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专业知识一》考点提示

 恒know96 2016-02-08
【提示标题】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机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机体因素

  1)生理因素

  ①体质:中医学认为老年人体质多虚弱,祛邪攻泻之品不宜多用;而幼儿稚阳之体,不能峻补,故小儿通常不宜用参、茸滋补;因此,用药若与体质不相适应,也明显影响药效。

  ②年龄:不同年龄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如婴幼儿期正在发育阶段,许多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完善,对中药药效物质的耐受性差、反应敏感;而老年入肝肾等器官、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功能普遍减退,影响中药药效物质的吸收、代谢、排泄过程。

  ③性别:妇女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期等特点,对中药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孕期使用兴奋子宫的中药如红花、大戟、麝香,影响孕激素水平的中药莪术、姜黄、水蛭,影响子宫内膜和胚胎营养的中药如芫花、甘遂、丹皮酚等可导致流产;半夏可致畸。

  ④个体差异和种族差异:由于遗传等因素的影响,机体对中药的反应可出现明显差异,既有药理学上的高敏性和耐受性,也有极个别人对某些中药发生过敏反应。

  ⑤肠道菌群:肠道内各菌间互相制约,互相依存,一旦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特别是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敏感菌被抑制,未被抑制的细菌或真菌乘机繁殖,从而引起菌群失调,其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而产生病理性组合,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⑥代谢酶:影响药物代谢的酶如细胞色素P450、药物转运蛋白如P-糖蛋白,在影响药物吸收、分布和排泄、药物作用受体或靶位方面均存在着多态性。

  2)病理因素

  病理状态也是影响中药作用的重要因素,如黄芩对正常机体无降温作用,而发热患者会出现解热作用;营养不良者不仅体重减轻,且由于蛋白质、维生素、钙、镁等缺乏,使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肝微粒体酶活性降低,游离型药物在机体内增多,引起毒性反应。胃排空是决定药物作用的重要因素,腹泻患者由于影响胃血流量,可减少中药的吸收;结肠溃瘍患者因中药从肠溃疡面大量吸收后可能会引起中毒。心功能不全或休克时血液循环不畅,使中药吸收减慢,从而减低疗效。血浆或体液pH的改变可影响中药的解离程度,从而影响分布。中枢神经系统有炎症时常能减弱血脑屏障功能,这对促进中药进入中枢发挥作用可能有利,但也可能增强中枢的毒性。

  3)心理因素

  情绪对药效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生气以及过度的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许多慢性疾病如神经官能症、心绞痛、高血压等使用不含药物的安慰剂,其有效率可达30%~70%,这种作用的取得是由于精神因素所致,可称“安慰剂作用”。

  环境因素

  地理、气候、饮食、居住等环境,对药物作用也会产生影响。如长期饮酒或吸烟也可诱导肝药酶,加速中药代谢。但急性酒精中毒又可改变肝血流或抑制药酶活性而抑制中药代谢。

  噪音、通气条件、运动或休息等也可影响中药的作用。如通风不良之环境,会吸入过多CO2,使体液pH下降。

  地域不同,如有些地方潮湿或干燥,有些地方高温或寒冷,这些因素均可影响中药的质量,从而影响中药的疗效。

  四季更替,昼夜变化,机体的生理活动也会随之发生周期性的变化,中药的效应和毒副反应也会随之产生差异。

  【提示标题】 影响中药药理作用的药物因素

  1)品种:同科同属的数种植物,甚至不同科的植物均作为“同一种”中药来使用的现象相当普遍。由于品种混淆,其化学成分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中药的质量不稳定,药理作用存在较大差异。

  2)产地:产地不同,同一植物所含有效成分差异较大,从而影响药理作用的强弱。

  3)采收季节:不同中药的根、茎、叶、花、果、种子或全草都有一定的生长和成熟期,故采药时间要选择植物有效成分含量最高时采收。花类药材多在含苞待放或开放时采收,果实、种子药材一般以果实充分成熟或完全成熟时采收,叶类药材多在植物生长旺盛期,根、根茎类药材应以秋冬或初春季节为宜,全草类药材多在植株生长充分茎叶茂盛时采收,动物类药材,传统上一般根据生长习性和活动规律来捕捉,蛤士蟆于秋末的“冬眠期”捕捉;蜈蚣秋季采收,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及组织胺含量均高于春季,镇痛作用也更强。因此,采收季节会直接影响中药的药效。

  4)炮制:炮制影响中药的作用常见以下几种:①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②增加或改变药效;③保持药效稳定。

