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水考察]浙江行>>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墓(俗呼:九龙戏球形)|

 昔我往兮 2016-02-09

0 [风水考察]浙江行>>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墓(俗呼:九龙戏球形)


    刘基,字伯温(1311——1375),浙江省文成县(原青田县)南田镇武阳村人,是大明开国功臣之一。
    洪武元年三月,授资善大夫,御史中丞兼太子赞善大夫。
    洪武三年七月,授弘文馆学士。
    洪武三年十一月,特加封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护军诚意伯。
    正德九年十月,赠太师谥文成。
    今文成县的县名就是刘伯温的谥号,是为纪念这位先贤而取的。

一、九龙戏珠    风水宝地
    诚意伯刘文成公墓坐落在南田镇西陵村的夏山,主峰石圃山,是南田镇最高的山峰,海拔1143米。 站在山顶放眼四望,景宁、云和、青田三县百里层峦尽收眼底。山顶崖坦有一池,池内终年积水,称之为天池。天池内有九只龟形岩,型状各异,形态逼真。或缩颈入眠,或伸首眺望,或翘足欲行,无一类同,又称九龟池。池旁还有钉靴崖、猢狲崖等,备受游人青睐。
       南宋白玉蟾在南田八景诗中有《石圃朝暾》云:
        一上孤岑万虑清,松涛鸟语杂溪声,
        须知瑶圃千山外,欲种青芝是处行。
    明刘基长孙刘琏之子刘廌和徐仲莹游石圃山时写下一首《三月望日游西陵绝顶和徐仲莹韵》诗云:
      “鹤岭西陵峰上峰,嶙峋高与玉宵通。
        石楼鸟道清冥际,云路龙湫碧汉中。
        诗句仙踪题地脉,剑痕神迹动天风。
        超然身陟烟霞里,回首尘寰竟不同。”
清进士端木国瑚有七律云:
      “云围石圃万峰稠,水绕平田百涧流,
        林静四时遗鹤羽,山深五月有羊裘。
        移家好逐葛仙去,弃世谁从松子游,
        叹息文成归未得,南阳零落草庐秋。”
    石圃山正面有九条山脉,象九条腾飞的巨龙,加上云雾在山间萦绕,犹如巨龙出海,时隐时现,蔚为壮观。诚意伯墓就在正中的那条龙脊上,左右各有四条龙护着它。正前方有一座圆形的小山包就是龙珠,九条龙都向着这颗龙珠,所以,这墓地就是九龙抢珠之地。
    站在墓后面的山上向前看,墓前沿是几丘水田,称之为内堂,内堂前面又有几丘稍高的稻田,称之为堂桌,堂桌右边有一座小山,酷似砚台,左边也有一座小山,称之为印盒(官印),再向前方望去,有三座山,中间的高一些,两边的稍矮,称之为笔架山。远处还有旗峰,鼓山等等,群山环绕。 纵观前案,前有堂桌,堂桌左边有右官印,前面有笔架,远处有旗峰鼓山等,是一处能出文武官员、人丁兴旺的风水宝地。
刘伯温只所以能选得这样好的墓地。这可能与先生郑复初游石圃山有关。
    至正十三年(1353),刘伯温时任江浙元帅府都事。十月,因建议捕捉方国珍,被袒护方国珍的庸官诬陷。说刘伯温有伤朝廷好生之仁,而被羁管绍兴。此间,刘伯温曾回过老家武阳,接妻儿到绍兴同住。回家时,刚好郑复初先生也来南田。师生在家乡重逢,实在是千载难逢,刘伯温特别高兴,并与先生同游南田山水,还登上了南田的最高峰石圃山山顶。至今石圃山山顶还留有摩崖四处,其中有“□□□复初□至正十三年□”的摩崖和伯温观景台。
    因刘伯温对地理深有研究,对这样的好墓地自然不会忘记。

