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版学生守则对《弟子规》的回归

 湖北利川 2016-02-04


新版学生守则对《弟子规》的回归

文/何评时代

1.


近日,教育部公布《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对中小学生提出上述具体行为规范要求。据媒体报道,因为守则更具操作性,受访市民表示“接地气”。其中更具操作性的条目有:“不比吃喝穿戴”。

在此之前,很多网友诟病中国的中小学生守则内容太概念化,太宏观,不如外国的内容更具体,更容易让中小学生掌握。

其实,中国早就有操作性特强的“学生守则”,只不过是被弃若敝履了而已。


2.


它就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弟子规》,对应“不比吃喝穿戴”的字句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不比吃喝穿戴”,不过是对传统蒙童教育的一次回归而已。

在这段话前面还有一段,虽然语言浅显,但与不比衣服饮食的一句合在一起,思想内涵更为深刻:“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弟子规》不仅仅告诉学生不比什么,更告诉学生要比什么。告诫学生要在德学、才艺上向别的同学看齐,不要在衣服饮食上相互攀比。


3.


等学生再大一点,他们就会知道,这是教导他们“君子忧道不忧贫”,要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要关注外表和外部享受。

等他们稍微长大,读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时,更能够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切身体会其中深意:读书人有志于真理,却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生活不如人)为耻辱,这种人,便不值得同他讨论了。


当他们看到孔子对一个吃糠咽菜的穷学生赞叹有加,认为他是自己唯一一个好学的学生时,也就不奇怪了:“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4.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只靠新版学生守则上的这六个字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教师在学生身上落实这六个字时,不但要告诉他们不应该做什么,更要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

应该做什么呢?还是回归《弟子规》的那几句话吧: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不过再说几句题外话,这新版学生守则的生凑四六句的文风,真的不敢恭维。并且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那儿,又没凑成严整的六字句,让有强迫症的同志看了都难受。守则全文看下面)

颜回头像


5.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


 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

  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

  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

  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

  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

  7.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

  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

  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


6.欢迎投票




6.延伸阅读



“古语今世”公众号创办一年半以来,撷取经典睿智的“古语”,观照丰富多彩的“今世”,用传统智慧解读今日热点,用身边琐事解说传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系列文章。

今天,整理推出传统文化+教育专题,欢迎各位同好点击文章标题阅读、转发给自己的朋友圈微信群,为传统文化传播略尽绵薄。

用手指点一下标题,就可以打开全文哦




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君子

各位学士硕士博士,你是合格的士吗?

创新创业需要“慎独”

苏东坡“高考作文”犯严重错误反被传为佳话

顺天致性:聊聊种树、烹鱼与教育

太极拳隔空伤人是真的吗?米饭被骂变臭是真的吗?

高考录取:再变态的规则总比没有强

大学录取:看上去很美的办法为啥不可行?

何谓大学

大学,要大楼还是大师

“自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大特色

聊聊君子不器

清华校训里的“天”“地”“君子”

来自《大学》的大学校训,看看你们学校在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