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天赖床不起的人,都被重庆一位婆婆煮的小面叫醒了

 慕容田 2016-02-04


寒冷的早晨,

一碗小面,

唤醒美好的一天。


清晨的重庆。

上班族睡眼朦胧。

“老板,来碗小面,少海椒,多花椒,加个蛋噢。

“要得,要得。”

72岁的“老板”廖婆婆应一声,立即取面下锅。



锅里云雾升腾。

迎面那一刻,就像掖着被子正在做美梦,突然闹钟开响。


一碗小面下肚,

早起的重庆人仿佛才真正醒来。


一碗5、6块钱的小面,竟有12种调料。

辣椒、红油、花椒油、酱油……

味道的平衡,全靠手上拿捏。


辣椒是它的灵魂,可以给小面带去辣味、香味、颜色和鲜味。

廖婆婆用了20年,

才摸索出重庆人的口味。


这些辣椒都是定点采购,然后磨成粉。

不能太细,会损害辣椒的鲜味。

放在面里,也影响食欲。


加一勺碱,面里的谷胶蛋白轻松就跑出来。

结成致密网络的面团。

锁紧淀粉颗粒,面汤不致混浊。

还能让面条在嘴里,产生令人愉悦的弹性。


辣椒和花椒的绝配其实是牛油。

牛油可以突出辣椒和花椒的味道,

是小面麻辣鲜香最重要的秘诀。

将混着牛油的热菜油倒在花椒、海椒上,味道就全出来了。



20年前,廖婆婆在家门口干起了这家面馆。

每天凌晨3点半起来炒料。

巷子深处,全靠回头客。



除了小面外,廖婆婆的招牌是牛肉面。

牛肉每天限售10公斤。


把火开到最大,72岁的廖婆婆一把提起10斤装的菜油桶,咕噜咕噜的往烧得冒青烟的大铁锅里倒。

再切一斤半的牛油进去。

下豆瓣,炒姜,20斤的牛肉就这么下锅了。



牛肉先要用热水煮到七成熟,然后切成大手指头的2倍大小。

为抢得一碗牛肉面,这里每天排起饥饿的长队。


原本面店是没有名字的,

后来取名“老太婆摊摊面”。



廖婆婆有3个儿女。

大儿子秦云从小随她一起学习,二女儿打了十多年的调料,小女儿也是挑面能手。

一家人的用心,从烂棚棚到现在明亮规整的“秦云廖太婆摊摊面”。



也有仰慕者从四面八方跑来拜师学艺。

如果小面煮得不合意,廖婆婆原本板着的脸,更像数学老师碰到顽皮的学生。

“小面的调料不是随意放的,如果用心,就不会是这个味道。”


重庆小面馆,

大多只做早市和午市,下午用来炒料。

跟往常一样,中午1点半,店铺准时收工。

一辆玛莎拉蒂,赶来吃了关门前的最后一碗小面。

擦了擦嘴角的红油,发动引擎。

在喧嚣、熙攘、逼仄的街上,他没有飞驰,只缓缓往前挪。

就像刚才在店里,跟路过的街坊聊天一样。


“一碗好吃的小面,关键要用心。”

20年来,廖婆婆一直这样说。

也一直这样做。



你们要的地址:

重庆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华润二十四城万象城万象美食街



首先我爱这个世界,其次才是一枚贪吃妹子

↓回复相应数字↓打开你错过的世界↓


关注贪吃蛇,回复203查看

上海丨这个大牌的女人,拒绝了刘德华两次


关注贪吃蛇,回复202查看

汕头丨她煎了62年的蛋,终成一代宗师

关注贪吃蛇,回复201查看▼

上海丨阿山一个人支撑了32年的传奇餐厅,很老很旧可是让人很放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