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标准与质量(一)

 jocmin 2016-02-05

↑点击标题下方【服装生产管理联盟即可关注


标准是用于规范市场与生产的文件,便于产品的流通、生产,能够保证消费者对产品的基本需求。

一、标准是服装质量的保障

根据内容来分标准主要有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基础标准。根据标准颁布的单位来分标准又分为企业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这些标准制定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产品能够更好保障消费者的基本需求,让生产过程和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服装产品款式多变,面料多样化,但是其最基本的功能包含:美观、舒适、合体、安全等。服装产品标准就根据这些基本功能制订出了一些保障消费者需求的基本规定。在产品标准中为保障外观的相关规定包括:色差、疵点、对条对格、熨烫外观、缝纫线迹外观等;为达到服装的舒适性对于服装的面辅料纤维类别和含量做了相关规定;为了达到服装的合体性要求对服装的号型、尺寸有统一规定;为了达到基本的安全需求标准中对甲醛残余、有害重金属残余、有害芳香胺残余、异味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做了规范化要求。


二、标准是生产规范化的依据

服装的外观主要取决于设计,产品在实现设计的过程中常规的操作方法和材料品质则是由标准来作为操作的依据。比如标准中所规定的车缝密度和外观,控制部位尺寸允差,熨烫效果、粘衬质量等,都是服装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尤其是企业标准更是结合生产中各环节的操作要求来制定标准,将生产更加标准化。标准不是为了压制企业,而是帮助企业逐步提升质量。标准制订的目的不是让产品变成不合格品,而是在企业生产允许的前提下制订出的最低质量限定。企业在不断提升质量控制能力后,也要更新标准,提高标准的水准,这样产品质量就可以得到改善,居于同类产品质量前列。

三、标准是制定技术文件的依据

服装在生产前需要准备技术文件如工艺单、IE技术文件、检验标准等,准备这些文件需要设计做基础支撑,而一些操作的细节方法则可以根据此类服装的一般性标准。如果企业自身的技术力量和加工能力较高则可以制定比国家或者行业标准更严格的规定。国标和行业标准中服装上允许存在少量的轻缺陷,疵点色差以及规格的允差范围都只是做了最低的要求,大部分企业都有能力做得更好。

朱兰博士曾经提出质量就是适用性。不同的消费者和消费层次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差异很大,企业标准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顾客层次来调整企业标准以适应相应的要求。

四、标准是检验的依据

服装质量最后的控制手段是检验,检验的依据是标准,没有统一的检验标准,产品的质量就会良莠不齐。企业要将服装的感性评价变成方便执行的检验标准提供给检验人员。比如尺寸的测量要有明确的不合格界限,疵点色差要有明确的样照参考,减少主观检验评价的标准。标准编写时用简明的语言,清晰描述具体的操作方法和结果判定的依据,企业在编写标准和执行标准过程中能够提升标准化的水准,也为质量的保证打下基础。

(本文版权归中原工学院服装生产管理课程组及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