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累计融资14亿美元,什么产品都没出的神秘Magic Leap为何这么值钱?(含视频)

 真友书屋 2016-02-04

钛度要点:Magic Leap前不久宣布获得了C轮由阿里巴巴领投、总值7.94亿美元的融资,Magic Leap 的融资总额将达到14亿美元。


图为 Magic Leap 团队在TED亮相


Magic Leap 是一家在黑暗中潜行的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领域最为神秘的创业公司,与媒体和公众都保持着相当的距离,甚至连TED上的公开亮相都戴着面具出境,以至于我们几乎看不见关于产品的任何信息。


真是让极客们琢磨不透。。。


就是这样一家神秘的AR公司,前不久宣布获得了C轮由阿里巴巴领投、总值7.94亿美元的融资,资金来自科技、金融、娱乐公司,谷歌和高通两次参与投资,本轮融资结束后,Magic Leap 的融资总额将达到14亿美元。


天了噜。。。

这么多钱基本上是半个新浪的市值!


引入新一轮融资后,阿里副董事长蔡崇信已经加入Magic Leap董事会。除了蔡崇信,该公司董事会成员还有 MagicLeap 的CEO Abovitz、谷歌CEO SundarPichai、Weta Workshop 联合创始人 RichardTaylor。


其中 Weta Workshop 是《指环王》电影特效制作室,这家公司制作了 3D 时代的代表电影 《阿凡达》和《魔戒》三部曲,其创始人 Richard Taylor 既是 Magic Leap 董事会成员之一,同时也是早期投资人。


电影特效行业投资人的加入,我们可以理解成好莱坞正在寻找新的电影表达语言。不过在科技圈,即使是投资狂热的硅谷也很少有公司在早期获得如此多重量级公司和人物的支持,Magic Leap 到底在憋什么大招?


钛极客试着搜集了各种蛛丝马迹来看看:



    

如何理解 Magic Leap 这类AR设备?


截至目前,Magic Leap官方YouTube账号一共发过两条疑似与产品有关的渲染视频,展示的是主角戴上 Magic Leap 后的办公场景和一个极短的演示demo,视频贴在这里大家感受一下,相当酷炫。


视频中呈现了如何用手势操控来完成观看 YouTube 视频、收发邮件、选择游戏以及游戏中的一系列动作。


根据福布斯科技频道2014年早期的采访内容可以得知,Magic Leap 正在做的是一种和谷歌眼镜类似的硬件设备,宣传片呈现的显示效果有点类似于裸眼3D或者全息投影,也有被翻译成“裸眼全息”的,但从理论上来说其实是一种误导。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 Magic Leap 这类AR设备呢?


从结果来看其实可以这样定义(加上主语一定要读完这句话):


Magic Leap 是一种可以让你看到现实中不存在的物体,和现实世界融合在一起的图像并与其进行交互的设备。


|此处可脑补钢铁侠中的画面|


为了实现这种目的,从技术的角度又可以拆解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现实世界的感知,这其中涉及到大量三维建模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第二部分是需要一个显示器,用来呈现虚拟画面以此来进行交互。


在感知层面 Magic Leap 和另外一款AR(增强现实)届的明星产品微软 Holoens 都采用空间感知定位技术,不过 Magic Leap 的杀手锏在于显示层面的创新,尽管目前并没有任何产品问世,但种种公开资料透露出来的线索显示 Magic Leap 正在尝试将数字光场技术应用到设备中,这也是视频中最令人激动的原因。


对于数字光场这项技术,Nvidia 在 2013 年曾做过公开演示:通过由一系列菱形镜片组成的单一镜片,加上算法调整,图像可以改变对焦,完全不需要调节瞳距就能真实地反映图像的位置信息,制造出前后、远近的空间感受。


|英伟达官网截图显示|


通过 Magic Leap 将图像投影到视网膜,叠加出视网膜分辨率的全息图像,理论上看到的物体和看真实的物体在成像进入到大脑后是没有什么区别的,直接把眼睛往屏幕前一凑就能看见真三维图像,很难区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差异。 


AR是基于现实的一种交互形式,这种交互形式基于现有的世界基础下,所以想象空间非常大。Magic Leap 的愿景是把整个世界变成你的桌面,它瞄准的很可能是既PC、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终端!


从这种体验的冰山一角中,我们可以想象为什么如此多科技大佬会对这家公司感兴趣。


    

Magic Leap 背后的神秘团队


Magic Leap 的创始人 Rony Abovitz 是美国企业家,现年45岁,在担任Magic Leap CEO之前,他曾是一名生物医学工程师,与人合伙创办了公司Z-KAT,后来分拆为一家生产外科手术机器人的医疗科技公司 MAKO,并以17亿美元卖出。


图片来源于 @Tom Emrich 2015年2月的twitter


Magic Leap 的团队也像是一个魔术俱乐部,聚集了各种人,从Abovitz仅有的几次对外采访中我们得知,Magic Leap 的团队已经扩展到至少 500 人。


其中高级副总裁 Gary Bradski 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领军人物,在Intel和柳树车库创造并发展了OpenCV 计算视觉工具库,同时也是斯坦福的顾问教授。还有一名计算视觉的技术负责人叫做 Jean-Yves Bouguet,原来在Google负责谷歌街景车的制造,同样是计算视觉技术的大牛。


    

Magic Leap 面临的技术挑战


Magic Leap 可能正在做一项区别于以往的技术,不过想要突破现在的技术瓶颈还有很多困难。


1 计算设备小型化


Magic Leap本质上作为一个视觉计算终端,需要实时感知周围的环境进行判断,这对显卡和CPU的要求极高,如果没有芯片厂商诸如英伟达等的帮助很难实现。当然我们也在CES上见到的那种背着书包玩VR的解决方案,但若干年后这种场景一定是不存在的。


2 一套独立操作系统


PC时代涌现了微软,移动时代涌现了IOS、Android,AR/VR被誉为下一个时代的消费终端自然也应该有一套操作系统,不然何以实现把“整个世界变成桌面”的愿景。


3 交互方式探索


目前世界上关注度最高的三款VR设备,HTC vive、Oculus Rift和PS VR都采用了手柄的方式,也许是目前最好的方式,但其实包括诺亦腾在内的厂商已经在动作识别这些更高精度的技术中取得了一定进展,Magic Leap可能采取合作或者直接收购一家还不错的专注于物理交互的公司。


4 电池的问题无需多言


近几年来,电池技术的发展已经严重滞后于电子设备的更新速度,Magic Leap最有可能的形态是头戴式显示器,无法解决电池问题很大程度上也表明:这类设备段时间内并不会普及开来。


Abovitz 曾说过这是完全从零开始研发的一门新技术,相比VR而言AR设备的传感器更复杂,它还需要软件来解释真实世界的环境,也许正因如此Magic Leap 才需要更多的资金来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