二、淡阳事发    伯温被害
   刘伯温被朱元璋应邀出山后,以天下苍生为己任,运筹帷幄,灭陈友谅,执张自成,降方国珍,南征北战,逐鹿中原,剪灭群雄,扶成帝业,建立明朝。同时他也目睹了火烧功臣楼的惨状,深知官场人际关系错综复杂,有着伴君如伴虎的亲身经历,于是功成身退,告老还乡。于洪武四年正月告隐。濒行时,朱元璋赠刘伯温诗云:
         妙策良才建朕都,亡吴灭汉显英谟。
  不居凤阁调金鼎,却入云山炼玉炉。
         事业尽同商四老,功劳卑贱管夷吾。
         先生此去归何处,朝入青山暮泛湖。
  刘伯温二月初抵家南田武阳,《明史?刘基传》载:“还隐山中,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邑令求见不得,微服为野人,谒基,基方濯足,令从之,引入茆舍,炊黍饭令,令告曰:某青田知县也。基起,称民谢去,终不复见。”有诗云:
        买条黄牛学耕田,结间茅屋傍林泉。
        世间万事都增价,老来文章不值钱。
        因思老去无多日,且向山中过几年。
        为吏为官皆是梦,能诗能酒是神仙。
    刘伯温告老还乡,口不言功,连青田县令避而不见,心想度过一个安稳的晚年。
    但当时处州与温州交界处有一地点叫淡洋(今文成县二源乡),为官府势力所不到之处,一些流氓无赖之徒,曾依附国珍,贩卖食盐并干海盗勾当,集为巢穴。关系到地方百姓的安危和大明王朝的稳定,于洪武五年初,奏请朱元璋设立淡洋巡查司,管理这一带的事务,并派兵把守。洪武六年,离淡洋几十里的一个地方发生逃军反叛事件,刘伯温出于对百姓和朝庭负责,写了秦章,派长子刘琏入京,没有报告中书省,直接呈送朱元璋,胡惟庸时掌中书省大权,对刘伯温以前反对胡惟庸当丞相怀恨在心,借机诬陷刘伯温。指使刑部尚书吴云让老吏告别,说淡洋之地有王气,刘伯温想占作自己的墓地。百姓不给,便请设巡查司,百姓不满,激成****。朱元璋已对刘伯温有猜忌,听了胡惟庸的这番话,就剥夺了刘伯温的奉禄。
    这时,刘伯温清醒地认识到,在这种情况下不容分辩,只有默默忍受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为了消除朱元璋的疑忌,七月回到京城,不敢申辩,引咎自责。
    洪武六年(1373年),丞相汪广洋被贬广东,胡惟庸为相,独掌中书大权。刘伯温见情势如此,心中忧愤,曾对人说:“使吾言不验,苍生之福也;使吾言验,其如苍生何(《明太祖实录》卷99)!”没有多久,刘伯温就得了病。
    洪武八年正月,朱元璋派胡惟庸探视刘伯温病情,胡随身带的医生为刘伯温开了药方,刘伯温服了两副药,就觉有拳头大的东西积在胸口,硬如铁石。两个月后,病势就沉重起来,朱元璋知道他快要死了,便派人护送他回乡。
    洪武八年三月,刘伯温病重回到武阳老家,腹中肿块越来越大,时常痛得冷汗直流。
一天,他把儿子刘琏,刘璟叫到床前,含着眼泪说:“国有奸佞,朝政日苛。我儿子若为官,应尽忠报国,忧民之所忧。我本欲写个遗表进谏皇上,秦明胡惟庸的劣迹,只是他正得宠,皇上难以听进,万一被胡惟庸得知,对我儿不利,所以不得不忍下这口气。我死后,胡惟庸还会图谋篡位,希望我儿奋力保卫江山,为父在九泉之下也就心安了。”
    刘琏、刘璟听了这番教训,一齐跪下,哭着说:“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继承父志,尽忠报国。”
刘伯温点点头,稍停一会儿,又嘱咐说:“我活不了几天了,我早就把长眠之地选在西陵夏山,那是九龙戏珠之地,我死后就把尸骨埋在正中那条山脉上吧。” 孩儿们听了父亲的话,泪流满面,忙着操办后事去了。

