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校=成功”的等式,成立吗?

 wuday8 2016-02-07
“名校=成功”的等式,成立吗?

从剑桥毕业以后,我时常想起在准备申请的那段时间,每当听说某学姐学长申请到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芝加哥大学、斯坦福大学等名校的消息时,心里那种既羡慕又没底的酸酸的感觉。不同的是,现在的我觉得这是毫无必要的。

最近和一个剑桥的同学聊了一晚上,我并不惊讶她跟我诉说的所有关于找工作的困难。还在英国的时候,找英国本土的工作,得面对“优先本国人民”的门槛、英文不够流畅的事实以及工作签证的硬性门槛。退一步找中国的工作,看着一封封现场笔试邀请就知道从第一步我们就没有戏。当然还是有一些全球招收毕业生的少数大企业,但竞争何其激烈收到拒信的我们也许永远也不会知道。

而现在,我已经毕业工作了一段时间,我还有半数同班的内陆同学工作仍旧没有着落。言语中,曾经那种“自己是剑桥出来的”优越感,也慢慢演变成了不愿意提起自己来自名校却仍然没有工作的尴尬。

这样的反差,大概是大多人在申请的时候难以预料得到的。毕竟,“名校=成功”的等式,至今仍然是为大多数人所默认的。可是当我们面对一批又一批大学生出国深造又回国待业的时候,是否应该思考一下这理想与现实差距的背后是为什么呢?

一个被忽视的问题

将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浓缩在一沓堆满成绩和荣誉的纸上,等待高等学府那些“充满智慧”的招生委员会的宣判的过程,对申请留学的人来说,简直可以称之为神圣。因为那一纸结果,就像是成功的通行证。在这个阶段,没有人会问,“这之后所带来的一切是我想要的吗”这种看似没用的问题。

每每被问到“你们学校好不好?”的时候,我一般都会回答“那取决于你想要的是什么”,然后看着对方一脸迷茫。但这是我觉得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可惜的是,“我想读的学校和我是不是合适”这个问题却正是在申请选校费劲比较各种排名、专业优势、设备资源的时候,学生很少会去思考的,甚至觉得是不需要思考的:只要去了好学校,还有什么不合适的呢?

但实际上,尤其是真正优质的学校,往往会有它们自己的历史和思考,以及对于“我想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理想会引导学校在各种资源的配置和对教授的选择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校的培养方向与学生个人理想的方向的一致性对学生的就读体验和对日后发展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

然而,这种一边倒的选校思维并不是个案,这也表明,对这个问题的忽视并不仅仅是个别学生的问题:我们的学校在招收学子的时候是否在强调自身排名、升学率、就业率等各种数字的同时,还能做到依据自己的文化、理念和目标来进行选择呢?“好成绩=好学校=好工作=好的未来”是不少学生笃信的等式。而学校的宣传和招生则从侧面加强这个等式的可信度:我们有各个行业的杰出校友,我们有丰富的就业资源,我们海外名校录取率节节攀升。我们会看到,对数字上的成功的过于追求,其实不约而同地忽视了学校和学生是否应该“般配”的问题,而这样产生的结果不会是理想的,即使是名校。

任何选择都是相互的

由于国际排名在亚洲靠前,加上坐落于离国门最近的国际化城市,我本科就读的香港大学近年来对于内陆优秀学生的吸引力在学费节节攀升的情况下仍有增无减。甚至有了点“有这个成绩和条件,不去多可惜”的味道。港大无疑是所优秀的学校,但对于我的一些同学来说,我想这里也许真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大四时,一个朋友无数次重游她曾经委培过一年的北大,回来之后对我感叹:那些在未名湖边读杂书的时光多美好啊,港大这“薄扶林职业技术学院”(注:港大位于香港薄扶林道)简直是既压抑又无趣。这种论调,在刚刚来香港的时候不少人都有过,但这时已几近毕业,我惊讶于她仍旧处于这种不满的状态中。在交谈中我大致了解到她这几年一直不开心的原因:她在港大克服着一切让她喘不过气来的压力,却不觉得自己在变成“想成为的那个人”。

