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纹八棱梅瓶鉴赏

 tantb 2016-02-10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纹八棱梅瓶,高44.2cm,口径6.0cm,足径14.2cm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纹八棱梅瓶之“莺莺拜月”

 
 2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纹八棱梅瓶之“栲红”中的莺莺母亲

 
  3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纹八棱梅瓶之“栲红”中的红娘

元青花八棱梅瓶小口,丰肩,缩胫,体态优美,胎体厚重,造型端庄大气,桔皮纹釉面青白,白中泛青,满施青花纹饰,青花浓艳,宝石蓝中泛紫,青花浓艳处有黑斑,晕散,釉面下凹,可见铁锈斑和锡光。

青花纹饰共有五层:

第一层,卷草纹。

第二层,緾枝莲纹,莲纹绘制繁密,却疏朗有致,莲花瓣的外部部分留白,极具视觉效果。緾枝莲纹的叶子绘制成似葫芦形态,因而被称之为“葫芦叶”,整体细狭面长。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装卷草纹和緾枝莲纹

第三层,西厢记人物纹,为梅瓶的主题纹饰,绘制有西厢记中的两个人物场景,为莺莺焚香拜月和栲红(图123),配以亭阁、假山、树木、芭蕉、竹叶和花草等配饰。纹饰绘制人物生动细腻,感情丰富,配饰复杂繁密,错落有致,为元青花纹饰之典型。

第四层,钱纹。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钱纹

第五层,变形仰莲纹。绘有八瓣仰莲纹,莲纹外廓变形为折角,仰莲纹绘制为勾勒填色小部分留白,用一道粗线和一道细线勾勒出轮廓线,每瓣花瓣间不相连,留有一定空隙,花瓣内上面绘有三重垂云,下面绘有一圆点和一圆环。


 
 6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变形仰莲纹

元青花西厢记人物纹八棱梅瓶是“至正型”元青花的典型器物,胎体采用模压拼凑的成型工艺,将瓶体塑成八棱形,扇棱分明,整体比较大气。用手触摸瓶体,有凹凸不平之感。

梅瓶上的瓶口口沿有剥釉现象,剥釉中间脱落,边缘参差不齐而且高于釉面,露出胎体,放大镜下可见火石红存在。梅瓶釉面白中泛青,在瓶口下沿瓶颈处釉较厚呈水绿色。

 
  7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瓶口剥釉现象

梅瓶釉面呈轻微桔皮纹,有窑裂、缩釉和棕眼。

 
 

8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釉面桔皮纹


 
 9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棕眼

 
  9-1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棕眼


 
 10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窑裂

 
 10-1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窑裂

梅瓶底圈足为外八方内圆,两面斜削浅足圈。胎体灰白色,足底不上釉为砂底,有旋痕和旋撕裂痕,撕裂痕像砖块上的窝孔。在底足中心有乳钉痕,可用手触摸感觉到乳钉痕。在足墙胎体表面有铁锈斑(俗称“芝麻黑点”)存在,这是因为胎土为麻倉土,含杂质(铁元素物质集聚)比较多,烧成中铁元素析出表面所致。在圈足内有大小不一的几块釉斑,釉斑面与露胎结合处有一线火石红。


 
 11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圈足,可见旋痕、旋撕裂痕、乳钉、铁锈斑、釉斑和火石红

 
 11-1   釉斑和火石红

要鉴定八棱梅瓶是否为元青花,必须抓住它的主要矛盾,也就是梅瓶的主要特征,只要梅瓶主要特征符合至正元青花的特征,就可认定为至正型元青花。而这种特征应是至正型元青花所特有的,以现代的材料和手段是无法复制的特征。

至正型元青花的主要特征就是使用了苏来麻尼青花钴料。苏来麻尼青花料原来在国内陶瓷界称之为苏麻尼青,后来在许明先生访问了伊朗之后将其正名为苏来麻尼。苏来麻尼是一种进口青料,原产于伊朗首都德黑南以南400千米的卡尚市,是一种不可重复的伴生矿,在六十多年前由于矿洞塌后矿被封,从此,伊朗也没有苏来麻尼矿了。这种进口青料在明代中期,即明成化早期就已经用完,并不再进口。也就是说从明成化中期以后生产的瓷器就不再使用苏来麻尼青料了。

苏来麻尼青料是一种含砷的有毒钴料,钴料中含铁高含锰低,这种高铁低锰型钴料为以含铁为主的硫砷钴矿,它在青花瓷器上呈现有一种独有的特征。陈逸民先生在其著作“元代青花瓷器的呈色奥秘”中对苏来麻尼在青花瓷器上的呈色特征作了全面详细深入地研究分折和描述,并对其呈色特征的生成机理做了基本的物理化学的探讨,提出了一个研究元青花的新思路,为收藏爱好者鉴别元青花真伪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依据。苏来麻尼料的呈色特征表现为:晕散、点晕、串珠、冰挂、黑斑、铁斑、锡光、下凹等等。对于至正型元青花来说,只要其青花呈色基本符合苏来麻尼料呈色特征,就可认定为元青花无疑。