三、古人造字    大有讲究
    自从刘伯温病重以来,刘琏、刘璟忙着操办后事。一天,兄弟二人递上一张绘着石马、石狮子、石将军的三进三级坟墓图,低声说:“这是坟墓图,请啊爸过目。”
    刘伯温看过坟墓图,一把把坟墓图撕得粉碎,生气地说:“要他做什么!江山才定下来,元气还未恢复,我们若化那么多的钱去造坟墓,岂不被别人说闲话!其实,我们也没有那么多的钱。唉!人死如灯灭,只要上对得起朝廷,下对得起百姓就是了。”接着又语重身长地说:“你们看这‘墓’字,上面是草,中间是日,下面是一个人躺在土上。意思是一人躺在土上,承受阳光雨露,才能长出青草。如果用石砌,怎么能长出青草,自然就不是墓了,古人造字很有讲究,后人为了沽名钓誉,显示富豪权势,不惜巨资,大造坟墓,这不是违背了古训吗?”
洪武八年四月十六日,刘伯温与世长辞,是年六月,葬于夏山。      
    今天,当人们看到刘伯温的墓是一丘土墓,草木长青,就会想起刘伯温为官清正,两袖清风的美德。
清道光二十九年拔贡,侯选直隶州判。青田端木百禄《谒刘文成公墓》诗云:
           卧龙空黄土,终古此岩阿。
           流水逝不返,闲云出岫多。
           书犹藏石室,泪已泣铜驼。
           谁复后来者,临风发浩歌。
    刘文成公墓于1980年7月列为县文保单位,1989年12月列为省文保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和刘基庙一起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
    如果时光倒流,时代交替的话,刘伯温该是个绿色丧葬、殡葬改革的倡导者。

四、天犬护陵   盗墓不成      
    传说刘伯温有36座坟墓,其中一座埋着刘伯温的真身和一颗金头。就因为这颗金头,引起了盗墓贼的关注。
一颗金头价值百万,那些盗墓贼个个直流口水。心想:如果能得到这颗金头,真是一生吃不愁,用不愁,只愁六月没日头(太阳)。为了得到这颗金头,就是盗遍所有刘伯温的墓也要得到它。于是,这些盗墓贼凡对刻有“刘诚意伯墓”字样的坟墓一座也不放过。如黄坑的刘伯温第九世孙刘瑜(袭诚意伯)墓,也被盗挖得乱七八糟。但是,他们什么也没得到。
    后来,那些盗墓贼把目光瞄准到西陵村夏山的“诚意伯刘文成公墓”。离墓不远处住着几户人家,因坟而得名,这村就叫坟前村。
    一天,那些盗墓贼首先到坟前村摸清情况,发现这村的村民从不养狗,村里的人晚上也睡得很早,墓虽然离村只有十几丈,因有一座小山相隔,村里的人看不到墓地,这对盗墓贼来说是极有利的条件。于是,盗墓贼就趁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潜入墓地,拿出工具开始挖土。挖不了几下,就听见远处有狗叫声,接着周边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声音从远到近,由少到多,由一般的叫声变为狂吠,叫醒了熟睡的村民。
    村民都知道村里没养狗,大家都感到非常奇怪。为什么今晚有那么多的狗在狂吠?被叫醒的村民穿上衣服,出来看个究竟。人们走到屋外,只听得狗叫声,却不见一只狗。但仔细一听,狗叫声好象从后山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向狗叫的方向走去。到了后山,看见刘文诚公的墓地里有零星火光,赶紧跑过去,看见墓背被盗墓贼挖了个窟窿,而盗墓贼早已不见踪影了。
    村民们想:我们村从来没养过一只狗,怎么听见那么多的狗在叫,这肯定是刘伯温显灵了,是天狗的叫声吓跑了盗墓贼。 从此,村民们为了保护刘文诚公墓,都纷纷的养起狗来了。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来盗刘文成公墓了。

