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学是肿么一回事第十弹——垄断与价格寻觅(下) | 果壳网移动版

 Mickey_zhou 2016-02-05

写在前面的话:临近国庆了,今年国庆似乎挺多“优惠”。高速公路免费,各大景区限票价等等。虽然说政府这么出发点也许是让广大屌丝朋友也过上能出游的假日,但从经济分析上来说,在需求上升的时候限价,带来的将会是更加的拥挤,换句话说,出游的质量是被”人为“地降低了。我也打算在国庆出游,所以会停止这个系列的更新,大概两周时间吧。拥挤是预料中事,因此选了个比较偏的地方,希望能少看见点人。

继续说垄断的问题吧。上一文大致讲了在经济学中垄断时怎么认定的,它与我们一般的感性认识有所不同。这次的文会更加深入的来看垄断的一些特性,以及形成垄断的一些原因。

先来看特性。因为垄断的定义在于其面对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倾斜,代表着企业可以自行定价(或者定量,两个因素只能确定一个,另一个由需求曲线得出)。对于这样的一个情况,价高则量会少,反之。所以收入(R=P*Q)是存在极大值的问题,最大的R出现在MR=0处。因此,如果企业不考虑成本的话,会选择R的极大值那个点作为自己的产出点。但其实企业考虑的是利润最大化,所以还要把成本考虑进来,变成求R(总收入)-C(总成本)的最大值。从代数上看,R与C分别是Q(生产数量)的函数,因此这个最大值出现在MR(边际收入,代数意义是总收入对产量的导数)=MC(边际成本,代数意义是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处。从几何上看,最大利润的点出现在MR与MC两条线的交点。

以上两个角度都是从数学去看的,更重要的是下面这个角度,从现实的意义去看。先来看MR的意义,MR叫边际收入,它表示的是每多生产一个产品,可以得到的收入的增加值。这个值一般来说随着产量的增加是一直递减的,因为这货受到需求曲线右下倾斜这个特性的制约。说得更加直观一点的就是:假设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生产矿泉水的企业,那么如果只生产一瓶水,这瓶水的价格会非常高,这一瓶水的价格就是这个企业的全部收入(只生产了一瓶嘛)。假如这个企业又再生产了一瓶,那么这第二瓶水会比第一瓶便宜,虽然总的收入是增加了(现在总收入是两瓶水的价格之和),但第二瓶水带来的收入增量是减少了(价格要比第一瓶便宜)。这就是边际收入递减的现实意义。

再来看MC的意义,MC的意义其实在竞争与价格接受那文里已经讲过了,直接用其结论就是MC会随着产量的增加递增。那么结合上面的MC=MR来看企业的利润就变成:企业会把产量定在MC=MR处,是因为如果生产量少于MC=MR处的产量,那么再多生产一个产品时这个产品带来的收入增加(MR)会大于成本增加(MC)。同理,如果产量大于MC=MR处,减少一个产品的量就是有利可图的。

讲到这里,我们就可以来比较到底完全竞争企业和垄断企业有什么不一样了。在完全竞争的状态下,有MC=P(价格),在垄断的状态下,有MC=MR。并且,我们把这些图画在同一个图上时就知道,在同样的产量(供给量)下,P是要比MR大的(P其实是收入对产量的平均数,MR是收入对产量的导数,在需求曲线右下倾斜的制约下,P一定比MR要大)。如果前面那些一时看不明白,没有关系,直接看这里往下的也行。这样,会得出如下的一个结论: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垄断企业会比竞争企业提供更少的产量,并且价格会更高。这也许是为什么一般我们作为消费者时,天然地对垄断产生反感情绪。而经济学中对垄断的不待见,更多的是从它的效率损失上去说的(生产者盈余与消费者盈余的比较,死三角的出现等等),这里就不细致说了,有兴趣可以找书看看。