  5)贮藏:贮藏条件直接影响中药质量。贮藏不当,容易霉烂变质、走油、虫蛀,从而影响药理作用和疗效。

  6)剂型和制剂工艺:同一种中药制成不同的剂型药理作用也可产生明显差异,同一剂型的中成药,若提取或制剂工艺不同,也会直接影响其疗效。

  7)剂量:中药药理作用与其剂量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甘草在复方中用1~2g起调和作用,5~10g有温胃养心功效,30g以上就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8)配伍与禁忌:组方配合要遵循“君臣佐使”的理论,以增强药物的疗效,调节药物的偏性,减低毒性或副作用。相须、相使配伍,在药效上可发挥增效协同,相畏、相杀配伍,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提法。相恶配伍是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与另一药物相互作用而致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药效。

  【提示标题】中药归经

  (1)中药归经与药理作用

  中药归经与其药理作用存在一定相关性:

  1)抗惊厥作用:钩藤、天麻、全蝎、蜈蚣等22味中药均入肝经,与中医“肝主筋”、“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理论相吻合。

  2)泻下作用:大黄、芒硝、芦荟等18味中药均入大肠经,与“大肠为传导之腑”的中医理论相一致。

  3)止血作用:仙鹤草、白及、大蓟等21味中药入肝经率85.3%,符合“肝藏血”的认识。

  4)止咳、祛痰、平喘作用:此类药物入肺经,符合“肺主呼吸”、“肺为贮痰之器”的论述。

  5)壮阳作用:鹿茸、淫羊藿、补骨脂入肾经,符合“肾主生殖”的中医理论。

  (2)中药归经与有效成分分布

  中药归经所属的脏腑与其有效成分分布最多的脏腑基本一致或大致相符,如鱼腥草(归肺经)所含鱼腥草素在肺组织分布多,丹参(归心、肝经)所含隐丹参酮在肝、肺、脑及心分布较高。川芎嗪的肝脏、胆囊摄取率最高,这与川芎归肝、胆经的传统理论相符。麝香酮主要分布于心、脑、肺、肾等血液供应充足的组织和器官,并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这与麝香归心经、通关利窍、开窍醒脑的传统认识相符。

  (3)中药归经与微量元素

  中药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富集、对疾病的特异性亲和力是中药归经理论的重要基础。归肝经的中药富含Fe、Cu、Mn、Zn,是发挥造血、保肝、保护视力作用的物质基础。归肾经的补肾中药(补骨脂、肉苁蓉、熟地、菟丝子)富含锌、锰,促进生殖发育,并在性腺、肾上腺、甲状腺等部位富集。

  (4)中药归经与受体学说

  中药有效成分与相应受体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可通过激动或阻断受体而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该亲和力的存在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槟榔碱激动M胆碱受体,使消化液分泌增多、食欲增加,这与中医理论中的槟榔归胃、大肠是一致的。

  (5)中药归经与环核苷酸

  环核苷酸cAMP、cGMP是调节细胞代谢的重要物质,两者相互制约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以cAMP、cGMP及其比值可以反映中药归经的指标。

  【提示标题】中药的性能

  1.中药性能的内容

  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2.四气

  (1)四气的含义: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2)四气所示效用:

  1)寒凉性药物: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等作用;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

  2)温热性药物,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温热性有伤阴助火之害。

  3.五味

  (1)五味的含义:主要是辛、甘、酸、苦、咸,除此还有涩味、淡味。

  (2)五味所示的效用:

  1)辛: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能耗气伤阴。

  2)甘: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此外有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

  3)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此外还能生津安蛔;能收敛邪气。

  4)苦:能泄、能燥、能坚;能伤津伐胃。

  5)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

  6)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

  7)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4.升降浮沉

  (1)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

  2)药物的气味厚薄:味薄(辛、甘、微苦等)者升,气薄(寒、凉、微寒、平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厚(酸、苦、咸等)者沉。

  3)药物的性味:从四气讲,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

  4)药物的效用: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

  (2)升降浮沉所示效用:

  1)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

  2)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3)影响因素:

  1)炮制: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

  2)配伍:升浮性药物同较多的沉降类药物配伍时,升浮之性受到抑制;沉降类药同较多的升浮类药物配伍时,沉降之性受到抑制。

  5.归经

  归经的理论基础: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

  6.有毒与无毒

  (1)毒的含义:

  1)狭义的毒:物之能害人即为毒,似指今之药物不良反应。

  2)广义的毒:一为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即是“毒”,“毒”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

  (2)有毒与无毒的确定依据:是否含毒害成分;整体是否有毒;用量是否适当(确定有毒与无毒的关键)。

  (4)影响因素:主要有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制剂工艺、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皮肤与黏膜的状况、施用面积的大小、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

  【提示标题】 中药五味

  (1)中药辛味

  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活血、健胃、化湿、开窍等功效。辛味药的化学成分主要为挥发油,其次为生物碱、苷类等,具有发汗、解热、抗炎、抗病原体、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调整肠道平滑肌运动等作用。

