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凤凰读书榜

 方略书院 2016-02-05

在中国当代作家在大陆出版新书这一动作里,能否找到比北岛更能让读者生出无限感慨的人吗?

尽管八月榜中《在天涯》这一套,早在1993年、2013年就已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但时至今日,在大陆的三联出版社出版北岛三十余年的诗集,还是带出当代文学的读者们复杂的心境。他的被接受和被打倒,他的昨天和今天,他的去国和归来,他的说与不说,都能让人产生太多意象的附加。据说如今在公开场合出现的北岛已是一位身影西斜,言语讷讷的老人。带着这种想象,再去看他这三十年的诗,也许能用其一句来形容: 一位本地英雄 / 在废弃的停车场上 / 唱歌 / 玻璃晴朗 / 橘子辉煌。

《雨滴在卡夫卡墓碑上》是传记作家李辉的新作,李辉早年进入公众视野是由于他对民国老人的访谈和立传,从胡风到巴金,从冯亦代到黄永玉,湘西沈从文,闽东谢冰心,好像那些文化大家,民国遗老,没有他不认识的,没有他不交好的。不过有交好就有交恶,如炮轰文怀沙。这本新书是作者在欧洲的文化寻访,在布拉格寻访卡夫卡,在牛津悼念奥威尔,昔年的轶闻,成今日之历史,今日之报章,又何尝不是异日之史料呢?

对于历史,除了散文化的书写,还有用全球化的视野来解读。这在本期的另外一本书《晚明大变局》上有所体现。从黄仁宇《万历十五年》开始,明史的书写就一直不曾停歇,一直到几年前最为火热的《明朝那些事儿》。朱明王朝,是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个汉人执政的王朝,虽然清朝拥有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治世,但是汉家天下的被截胡总归是痛事。这本书的作者是明史专家,历时50余年研究和思考,视野宏阔,考证细微,语言却是晓畅明白。

除了上述宏达命题外,本期的好书榜还有一些更“轻”的趣味。

江晓原的《江晓原科幻电影指南》,虽是个人口味,但也颇能呼应刘慈欣获奖之后来带的“科幻热”。除了这本旁逸斜出的电影指南之外,更多中外古今科幻小说被迅速出版成集。中国人的域外获奖,似乎总是能带来更多的瞩目和追逐,是否得到西方盖章授奖后,能让我们多平添一份被认证的自信自豪?这股由刘慈欣带来的热潮,还真让人有难辨这“热”是本体还是分身的迷幻感呢。

另外一本韦力的《失书记·得书记》,也是一本自剖私人心旅的藏书记录。书魂寻踪的私家故事,很容易得到爱书者的共鸣。于陋巷中其貌不扬的老人手里,得到一册无名棋谱或九阴真经,是多少文化人和江湖客写过做过的传奇梦啊。如果能由自己亲手发掘打捞一些在经历历史劫末后留存的旧笔墨,那更会有成就感。所以这类“故纸觅音”、“一纸千金”的故事,从缺乏美感的现实生活里看看,其实还是挺写意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