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结构设计

 QDUDG结构 2016-02-04

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结构设计

2014-02-18 点右侧加我 建筑结构

1     工程概况

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位于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产业园区。工程的基底尺寸232m×90m,总建筑面积76868m2。项目与国际展览中心完美结合,是集宴会、会议、多功能厅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图1是会议中心设计效果图。工程地下1层,地上7层(5~7层为报告厅楼座部分)。地下1层~地上5层层高均为5.4m,6层层高5.60m,7层层高13.135m,建筑顶标高46.135m。

 

图1 会议中心设计效果图

 

2     主体结构选型

工程建筑方案来自德国GMP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图2是会议中心沿纵向的局部剖面图。主体主要分为门厅区、宴会厅区和报告厅区三大部分。工程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如图3所示。本工程主报告厅位于3~6层,主体结构采用全钢结构体系。图4为会议中心报告厅楼座现场组装图。

图2  会议中心纵向局部剖面图

   

图3  会议中心抗侧力结构布置示意图

 

图4  会议中心报告厅楼座现场组装图


3     局部转换构件设计

3.1  局部转换构件概况

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1层为同时容纳3500人的宴会及展览大厅,建筑功能要求按40m净跨无柱设计从而形成92.4m×40m开阔大空间。18,19轴水平承重构件除承担由15~18轴、19~22轴跨度25.2m的钢梁传导的荷载外,还承担4~6层钢结构看台传导的荷载以及7层的水箱间和冷却塔的荷载,为典型的局部转换构件。图5为转换构件立面布置示意图。图6为18,19轴转换构件平面布置图。

 

 图5 转换构件立面布置示意图

 

 

图6  转换构件平面布置图

 

设计过程中对4种不同腹杆布置方式的桁架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图7):模型1(空腹桁架模型)、模型2(人字形腹杆模型)、模型3(人字形+竖杆模型)、模型4(X形+竖杆模型)。经计算分析得出:X形+竖杆模型(模型4)无论在自身杆件内力控制还是转换结构挠度裂缝控制方面,以及底部支撑结构和整体结构受力各方面均具有其他模型不可比拟的优势,这种腹杆布置方式的桁架非常适宜类似本工程这样的超大跨度转换结构。

 

图7  四种模型在恒载作用下的杆件轴力/kN

 

3.2 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的设计

经计算分析本工程转换桁架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桁架上、下弦杆各节间均为互相刚接,斜腹杆与上下弦杆也为刚接。下弦杆按偏心受拉构件设计;上弦杆按偏心受压构件设计;斜腹杆按轴心受压构件或轴心受拉构件设计。图8为18轴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设计详图。

图8  18轴型钢混凝土桁架设计详图

 

4     屋盖结构体系

工程的屋盖建筑外形呈长方形,长193.2m,宽90m,立面标高25.3~46.135m。结构由南北向的正三角空间钢管桁架构成结构主体桁架,每榀桁架采用16个特质支座支承在南北两端钢筋混凝土墙和柱上,主体桁架最大长度为90m,最大管径为φ610×25;主桁架之间采用最大跨度为33.6m的倒三角变截面空间钢管次桁架连接,构成屋面的弧线造型,屋盖东西侧各有5榀侧悬挑跨度达7.95m的管桁架,南北侧各有6榀侧悬挑4.5m的管桁架;立面标高变化较大处的曲面屋顶部分由箱形片式桁架及局部钢管网架组成。通过和局部片式桁架及网架的连接,将结构的受力体系化繁为简,从而形成错落有致的多层次曲面屋顶。图9、图10分别为钢屋面结构平面布置和纵向剖面图。

 

图9 钢屋面结构平面布置示意

 

图10 钢屋面纵向剖面示意图

  

采用ETABS建立整个屋盖体系的计算模型,在支座的相应位置设置约束,通过计算求出每个支座上的反力,将其作为支座设计的指标和下部混凝土结构传递荷载的依据。图11,12分别为单向滑动支座示意图及现场照片。

 

图11  单向滑动支座示意图

 

图12 单向滑动支座实景图

声明:本条微信欢迎个人转载并分享,若官方转载请与本刊联系并请详细注明出处。

 

    更多内容详见《建筑结构》杂志2014年6期(3月下)两篇文章:《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结构设计》,作者:王  进,荆  罡,李春光,曾凡生,张顺强,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型钢混凝土转换桁架设计》,作者:李春光,王  进,曾凡生,张顺强,荆  罡,单位: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