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众所周知,Alphabet 一直有许多异想天开的项目,这些项目有可能将改变世界。尽管这些项目当下并没有为公司带来多大的收益,但它们所代表的却是 Alphabet 在明天、后天甚至是 50 年后爆发的整体潜力。 Alphabet 公司的年度经营结果似乎应证了许多人的看法:曾一度跃升为世界最具价值公司的 Alphabet 于上一年的重组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现在已经成为 Alphabet 旗下一个子公司的 Google 依然是整个公司的利润核心引擎。搜索引擎、地图、Gmail、YouTube 和 Android 等广受欢迎的 Google 产品总共为 Alphabet 带来了 745 亿美元的收入,而整个公司的总收入则为 750 亿美元。 和 Google 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Alphabet 将所有其他子公司统一归并至「其他」项中,这些子公司的合共总收入为 4.48 亿美元,所造成的年度亏损达 30 亿美元。 尽管其他子公司的项目并没有带来多少收入,但这些项目对于 Alphabet 公司的整体形象却大有裨益。它们所代表的立场和可见的当期收入形成了鲜明对比:曾经一度跃升为世界最具价值公司的 Alphabet 在现金收益上和苹果公司(Apple)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子公司所代表的是 Alphabet 在明天、后天甚至是 50 年后爆发的整体潜力。 在数量繁多的「其他」项中,甚至还蕴藏着一个 Alphabet 的秘密武器:「X」计划。在这个计划中,Alphabet 将通过异想天开改变世界。 让生命永垂不朽只要 Alphabet 公司其中一个计划奏效,整个医学领域将会因此而发生巨变。由 Alphabet 投资的「加利福尼亚生命公司」(California Life Company)甚至想要治疗人类的衰老症状。 这个计划听起来似乎愚不可及,但只要心态能转变过来,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 Alphabet 会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衰老是人类衰退和死亡的最大诱因,但和其他诱因不同,衰老一直被视为是不可避免的症状。 一旦加利福尼亚生命公司能够实现他们的愿景并成功治疗衰老症状,这项成就必将成为自 20 世纪初期以来发现抗生素以来医学界的最大进展。但评论家指出,这项成就恐将使人类陷入人口过多的境况。但如果你可以避免衰老和死亡,你会感到动心吗?如果你本人也感到动心的话,那么你怎么可以要求其他人坦然接受衰老和死亡呢? 当然,如果加利福尼亚生命公司的研究奏效的话,你还会看到另外一番景象:Alphabet 在医学板块的利润将会使其在科技领域中的利润黯然失色。 超级汤匙和智能眼球在今天,每当提起和药物相关的事情,我们首先想到的必定是医院和外科手术室中的药物和注射器。但 Alphabet 的其中一个子公司「Verily」却坚信,药物的未来应该和科技的未来一般绮丽。 在可连接医疗设备(例如健身追踪器等)和可植入的血糖监测器的启发下,这家公司打造出了一款可以提升人们生活品质的小配件原型。 在 2014 年,这家公司曾经因为智能隐形眼镜而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他们希望通过检测人们的眼泪测量人体中的葡萄糖含量,以免糖尿病患者再忍受抽血之苦。几个月后,他们公布了一款智能汤匙:这款自带稳定功能的汤匙可以帮助帕金森患者进食。 你只需想象一下,自己走到一所医院,医生递给你一块轻薄的黑色腕带。你仅需将其带上,医生就可以在远程实时监测你的体征变化情况以便为你量身调整药物含量。一旦情况恶化,医院可以及时给你致电,通知你上门进行复查。这种腕带不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不便,你甚至可以带着进行运动。 Vitruvian Man 2.0Verily 公司的产品并不全集中在硬件领域,他们的其他目标还包括完成基础研究:他们希望可以为人体建立一份信息完备的地图。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Verily 公司需要收集每一个可获取的生物数据,从基因领域到组织领域,从躯体领域到心灵领域都不可或缺。他们希望为健康人体建立起一个虚拟模型。这家公司的短期目标是通过这些模型快速检查出受检体究竟存在哪些偏离,以便尽早确诊癌症或心脏疾病的诱因,以及早预防这些疾病。 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并不是每一个 Alphabet 的项目都有着让人免受死亡之苦的野心,但不论是多么小的项目,一旦得以实现都势将完全改变我们的生活。「Project Loon」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代表公司向偏远的社区输送网络连接信号的决心。Alphabet 公司计划使用漂浮在同温层的气候球发送网络信号,这些气候球所担任的是低成本卫星的角色。 这个项目和 Facebook 的「internet.org」项目形成了直接冲击。Facebook 公司计划利用太阳能无人机来实现类似的效果。只要这两个项目有其中一个得到实现,世界将会实现全天候互联的愿景:世界将不复存在连接不上网络的区域。届时,你再也不能忽悠你的老板,跟他说你正身处亚马逊某个连接不上网络的区域了。 居家和战场上的机器人Google 在 2013 年收购了「Boston Dynamics」公司。此前,这家公司是美国军方的承包商,他们设计的机器人可以在崎岖不平的路况上行走。被称为「BigDog」(大狗)的四角运输机器人正是他们的杰作:这个看起来像是一头水牛的机器人在行走的时候会伴随某种怪异的声响,即便是在产品原型阶段,这款机器人就已经展现了让人略感不安的稳定性。很不幸,最终这款机器人因为噪音太大而被美国军方取消了合同。 但这家公司也在研制面向非军方领域的机器人,他们还承诺将不再接受来自美国国防部(US Department of Defense)的合约。他们的第一款成果是重 150kg,高 1.8 米的二足机器人。这款名为「Atlas」的机器人甚至可以胜任吸尘的工作。 在机器人的设计中,使用人形设计往往会引起诸多不便,因为要用二足取得平衡并不容易。但我们的虚荣心确保了我们将不断地进行尝试。你完全可以期待 Boston Dynamics 在未来为我们打造出一款机器人管家,希望届时他们能够更好地克服噪声问题。 全风力驱动能源只要技术依然依赖将会释放二氧化碳的发电站,它们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即便我们身处自动驾驶车辆之中,但我们的冰川还是会继续融化。因此,「X」计划的另一个成员「Makani」公司决意让风力称为我们的动力来源。只要空气流动,我们就能够获取能源。 这家公司现阶段的产品原型看起来就像是风筝和无人机的混合物,这款产品将会在一条长绳的连接下在空中翱翔。这款产品的重量很轻,因为这样可以让它以和传统风力场不一样的方式运作,而且还可以尽可能降低成本。产品所在的高度(300 米以上)可以确保它能捕捉到更强劲的风力。 编译:阮嘉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