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禄山最爱杨贵妃,官员们假装恨杨贵妃,谁真恨得她要命?

 风过竹笑 2016-02-10

唐玄宗李隆基,无疑是爱杨贵妃的。好不容易从儿子寿王李瑁那把她抢来,不得不珍惜啊。

据说,安禄山也是爱杨贵妃的。咱这个爱,是指男女之爱。虽然正史之中,不会留下类似的描述,但其它资料,就没那么多忌讳了。他们说安禄山起兵,一为夺天下,二为夺天下之最美者。当然就是杨贵妃了。若当时安禄山能在李隆基与杨玉环尚未逃出长安之前,即已破城,咱想,杨贵妃,一定脱不出他的魔掌吧。安禄山最爱杨贵妃,官员们假装恨杨贵妃,谁真恨得她要命?

不过,咱今天要说的,却是谁最恨杨玉环。

谁最恨呢?

第一恨她的,应该是他的前夫李瑁了。寿王应该会想,你当时若不屈从,定要跟着我,难道我老爸真能把我杀了再抢你吗?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还是你自己意志不坚定……见异思迁啊……哎……

第二恨她的,当然就是大唐朝的官员了。他们应该会认为,若无你这妖女,咱皇上就还会是那个励精图治的好皇上。杨国忠不可能上位,安禄山不可能常跑京城……都怪你啊都怪你。这又是典型的红颜祸水论了。他们不愿也不敢骂皇上嘛,所以把责任推给皇上身边人,最为方便。

第三恨她的,当然就是受兵火之苦的百姓们了。既然官员——还有马嵬坡上的士兵们——认为杨贵妃是祸患,他们的情绪与判断,必然会传导到百姓。百姓受苦最深啊。他们自己也要跟着骂杨玉环的。

不过,咱觉得,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来不敢骂的皇上,成了太上皇了,驾崩了,那些官员们,应该会慢慢将他们的观点扳正——他们心里本来明镜似的,不过是要找个替罪羊嘛,现在正主已驾鹤西去了,那就不必再揪着杨贵妃不放了。本来人家就一女子,李隆基自己不争气,怪谁呢——所以,他们对杨贵妃的恨,那都是有策略性的恨,不是真恨。安禄山最爱杨贵妃,官员们假装恨杨贵妃,谁真恨得她要命?

真恨她的,是自己利益受到最直接损害的,并且被损害了一生的人。

也就是一些被选入宫的妹子们。

中唐著名诗人元稹有一首诗《行宫》,四句二十字,里头末两句——白发宫女在,闲坐说玄宗——他们为何要说玄宗?他们在八卦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情事吗?就像四五十岁的大妈们一样?

这些事,他们肯定是要说的。而他们之所以说,乃因,他们除了这些事,没有别的事可说——他们的记忆,还留存在大唐天宝年间,安禄山造反之前,杨贵妃正受宠的时候。

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里,对他们有更细致的描绘——

他们“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四十多年过去,已没有人记得他们啦……

为何?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原来,她们入宫之后,成了杨玉环潜在的对手,很可能,分了她的宠爱。于是,她利用想办法,把他们潜配上阳宫,一辈子连男人都没过见几个……太监倒是见了一些……安禄山最爱杨贵妃,官员们假装恨杨贵妃,谁真恨得她要命?

而他们在入宫之前,得到的承诺是——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为了能得到皇上哪怕一次的临幸,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如果说那些策略性恨杨贵妃的人,间接地受了她的害,则这些白头宫女们,则是直接受害者,并且受害终身——所以咱觉得,他们对杨玉环的恨,是最真切的,是深刻的。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他们又比杨玉环幸运。起码,没有死于非命,没人恨他们,还能闲坐说玄宗,还能得到诗人们无限的同情。

微信公众号 屏山石

扣扣公众号 历史与现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