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筒:古代文人的极致把玩

 lwdalian 2016-02-03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一键走进书画桃源

关注: 书画 | 收藏 | 说古 | 趣史 | 心赏 | 品鉴 | 雅集 |



香筒起源何时有待研究。唐代有名为薰笼的香气,白居易诗句:“红颜未老恩先断,斜倚熏笼坐到明。”它是薰衣的香气,宫女能够依靠而坐,可见此笼较大。宋代范成大还有“熨斗薰笼分夏衣,翁身独此去年衰。”之句。



香筒,亦称香笼,是一种燃点直式线香的专用之器,造型为长直筒,上有平顶盖,下有扁平的承座,盖和底的内壁中心均有一小孔,内插不含签芯的线香。


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冯梦龙《桂枝儿》有两首专门描写香筒的词:“香筒儿,我爱你玲珑剔透。一时间动了火其实难丢。暖温温,香喷喷,拢定双衣袖。”


“香筒儿,有一段香妃的丰致,那一个妙人儿开动了你的玉肌,眼儿漏泄了多少香和气。把两头拴住了,中间插一支。到那火褪香残也,这一点热烘烘直到底。”




冯梦龙对香筒的形制和功用作了独特的描述。香筒的外壁镂空处精美的花纹,立置于桌台之上,作为饰品,赏心悦目。筒内的烟香通过壁孔袅袅而出,冉冉升起,营造出馨香深远入心脾、氤氲朦胧似仙境的氛围。



香筒大多镂刻图纹,明末书画家文正亨《长物志》记有:“香筒旧者有李文甫所制,中雕花鸟,竹石,略以古筒为贵,若太涉脂粉便称俗品,亦不必置怀袖中。”从中可知文人所用香筒风尚,追崇简明、清雅。




(来源:壹号收藏)


 温馨提示:云上文化的内容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云上文化书画微写意 微信:yunshangshuhua)

 


书画 | 收藏 |  说古 | 趣史 |  心赏 |  品鉴 |  雅集 |


▲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