下面就八棱梅瓶的青花呈色与陈逸民先生的“元代青花瓷器的呈色奥秘”书中所描述的苏来麻尼料的呈色特征作一比对,以定八棱梅瓶是否为元青花的真伪。

晕散:晕散是苏来麻尼青花料作为呈色剂在瓷器上形成的基本特征,也可以说,瓷器采用苏来麻尼料,就一定有晕散现象。陈逸民先生语:“晕散”好比一把钥匙,是打开元青花瓷器真伪鉴定大门的钥匙。

所谓“晕散”,就是凝聚的青花钴料烧制后在釉下产生的一种青色发散现象。就像一滴墨汁滴在湿的宣纸上墨色由中心逐渐向周边发散洇开,形成一种中心颜色深周边颜色逐渐淡化的效果。产生晕散的原因,主要是苏来麻尼钴料在使用前陶洗不精,颗粒大小不均,有粗有细,当用苏来麻尼钴料在瓷器坯体上作画时,其中粗大的苏来麻尼青花钴料就会阻滞在纹饰内,形成点状、条状或块状凝聚,高温烧成后就形成晕散现象。


 
  12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晕散

点晕和串珠:是指元青花纹饰中出现的点状晕散,是圆状晕散的小型化。就是在青白釉面下,青花纹饰上有许多一粒一粒的圆点状的小小的蓝黑点,这些小黑点的颜色有深浅,深的小点,凝聚点化而不散,浅的小点化得开一些。当一条蓝色的线条将小黑点串起来就形成串珠,即串珠状凝聚。这种串珠状凝聚是元青花所特有的记号。


 
 13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点晕

冰挂:就是在深色纹饰的边缘,下挂着一滴滴类似冰珠的小滴,这种小滴的颜色较深,在纹饰边缘的晕散中显得比较随意和突兀。冰挂是发生在瓷器纹饰边缘的一种串珠的特殊现象。


 
 14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点晕、串珠、冰挂、黑斑和锡光

黑斑:黑斑是元青花瓷器的标志,是苏来麻尼钴料在纹饰形成的条状或块状凝聚,在烧成后形成的的黑色斑块。从黑斑的特性看就是点晕特征的扩大和色差的深化。黑斑颜色的浓淡与苏来麻尼钴料在纹饰中的凝聚度成正比,钴料凝聚越多,颜色越浓。真品元青花的纹饰黑斑应约束在青花之内,黑斑发散自然,其构成的连缀线应与画笔的走势一致,并伴隨着釉面下凹。



 
 15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莺莺头发上的黑斑和裙子上的点晕

铁斑:铁斑是苏来麻尼钴料的过度凝聚,在高温还原环境下形成的。铁斑依附的黑斑上,凡是使用苏来麻尼的元代瓷器,就一定有黑斑 ,但不一定有铁斑。铁斑的形成条件比黑斑形成的条件更为苛刻。铁斑的形状是多种不同的,有不规则的线状,条状或块状,有的还呈现弥散状态。本八棱梅瓶没有铁斑。

锡光:是由于瓷器纹饰上苏来麻尼钴料的过度凝聚,在高温和还原环境下,生成黑斑,在黑斑之上存在被还原的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铁的反光就是锡光。由于苏来麻尼钴料的凝聚程度不同,温度和还原环境不同,所以锡光的形状和颜色都不一样。尽管锡光的形状和颜色千差万别,不尽相同,但真品元青花的锡光一定在黑斑之内。如果锡光在黑斑之外,那就一定是仿品无疑。


 
 16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锡光
 
  17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锡光

 
 18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锡光

 
 19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锡光

 

天坑:天坑是苏来麻尼钴料所形成的瓷器釉面下的一种缺陷,它介于胎、釉之间,用手抚之,能明显感到这种缺陷能使釉面微微突起,但却没有破坏釉面的光滑,釉面的玻质层仍然完整如故。天坑一般出现在青花最浓艳处,在高温还原环境下,在釉面下高度凝聚的苏来麻尼钴料先形成黑斑,还原的三氧化二铁形成铁锈斑,在黑斑和铁锈斑尙末凝固时,气体冲破铁锈斑在青花表面形成一个小孔,这就是所谓的天坑。天坑在元代形成的机率很小,无法进行仿制,所以,开坑可以作为鉴定元青花的一个可靠的标准。


 
 20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天坑
李辉柄先生在“青花瓷鉴定”一书中说:如果用40倍放大镜照视的话,就可以看到深色结晶斑的表面所形成的一种网状特征,这种特征是明洪武、永乐、宣德青花器上所没有好的,更是新仿的青花瓷器所不可具备的,这一点是我们识别真伪元青花的重要依据。


 

21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网状纹

 

气泡:至正型元青花的釉下气泡比较发育,釉面布满小气泡,在小气泡中偶尔有几个大气泡,无中等气泡过渡。这是元青花典型的气泡特征。


 
   22   元青花八棱梅瓶之气泡

结论,以上分折比对看出,元青花西厢记人物纹八棱梅瓶,无论从胎体、造型、釉面、纹饰、呈色、底足等方面来看,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至正型元青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