来

2015年04月19日   08 :视觉    


    本报记者 张 驰 俞陶然 摄影报道
  4月18日,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宣布开馆,成为本市又一座重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公众社会文化交流平台。开馆前,本报记者进入场馆,拍摄了一组没有参观者的画面。露出利齿的霸王龙、攀在枝头的灵长类动物……这些标本、模型都在静候公众到来。从4月19日起,它们将向数以万计的游客诉说大自然的奥秘。
  上海自然博物馆拥有近29万件藏品,位居中国的自然博物馆馆藏前列。常设展区内陈列展示了来自七大洲的11000余件标本和模型,其中珍稀物种标本1000余件;并设有展品展项4400余项,首次在新馆亮相的标本占70%。
  “走进非洲”展区,1300平方米的步入式复原场景内,超清动态影像与经典手绘背景画动静结合,描述了在壮美而辽阔的非洲原野上演的动物世界故事;“生命长河”展区,一场汇聚古今中外、水陆空明星物种的“跨越时空的聚会”,展现200余件动植物标本。曾是老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合川马门溪龙、黄河古象,与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也是自然博物馆最大的机电模型——阿根廷龙并肩摆放,交相辉映; 寒武纪、三叠纪、白垩纪和新生代四个地层剖面构成的“地球时钟”,令人大开眼界。
  在这里,观众能看到来自青藏高原的牦牛和藏羚、南极的帝企鹅、北极地区的北极熊等种类最全、数量最多、体现地球三极的动物标本,也能观赏到国内数量最多、质量最好、品种最全的非洲野生动物标本。新馆在建设期向国内外定向征集到8千余件标本,其中许多标本极其珍贵,如来自美国的蛇颈龙、沧龙,来自俄罗斯的猛犸象幼体、洞熊、三叶虫,来自摩洛哥的双臼椎龙,来自德国的海百合,来自秘鲁的大地懒,以及来自我国辽西的孔子鸟、狼鳍鱼、郝氏近鸟龙,来自关岭的黔鱼龙、幻龙、比耶鱼,来自山旺的柄杯鹿、孔子犬熊、原古鹿,来自和政的铲齿象、大唇犀、和政羊等。
  展示手段上,自然博物馆采用国际前沿的“增强现实”技术。观众可提前到自然博物馆官网下载APP软件,带着装有软件的手机靠近陈列标本时,即可体验到马门溪龙、风神翼龙等动物模型突然“复活”,在屏幕上动起来的神奇景象。
  对少年儿童来说,可别错过了自然博物馆设计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通过讲解导览、展区活动学习单、探索中心的主题教育活动课件,博物馆让参与者尝试以“科学家”身份观察、记录、研究地球和生命世界。馆方特别为6—12岁孩子设计了21个主题的展区活动学习单,引导他们边参观边学习。
  自然博物馆负责人表示,新馆展示将从自然界的“关系”入手,帮助公众理解大自然的生存法则;并引导公众以自然为切入点审视人类文明,揭示自古以来人类文明与所处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