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更需要赏识(随笔)

 退休老刘日记 2020-10-23

  《教育更需要赏识》

  文/刘新吾 摄影/刘新吾

  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教育理念也得改变。做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有丰厚的知识,认真的态度,还得有科学的方法。办公室里,总见一些年轻的班主任们在教育学生。他们的工作热情,的确是无可厚非。但他们的工作方法,却有些简单和粗放。对一些学习成绩低、生活习惯差的学生,他们总是批评了又批评。而对一些屡教不改者,也只好请来家长,报送学校,送走了之。每每看到学生的落魄,又看到家长的失望,心中总也不是个滋味。闲来翻书,见到了两则故事。

  一天,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列夫在树林里打猎,不经意间捡到了一本破旧的杂志,这本杂志叫《现代人》。出于习惯,他随手翻了几页,却被杂志中的一篇名为《童年》的小说吸引住了。小说的作者,是一位陌生人。屠作家出于好奇,开始打听这个作者的身世。后来得知,这位作者2岁丧母,7岁丧父,是由他的姑母抚养长大的,现正在高加索部队服役。

  屠格列夫找到了这位作者的姑母,向她表达了对作者的赞美之情。姑母见屠格列夫这样的大作家亲自登门,非常高兴,马上给自己的侄儿写了一封信,告诉他,他的处女作《童年》,受到了大名鼎鼎的屠格列夫的赞赏。收到姑母的信,这位作者欣喜若狂。本来他是因为苦闷而信笔涂鸦,来排遣心中寂寞的,他并没有当作家的奢望。不料他的习作竟然得到了屠格列夫的赞赏,创作的火焰,就给一下子点了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地写了下去。

  这位年轻的作者,就是后来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洗》的列夫·托尔斯泰。其实,托尔斯泰在大学时的情况并不理想,他先是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学习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因考试不及格,转入法律系。后又由于不适应大学生活,退学回家,再到军队中服役。托尔斯泰能之所以能创造出自己人生的辉煌,全是因了屠格列夫的赞赏,让他暴发出了一种巨大无比的力量。

  无独有偶,一次,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出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上面有林作家的一篇文章。那时,林清玄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有关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里。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取得一定的成就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

  是的,连小偷身上都有可赞赏的地方,而且还能在赞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的学生中,还有什么人不能被赞赏、不能被引导的呢?常言道: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没有不合格的学生。生活中,赞赏自己的同事,大家的合作就会更加亲切;赞赏自己的下属,他们的工作就会更加努力;赞赏自己的爱人,家庭和爱情就会更加甜蜜;赞赏自己的学生,说不准他们就会从此拓开一个新的天地。从事教育多年了,我深信:每个学生,不管基础咋样,他们的头上,都有一盏明亮的灯!教师的本质,应该是做一个耐心的点灯者,不应该是一个无情的灭灯者!


  作者介绍

  

  刘新吾:中学高级教师。自由写作者。省作协会员。在市县内,有几枚头衔,比如说主席、副主席、副会长、副社长、副主编之类。市政协委员,县政协常委。不过,后面这些,都是临时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