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教学 | 谈谈作业“有效”的价值观

 Purefact 2016-02-06


-------------?----------- 

在教学界中,作业被视为教学的一个常规环节,但如果从教育的视角来看,作业还体现为支持学生文化科学素养培育的重要载体。如果说作业的“有效”,那就要从“效”的价值观角度来分析,因为作业带有某种情感的因素。

 

一、以一个“过来人”的视角,谈作业


我们做小学生时,对作业还是有期待的。当时,由于校舍紧张,每周只能上六个半天课,还有六个半天是到某同学家“小组学习”,主要就是做作业。那时候市场上没有教辅书,作业是教师设计布置的,批改也特别认真,总体看,量少质高,完成很容易。


当时,我对作业没有什么感觉,完成作业后就是玩。上世纪60年代初,我们开始读中学,作业随着科目同步增多。但是,多数学科的作业在课内就完成了,课余还是玩得多。


当年读中学时,做作业是我们的自觉,做出题目是一种乐趣。星期天,我们还常去福州路上的书店淘书看。但多数还是同学间互相借书看——自找书读,权当作业。


后来,有一套渐学渐练的《青年自学丛书》,几门主要学科都有涉及,我们很喜欢,对奠定知识基础很有帮助。一些同学专门买了几本黑皮练习簿,把丛书中的作业做完,还作为一种收藏。


我们曾经对作业的这份情感,对现在很多学生来说往往无法理解。受“应试”“唯分”模式的影响,借助发达的教辅书市场,教师和家长都“推波助澜”,作业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学生不堪负担。


这些年,即使以课程改革来推动减负目标也没有实现,作业负担一直减不下来,在这种情境下,学生对作业怎么会产生亲近的感觉呢?但从事实上看,作业减负的问题一直在教育行政部门的关注之中,也一直在教育界精英们的研究视域之中。


从上海中小学一期课改以来,这种政策表达和主观探索就从未停止。


上海中小学在一期课改的目标设定时,就提出“两个转变、三个突破”,其中一个“突破”就是要在“减轻负担、提高质量”方面有所突破。一个是对量的控制要求,规定每天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另一个是各学科之间要做好协调,保障学生的作业负担总量不过重。


到上海二期课改,在课程方案的文本后有专门的附件,对保证作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提出了具体指导意见,如规定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回家作业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上海市教委以文件形式对作业提出“创新作业与练习的设计思路”“作业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相关”“实施新的作业操作系统”等具体要求;在研究修订课程标准的同时,组织学校在专家指导下深入开展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在作业方面“减负增效”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践。


即使如此,学生对作业的反感仍然普遍,作业问题还是没有得到理想的改观,还是没有让学生对作业由衷地“爱”起来。


要让学生“爱”上作业,就要让学生感到作业对自己而言有用,并具有“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成功效果。而这样的效果一定是建立在一个科学合理的作业体系之上方能实现的。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作业体系,让学生“爱”上作业


科学合理的作业体系应该是由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和作业讲评等环节所组成。


1作业设计要讲道理



多样性:要让学生的作业支持丰富学习经历和拓展学习时空。


例如,语言文学领域的作业,课程标准要学生通过活动,学习思考、体验、实践、调查、讨论、交流、合作、探究等方法,作业就应采用运用、活动、操作、交际、智力、趣味等多种形式。


分层次可选择性:根据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来设计作业,同样是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例如,数学作业分为“必须完成”“选择完成”和“不必完成”三个层次。其中,“必须完成”的作业是最基础的内容要求;“选择完成”的可设计三组不同作业,数学语言描述、生活化语言描述、图像语言描述,以便不同学生自主选取;“不必完成”的作业是鼓励少数有兴趣有余力的学生去尝试的。


针对性与解释性:针对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对设计的作业需要有针对一定单元内容标准的解释


比如,在学生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解释该学生对这一内容在掌握程度上的情况。


2作业布置要讲究有效



及时反馈原理。


上课因课时局限,只能大致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全面把握每个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情况,教师就必须布置作业,再通过批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最优化原理。