在港大,从大一开始,数不清的社交活动和职场信息就开始拼命往我们的邮箱里挤。身边的同学们还未站稳脚跟就开始部署自己暑假的实习计划。印象中,我的大一大二和内陆埋头苦读的同学们简直有着天壤之别:准备托福以备交换之用,游走于各种企业的宣讲会当中获得就业信息,课堂学习充满了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英语早就不是一个需要学习的学科,而是需要于各个场合的必要技能。简直没有喘气,就熬到了毕业。但是也多亏了这样的压力,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顺利地从暑期实习到最终拿到全职offer,留在了香港或是出国深造。

我感谢这学校给予我的众多资源和平台去体验不同的事物。可是,对于那些喜欢安静钻研,需要足够的个人空间去思考的人来说,找到方法和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无疑是困难的。大学作为我们人生最重要的经历之一,若是不能使我们离“自己想成为的人”更近一点,那就始终是种遗憾。而这应该是学校和学生共同的目标。仅仅是成绩和数据上的匹配,招收到的学生不仅不一定能获得很好的发展,甚至可以产生非常负面的情绪。在这一点上,学校在招生宣传时,有义务将“自己希望为学生提供一种怎样的教育”表达得更加清晰。对于学生来说,不是每个名校都是一条有着美好未来的康庄大道,对于学校来说,不是每个状元学子都是下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错误的预期永远得不到正确的结果

如果说香港大学常常被学生诟病为“职业技能培养基地”,那么800多年以学术为基准的剑桥大学大概就没有这个问题了。我的确是冲着这个适合沉淀的地方去的,可惜的是,我所有的同学并非都这么想。在我拿到一个看起来无比简单的课所需要的厚厚的阅读清单,正准备感叹能学不少东西的时候,听到了这样的疑问:“要读那么多的书,哪有时间找工作?”在后来的了解当中,我发现由于剑桥的录取通知发得很迟,很多人都是冲着校名义无反顾地背弃了之前的各种安排而来的。

剑桥并非不重视学生就业问题,但从理念与方法上与港大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的课程内容超过60%需要自己在家进行阅读和查找资料,考试也基本以论文和论述题为主。没有一个学期对相关课题的研究和积淀,想要取得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在这里,我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怎么在一个不熟悉的领域里,把一个课题从无到有自己写出来:从选题到构思,从查找资料构建论点到锁定关键文献。为了找证明一个论点的一个小小的数据可以在图书馆折腾一下午。在这种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乐趣:我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寻找答案得出结论,而不再是人云亦云。拿着我的第一篇论文,第一次感受到了所谓“研究”的含义。而在港大,尤其是在经管类学科,实用则是第一位的。事实上,我只要在选课上稍作筛选就能够一篇论文也不写顺利毕业。(注:我在港大和剑桥就读的都是经管类专业。)

虽然剑桥和港大都会为学生举办招聘会等活动以及提供求职指导意见和资料,但一旦离开了紧张的招聘活动现场,港大的餐厅里仍旧飘散着各种谁拿到了哪家公司的offer的传言,而剑桥的同学们更多的话题就变成了考试、论文和课程内容。这似乎也揭示了剑桥想宣扬的一种理念:

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和学习,至于工作则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基本功不打好,学校再怎么帮你找工作,终究也是差一点气候的。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理解这个理念,而这也许不能说是他们的错误:毕竟学校没有让我们有机会在去之前理解这一点。不少学校招收学生都不会像企业一样进行面试,也就不会有机会知道学生的预期到底是什么,就更不可能了解自己是否能够满足他们的期望。那么仅仅抢夺高分人才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我们需要的是思考和勇气

名校的光环始终是一时的,而教育经历的影响会长远得多。如何通过学校和学生的更好的双向选择和匹配,使得更多教育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为更多的人创造一个更好的教育体验和获得更有意义的提升,是学校和学生都需要思考的。思维模式的转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学校不仅仅需要在选择学生的阶段视野更加开阔,也需要承担起从本质上引导学生形成这种思辨思维的责任。我们对于独立选择和思考的教育一直相对薄弱,而大学应当成为一个让这种能力得以强化的平台。

高校应该借助于广阔的资源,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和开放地思考,而不是帮他们安排好所有的下一步——看似是帮助,反而局限了其他可能性。多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渠道去了解他们自己的兴趣,比起单纯地培养他们的面试技巧也许在初期更为重要。鼓励各类学生社团,举办就业诊所,甚至是增加更多的专业外选修课都是我所观察到的欧美院校颇为流行的做法。我们最终需要的不是名校,而是学生能够获得他们想要的成长。

注:本文作者彭薇霓,系香港大学学士、剑桥大学硕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