五、两袖清风    留芳千古
    古往今来,仰慕先贤者甚众,各界人士纷至踏来,其中章炳麟的仰慕之情更为超然。
    章炳麟(1869—1936),字叔权,号太炎,浙江余杭人,是近代****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对刘伯温是敬慕之致,不但为诚意伯庙题词,曾三次提出死后要求与刘基安葬在一起。
    国民二年秋,章太炎被袁世凯软禁在北京已达三年之久,在此期间,他曾绝食以求速死,曾作《终别》一文,文中有一段说:“今旦暮绝气,而宅兆未有所定,其唯求文成公茔禋地,足以容一棺者,托焉安处。”提出死后要葬在刘基墓边。
    章太炎还为重刊《诚意伯文集》作序,序中最后又道出对刘伯温的敬仰和在刘伯温墓边建坟的深切愿望。曰:“炳麟去公久远,自明之戊申以逮民国纪元壬子之岁,五百四十有四年矣。平居问学,未能逮公毫末。独以怀志操行,大同幸而克济,非曰勤劳,其公在天之灵实式凭之。其欲瞻礼颂德,敬荐酒脯,身在厄困,怀不可遂。以为古者,要离、梁鸿趣舍异路,犹以冢墓相连,炳麟于公,非独要离、梁鸿也。咨于公之裔孙,而先为圹密迩于公,以申生死慕义之志”。章太炎为了实现自己的夙愿,还写信给青田杜志远,请杜志远与南田刘公裔孙刘祝群协商求谋墓地,信中说:“刘公伯温,为中国元勋。平生之慕,欲速营葬地,与刘公冢墓相连,以申九原之地,不论风水,但愿地稍高敞,近于刘氏之兆而已。”
刘祝群深知章太炎对先祖的仰慕之情,遂与族人共同协商后,同意章太炎在刘公墓边建坟。章太炎得知刘氏后裔圆其夙愿时,高兴得当即写下墓碑云:“民国四年,乡下有武,曰章炳麟,瞻仰括苍,吊文成君。于铄先生,功除羯戎,严以疾恶,刚以勅中,如何明哲,而不考终。去之五百,景行相从,千秋万岁,同兹曶冢。”
章太炎对刘伯温的敬慕之情溢于言表。章太炎死后,家人为了实现他的心愿,把他的灵柩放在他的书房里,不于埋葬。直到战争爆发,家人为了躲避战火,才把他的灵柩埋在他的书房底下。由于受交通条件的限制和战乱的影响,而未能实现其宿愿,实为憾事
    仰慕刘文成公,谒墓的有达官贵人、商界老板、企业老总、文人骚客、莘莘学子、平民百姓等。有的点上几柱香,有的献上几束鲜花,叩几个头,鞠几个躬,心里默默祈祷各自的 心愿。他们中有慕名思贤、敬而仰之;有观赏风水、研究地理;有祝官运亨通、事业有成;有求学业上进、高考得中;有保佑家宅平安、人寿粮丰、六畜兴旺......。

   不管怀有何种心事,用什么方式祈祷,但当他们看到文成公墓是一堆荒草而赞叹不已,感慨万千。刘公为官清正,两袖清风之美德启迪后人,流芳千古!



01,卫星图



02,卫星图



03,卫星图



04,卫星图
    
(大地寻龙不辞远,平生好入青山游.  )

05,于朝山上远看穴星


06,于朝山上远看穴星


07,于朝山上远看穴星


08,于朝山上远看穴星
    

09,于朝山上远看穴星


010,于朝山上远看穴星


011,于朝山上远看穴星


012,于朝山上远看穴星
    

13,于第二重案山上看穴星


14,于第二重案山上看穴星


15,于第二重案山上看穴星


16,于第二重案山上看穴星
    

17,于青龙左前方看穴星


18,于青龙左前方看穴星


19,于第一重案山正看穴星


20,于第一重案山正看穴星
    

21,借用一张未重修前拍的老相片作对比


22,在案山脚看穴星


23,在案山脚看穴星


24,侧看穴场
    

25,正看穴场


26,刘基墓碑


27,刘基夫人碑


28,于坟前看明堂
    

29,于坟台上看明堂


30,于坟台上看明堂


31,拉镜头看朝山


32,于坟上看明堂


入首庚,出水乙,
刘基碑坐申238至239、5度,
夫人碑坐申241、5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