巴班斯基在《教学过程最优化》中强调,教学最优化基本内容之一是学生学习负担最优化:“学生能深刻而牢固地掌握他们所能掌握的最大限度(指分量和深度)的教材,并且不会超出科学规定的课内学习和家庭作业的时间量,因而在规定的休息时间内能够完全恢复自己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有限时间有效完成自己的作业,上课时就能更好地进入角色。


培养良好习惯原理。


布置作业是针对学生的自制能力,通过完成学习任务克服其不思进取的习惯。鼓励学生完成学业,就要有一定的合理压力,就是要科学布置作业。通过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责任心,树立面对困难的奋斗精神,体验克服困难的成功,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有生存能力的社会公民。


规范和创新兼顾原理。


要预测好作业完成时间,难易程度要以中等程度学生经过努力能完成者为适度。为此,布置作业一定要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如书写格式、注意事项、必要的提示、完成作业的时间等。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中有所创新,包括方式的创新、观点结论的创新、手段的创新等。


3作业批改要分析到位




“批”要有“全息”意识。


作业批阅要覆盖所有作业和所有学生,获得作业的全息为基本要求。


教师不能以集体评讲代替批阅,以张贴答案代替批阅,以家长签字、学生互批代替批阅;重点作业要精批或面批,还要及时;未批作业不应下发学生;所批作业要有正确评价和评语,便于学生知晓作业的质量与问题所在。


对学生的修改作业,教师同样要再次认真批阅,要尊重与肯定学生的进步。


“改”要有“个性”意识。


对学生的作业实施“批”后“改”的策略,应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作业对象的状况,对“改”什么,如何“改”,“改”的程度等都应如此思考。


一般而言,对于基础层面的作业问题,不必都“改”到位,但要提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改;对布置的“变式”作业问题,应根据学生基础,以点拨为主,帮学生找思路;对综合性作业问题,要引导学生提高审题能力,在解题的系统思维方面作较具体介绍,“改”在点子上。


所有这些,要以对学情个别化研究与了解为基础。


“析”要有“全局”意识。


在作业批改中,问题分析始终是最重要的,是关系到整个批改的价值所在,以及之后对作业讲评的依据。批改环节中的分析主要是针对倾向性和全局性的问题,分析其主要表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等。


这样的“析”使教师自己心中有底,有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全局把握,对教学的改进就具有针对性与实在的指导性。


4作业讲评要实现增值



“更重要”,作业讲评的观念。


作业讲评能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入,掌握更牢固,较之对一些习题进行反复练习的效果要更好。因此,树立正确的作业讲评观念,确立它应有的重要地位,对促进学生知识的及时内化和学习兴趣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


“更和谐”,作业讲评的氛围。


如果把课堂比做舞台,把作业讲评比做舞蹈,那么师生同台的“群舞”有时会比教师的“独舞”更好看和精彩。在讲评作业时,要让全体学生都有新收获,就要“抓两头、带中间”,顾及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


讲评还要与反思相结合,尤其要注意让学生对作业进行自查,反思作业的得失,同桌互相探讨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方法,总结作业中成功的做法等。


“更灵活”,作业讲评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当天的作业要当天讲评、反馈,特别是对学生课堂上的问题解答能及时点评。但有时对学生的答案存在疑惑时,就不一定要马上给予评价,而要给学生和自己留一定的思考余地,从而为学生的方法创新提供良好的条件。


“更主动”,作业讲评的“翻转”。


作业讲评需要精心设计,让顺序发生翻转,让学生成为讲评的主体。如打乱讲评顺序,结合课本知识要点分块讲评;又如典型问题要拓展,选择一些有趣味和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评讲,让他们收获成功。


总之,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但从其价值观上看,更需要突出的是其功能,即检验学生对课程标准下学科素养要求的回应,其主动性是体现在为完善学生学科素养培育的目标而服务的。


(作者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赵才欣)

 

本文刊载于《现代教学》2016年1AB合刊《有效作业专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