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能活到八九十岁的寥若晨星,称“耄耋”之年,被视为“国瑞”。这些老人,乐观通达,老而弥坚,其中还有许多大器晚成者。
 姜尚(约前1143----前1021年)名望。字子牙,俗称姜太公,河南汲县(今卫辉市)人,周朝初期著名的军事家。因其先祖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以地为姓,故又称吕尚。他满腹才学,但怀才不遇。曾经在朝歌城里宰牛卖肉,在孟津接头开店卖酒,一直到七十多岁,壮志难酬。他听说西方周文王思贤若渴,便到陕西岐山寻找机会,栖身于渭水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太公钓鱼,钩是直的,钩上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有人说:“老先生,你这样钓鱼,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太公说:“我不是钓鱼,而是钓王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周文王姬昌那里。

姬昌先后派一名士兵和一名官员去请太公,太公不予理睬,姬昌斋戒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前往聘请。姬昌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太公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姬昌大喜,说:“我先君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先生就是这位圣人吧?”太公年近八十文王,建立了不朽的勋业,辅佐文王、武王,灭掉商朝,堪称千古一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