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财讯实例分析】 税收责任分解找到税负高点

 刘刘4615 2016-02-05
2014-07-21 中财讯集团

要实现整体节税,必须将税收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不能仅仅指望财务人员把税额“算”少点。

我们可以参照财务指标分解的思路,把税额作为一个指标,由财务环节向其他环节“倒推”,从而找到各环节各部门的明细指标。

【案例】

某公司老板计划当月最多只缴增值税200万元,一分也不能多缴。但当月销售回款额不得低于5 850万元(含税)。这200万元怎么去实现呢?

接到老板这一要求后,财务经理首先找到销售部门,让其预计当月销售量。当然,销售量是越多越好,不能因为少缴税连生意都不做了。销售部经理说当月销售量至少在5 850万元(含税,折合为不含税为5 000万元)。财务经理由此计算出增值税销项税额为850万元(5 000×17%)。该公司是按订单生产,当月的产品当月就卖完。接下来,财务经理找到制造部门,了解当月成本情况,通过了解和测算,如果实现5 000万元(不含税)的销量,主营业务成本是4 000万元,即毛利率为20%。4 000万元中,原辅材料占80%,即3 200万元。进项发票当然只能在这3 200万元当中产生(假定该公司库存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于是财务经理找到采购部门,要求这3 200万元当中,要尽一切可能取得进项发票。采购经理回答说,一般纳税人供应单位占95%,都能够取得进项发票,而另外5%小规模纳税人供应的,无法取得。也就是说,当月能够取得进项发票的采购量为3 040万元(3 200×95%)(不含税),进项税额为516.80万元(3 040×17%)。

于是,财务经理向总经理报告后,公司下达了完成税收任务的通知。通知要求:销售部门当月销售量突破5 000万元时,要及时报告财务部门;制造部门当月成本结构中,人力成本和各项不能取得进项发票的制造费用不得高于总成本的20%;采购部门当月取得的增值税进项发票进项税额,不得低于516.80万元,取得进项发票的采购额不得低于总采购额的95%;各后勤管理部门,协助制造、采购和营销部门完成这些任务。

销项税额850万元,进项税额为516.80万元,两者相减是333.20万元,即需要缴纳333.20万元的增值税[税负率为6.67%(333.20÷5 000),属于偏高税负了,而老板要求只缴200万元,税负率是4%,在制造企业里属于中等水平]。怎么办呢?比老板的要求高出133.20万元,而且如果销量扩大的话,还可能进一步增加销项税额。

剩下的任务,只有交给财务部门纳税筹划了。偷税行为当然不能采取,财务部经理找到销售部经理,商量能否在销售环节找到突破口。经过商量和研究,他们发现在客户中,有一家是长期的大客户,该客户提出了分期付款的要求,因为公司管理层认为考察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需要一定的调试期(并不是因为缺钱而分期付款),销售部还没有答应这一要求。财务经理认为这是一个突破口,他们与客户商量,同意当月销售分期付款,该客户2 100万元采购当中,800万元留作分期款待下月支付,但为了完成当月老板要求的回款额5 850万元,作为交换条件,要求这家客户预付800万元作为下一个合同的预付款。

大客户答应了预付下一个合同的要求,虽然当月支付的总货款并没有减少,但换取了产品质量调试期,对客户管理层来说,也是一个收获。如此一来,当月5 000万元不含税销售当中,有800万元是没有收回来的,公司也未开具发票,按照“远离法规”的思想,实现了不确认当月收入的条件。而另外收取的800万元预收款,可以挂“预收账款”当中,暂不确认收入。因此,当月确认的不含税销售收入只有4 200万元(5000-800),销售税为714万元(4 200×17%)。进项税为516.80万元,抵扣后当月应纳增值税197.20万元(714-516.80),低于老板要求的200万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