  (2)中药甘味

  甘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补虚、缓急止痛、缓和药性或调和药味等功效。甘味药的化学成分以糖类、蛋白质、氨基酸、苷类等机体代谢所需的营养成分为主。现代研究表明甘味药具有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神经系统、缓解平滑肌痉挛等作用。

  (3)中药酸味

  酸味药主要分布于收涩药和止血药中,具有敛肺、止汗、涩肠、止血、固精、止泻的功效。单酸味药主要含有机酸类成分,单涩味药主要含鞣质。现代研究表明,有机酸和鞣质具有收敛、止泻、止血、抗炎、抗菌等药理作用。

  (4)中药苦味

  苦能泄、能燥,具有清热、祛湿、降逆、泻下等功效。苦味药主要含生物碱和苷类成分,其次为挥发油、黄酮等。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抗菌、抗炎、杀虫、止咳平喘、致泻、止吐等作用有关。

  (5)中药咸味

  咸能软、能下,具有软坚散结或泻下等功效。咸味药主要含有碘、钠、钾、钙、镁等无机盐成分。现代研究表明以上功效与抗肿瘤、抗炎、抗菌、致泻、影响免疫系统等作用有关。

  【提示标题】药物体内过程的考点

  考点一: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生物药剂学的研究内容

  (1)生物因素:研究用药对象的种族差异、性别差异、遗传差异、生理及病理条件的差异等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进而引起的药物生物效应的变化。

  (2)药物剂型因素:研究与药物的剂型有关的药物理化性质、制剂处方组成、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制剂工艺过程等对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进而引起的药物生物效应的变化。

  药物动力学的研究内容

  ①研究药物在体内经时量变过程和药物动力学模型;

  ②发展新的药物动力学模型和药物动力学参数解析方法;

  ③探讨药物动力学参数与药物效应之间的关系;

  ④探讨药物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的关系;

  ⑤研究药物制剂体外的动力学特征与体内动力学过程的关系。

  考点二: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

  (1)生理因素

  ①胃肠液的成分和性质

  ②胃排空速率

  ③其他:消化道吸收部位血液或淋巴循环的途径及其流量大小、胃肠本身的运动以及食物等,均可能影响药物的口服吸收。

  (2)药物因素

  ①药物的脂溶性和解离度

  ②药物的溶出速度

  (3)剂型因素

  ①固体制剂的崩解与溶出

  ②剂型

  ③制剂处方及其制备工艺

  考点三:影响药物分布的主要因素

  (1)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能力

  (2)血液循环和血管透过性

  (3)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4)血脑屏障与血胎屏障

  考点四:影响药物代谢的主要因素

  (1)给药途径

  (2)给药剂量与体内酶的作用

  (3)生理因素

  【提示标题】药物新型给药系统与制剂常考点

  考点一:缓释、控释制剂的特点

  与普通制剂比较,缓释、控释制剂具有以下特点:

  (1)药物治疗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小、用药次数显著减少。

  (2)药物可缓慢地释放进入体内,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小,可避免超过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的毒副作用,又能保持在有效浓度治疗范围(治疗窗)之内以维持疗效。

  考点二:不宜制成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

  (1)生物半衰期(t1/2)很短(小于1小时)或很长(大于24小时)的药物。

  (2)单服剂量很大(大于1g)的药物。

  (3)药效剧烈、溶解度小、吸收无规律、吸收差或吸收易受影响的药物。

  (4)需在肠道中特定部位主动吸收的药物。

  考点三:环糊精包合物的作用

  ①提高药物的稳定性;

  ②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③减少药物的刺激性,掩盖不良气味;

  ④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

  ⑤使液体药物粉末化而便于制剂。

  考点四:微型包囊技术的特点

  药物微囊化后可提高稳定性,掩盖不良嗅味,降低在胃肠道中的副作用,减少复方配伍禁忌,延缓或控制药物释放,改进某些药物的物理特性,如流动性、可压性,以及可将液体药物制成固体制剂。