现在来简单说说垄断的成因。从定义中得知垄断是指企业有一定的价格寻觅的能力,即可以为自己的产品定价。垄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属性,那就是壁垒。上一文我们知道垄断是常态,因为每个生产者总会有自己的”特色“,因此其产品也多多少少会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在这一点上说,生产者这个独一无二的特色是一种壁垒,让其他生产者难以参入。但壁垒可以由非常多的形式获得,例如天生的好嗓子为有天赋的歌手出的专辑带来垄断权力,其嗓子是壁垒,这壁垒是天生的。祖传手艺的私房菜带来的垄断壁垒,是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得来的。微软视窗系统在PC机上的垄断,不可或缺的有着研发团队的努力。同时,上一文某位同学提出的国企中石油的垄断壁垒,是来自于国家的行政设置。这些形形色色的壁垒,一般可以非为两类,一类是自然形成的,一类是行政设置的。

在自然形成壁垒的情况中,一般非为两类。第一类是规模效益,规模效益指的是一些产品,量产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这种时候,规模大的企业总是能得到更低的成本,从而把小企业挤出行业。但我们也已经知道,边际成本最终是会递增的,这表明规模效益不可能一直存在,它只会在产量从零开始到某一个值之前保持,过了这个产量值,成本就开始掉头向上了。但假如某个范围内,所有的需求量加起来都还处在规模效益阶段,那么这个范围内会出现一家企业垄断整个供应这种自然垄断出现。

第二类是网络效益,这个效益在现在的信息时代非常的明显。它讲述的是在某种商品,它能提供的价值与它被购买的数量正相关。有点抽象,说具体点,就是一个东西,买得人越多,人们越觉得值得买。听上去似乎很少见,但其实身边的例子非常多,例如,好吧,QQ算一个。不管你有多么多么不待见腾讯,但不用QQ给你带来的不方便在于:你的很多好友都在用。这就是网络效应的例子,越多购买使用,价值越高,虽然QQ是免费的,但付费的例子也挺多,例如某收费婚介网站之类的。网络效益的直接影响是使得需求曲线更加平坦。它之所以也能促使自然垄断的形成,是因为先进入行业的企业,也许会先积累起客户量,使得这些企业在与后起之秀提供同等质量的产品的前提下,更加有优势,从而形成壁垒带来垄断。

上面这些东西,说的都是自然垄断。自然垄断其实是说大家本来都是竞争的,到最后有少数企业甚至一个企业胜出,胜出的方式是市场式的,无论是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还是先天赋予的优势,总之就是优胜的企业留了下来。当然,尽管是垄断企业,但要是你不保持优势,分分钟也是会不知不觉被拉下马(诺基亚泪牛满面)。因此,这种垄断并不是那么”罪大恶极“。

还有一类是行政垄断,顾名思义,用行政权力给予垄断壁垒。这类情况也很多,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直白一点的可能是”国家命令禁止私人企业从事XXXX“,委婉一些的大多是”国家向XXXX颁发XXXX牌照“(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牌照都是行政垄断)。从经济上来说,行政垄断带来的弊端挺多,例如生产效率低下,价格偏离市场,垄断权力的授予容易产生寻租什么的等等。当然,从各国家都会出行政垄断企业来看,这并不是某种社会形态所特有的情况,虽然授予垄断权力的说辞各有不同(有说因为行业不赚钱的,有说行业关系国防安全的,有说因为行业放开会混乱的),但最后的结论就都是:这些行业你们还是不要参与了,让政府来指派吧,要不让政府自己上也行。行政垄断的背后,有些是毫无道理的,但有些会与主张政府调控经济的经济学理论相关联,这个以后说吧。

另外再回答一个上一讲某同学后面的留言问题,让大家理解更透彻些:
“中石化等垄断的国企,我们必须购买它的产品,它已经想赚多少就多少了。”咋一看似乎确实是这样,想深点的话,那既然我们必须购买,为什么油价不直接10万元/升呢?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出在第二句话“我们必须购买它的产品”上。在经济学中,没有“必须购买”这种说法,其实现实中也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衡量过成本与收益后的决定。举个例子,大家再想想上面的问题就能清楚了:一个暴君向他的人民卖5千克黄金/个的苹果,后果是?其中一个很可能的后果是,暴君会被推翻,仅此而已。分析的方法是:买这个苹果的成本,已经比揭竿的成本还高了。陈胜吴广的那句“举大计亦死”很好的反映出经济学的一个原理,选择总是存在,看划不划算而已。因此,不存在“必须购买”这种说法。

垄断就说道这里了,大家基本有个了解就行,下次可能讲生产函数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