  【提示标题】胶剂、膜剂、涂膜剂及其他剂型考点

  考点一:胶剂辅料的种类与作用

  ①冰糖:色白、洁净无杂质者为佳。冰糖可增加胶剂的透明度和硬度,并有矫味作用。也可用白糖代替。

  ②油类:可用花生油、豆油、麻油,纯净无杂质的新制油为佳,酸败者禁用。油可降低胶块的黏度,便于切胶,且在浓缩收胶时,油可促进锅内气泡的逸散,起消泡的作用。

  ③酒类:多用绍兴黄酒,也可用白酒代替。酒起矫味矫臭作用,收胶时有利于气泡逸散。

  ④明矾:色白洁净者为佳。可沉淀胶液中的泥沙杂质,增加胶剂的透明度。

  考点二:膜剂的成膜材料及其他辅料

  (1)成膜材料:常用的成膜材料有聚乙烯醇、丙烯酸树脂类、纤维素类及其他天然高分子材料。有天然(淀粉、纤维素、明胶、白及胶等)及合成(纤维素衍生物、聚乙烯醇等)两大类。最常用的是聚乙烯醇(PVA),其性质主要由聚合度和醇解度来决定。在温水中能很快地溶解,成膜性、脱膜性以及膜的抗拉强度、柔软性、吸湿性良好,并无毒、无刺激性。在消化道中吸收很少,80%在48小时内从大便中排泄。

  (2)其他辅料:①增塑剂:能使制得的膜柔软并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度。常用的有甘油、乙二醇、山梨醇等。②着色剂:常用食用色素。③遮光剂:常用二氧化钛。④矫味剂:有蔗糖、甜菊苷等。⑤填充剂:有碳酸钙、淀粉等。⑥表面活性剂:常用聚山梨酯80、十二烷基硫酸钠、豆磷脂等。

  【提示标题】气雾剂与喷雾剂常考点

  考点一:气雾剂、喷雾剂的特点

  (1)具有速效和定位作用。药物呈细小雾滴能够直达作用部位,局部浓度高,药物分布均匀,吸收快,奏效迅速。

  (2)制剂稳定性高。药物装在密闭不透明的容器中,不易被微生物污染,且能避免与空气、水分和光线接触,提高了稳定性。

  (3)给药剂量准确,副作用较小。

  (4)局部用药的刺激性小。

  但是气雾剂制备时需要耐压容器、阀门系统和特殊的生产设备,成本高;若封装不严密,抛射剂渗漏后则药物无法喷出;具有一定的内压,遇热或受撞击易发生爆炸;抛射剂有较强的挥发性,且具有致冷作用,多次使用于受伤皮肤上,可引起不适。

  考点二:气雾剂、喷雾剂的分类

  (1)气雾剂的分类:①按用药途径,气雾剂可分为吸入气雾剂、非吸入气雾剂;②按处方组成,气雾剂可分为二相气雾剂(气相和液相)和三相气雾剂(气相、液相、固相或液相)。③按给药定量与否,气雾剂可分为定量气雾剂和非定量气雾剂。

  (2)喷雾剂的分类:①按内容物组成,喷雾剂可分为溶液型、乳状液型和混悬型喷雾剂;②按用药途径可分为吸入喷雾剂、鼻用喷雾剂及用于皮肤、黏膜的非吸入喷雾剂;③按给药定量与否,喷雾剂可分为定量喷雾剂和非定量喷雾剂。

  考点三;气雾剂的附加剂

  ①溶剂,某些脂溶性药物可以溶解于气雾剂的抛射剂中,如氢氟烷烃,常可以作为溶液型气雾剂的溶剂;水、甘油或脂昉酸、植物油也可以分别在0/W或W/0乳浊液型气雾剂中作为水溶性药物或脂溶性药物的溶剂;

  ②助溶剂,如乙醇、丙二醇等;

  ③抗氧剂,如维生素C、亚硫酸钠等;

  ④防腐剂,如尼泊金乙酯等;

  ⑤表面活性剂,可作为乳化剂,如硬脂酸三乙醇胺皂、聚山梨酯类等;或助悬剂,如司盘类、月桂醇等。

  考点四:气雾剂的抛射剂

  (1)氢氟烷烃类:氟氯烷烃类,又称氟利昂,曾为气雾剂常用的抛射剂,现已禁用。目前氢氟烷烃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氟利昂代用品,不含氯,不破坏大气臭氧层。目前用于作为气雾剂抛射剂的主要有四氟乙烷(HFC-134a)、七氟丙烷(HFA-227ea)及二氟乙烷(HFA-152a)等。

  (2)二甲醚:为一种无色气体,沸点-24.9℃,室温下的饱和蒸气压约为0.5MPa,对极性和非极性药物有高度的溶解性,并易压缩、易液化或气化,与不燃性物质混合可用作腔道和黏膜气雾剂的抛射剂。但因其可燃性问题美国FDA尚未批准用于吸入气雾剂。

  (3)碳氢化合物:如丙烷、正丁烷、异丁烷,虽然稳定、毒性小、密度与沸点低,但易燃、易爆,不宜单独使用。常与其他抛射剂合用。

  (4)惰性气体:压缩惰性气体(N2、CO2等),性质稳定,不与药物发生反应,不燃烧。但液化后沸点较低,常温下蒸气压过高,对容器耐压性能要求高(需下钢球保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