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绝望与昂扬的交响——评久石让配乐《太阳照常升起》 (评论: 太阳照常升起)

 灵湘谷雨 2016-02-10
“阿廖沙,别害怕,火车在上面停下了,他一笑天就亮了。”——《太阳照常升起》

“让子弹飞一会。”——《让子弹飞》

同样的曲子,两部不同的影片,他是姜文电影的心脉,是姜文电影若有似无的魂灵,游荡在天地间,缭绕着剧情和我们的心。

说实话,我是先看《让子弹飞》,惊诧于影片配乐的深厚功力,尤其是主题曲即这首“太阳照常升起”(The Sun Also Rises),去考查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是久石让为《太阳照常升起》所作。这也难怪,如此富有东方厚重感又兼备精美旋律的交响,非久石让莫属。或许是先入为主的缘故,就“The Sun Also Rises”这一曲而言,我认为它与《让子弹飞》的协作堪称真正的天衣无缝,甚至压过了它的原配电影。

这段主题配乐在两部影片中主要出现的地方,分别是《让子弹飞》的开场及结束后的片尾曲,《太阳照常升起》第一段落及片尾曲。

《让子弹飞》的开场,阳光普照,烂漫的山野风光在姜文的镜头下清澈的一尘不染,绚烂的色彩也透着干净。县长赴任的车厢被一群危险的猎人环伺,张牧之指挥若定,情势一触即发。此时响起了The Sun Also Rises的序曲,铜管组奏起高亢严整如军乐一般的主旋律,配上弦乐齐奏鼓点锣镲的点缀烘托,显得中规中矩,但已经很好的点染了战氛,那份躁动、整饬、勃发的战斗前夕的状态。子弹炸响的一瞬,豪杰们纵马而下,一段跳跃感十足的承递式过门,随着镜头转向张牧之白马钢枪的身影,第一乐章荡气回肠的和弦把音乐和情节推向了高潮。

真的非常喜欢这一段,张牧之纵马在色彩斑驳的林间穿行驰骋,琴弓把刚才还紧张厚重如军乐的主旋律拉的舒展大气,举重若轻。正因为背负了如此浓重到化不开的主题,开篇的这一派朝气才更令人触动。山花烂漫,黄叶萧萧,白马银枪,少年任侠,颇具古典意象神韵,这也使得明明是少年春正好的轻狂自在平白添上了一分历史的轮回感和宿命式的悲剧气质。好像是有感于此,仅四节过后,音乐中铜管乐再次上升为主要部分,雄浑庄严的铜管和轻快急促的弦乐形成对比复调,彼此呼应,仿佛命运中绝望与昂扬的交响,即使在我们耳间此时萦绕着的是提琴跳跃的节奏,仿佛生命的狂欢,但那厚实的号音却始终如影随形,无可摆脱。影片在一开始就留下了阴郁的黑影,虽如此,我们仍可暂时陶醉在这分啸聚山林的豪放间。

同样的乐章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大多出现在母亲癫狂的那一段,与《让子弹飞》中的雄性不同,The Sun Also Rises在这里展现出一种诡异的荒诞之美。每当母亲又开始做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疯事”时,这曲调便适时地响起,庄严威武的号角配上一个疯子,像是调侃又像是莫名的体认,曲中表现出的那份昂扬,配上母亲那疯人式的激情和干劲,让人甚至感到一种危险,进而是可悲。结合一些评论认为姜文以疯掉的母亲隐喻七十年代疯狂的中国,乐曲表面的激昂与内里的荒诞感,倒是十分贴切的描述。

有意思的是,The Sun Also Rises同时作为两部影片的片尾。《太阳照常升起》中,是刚生下孩子的母亲抱着新生的婴儿,冲着刚升起的熠熠红日大声呼喊,然而前面刚刚过去的段落,是这个孩子二十年后被一枪打死。影片在我们尚未回过神来时戛然而止,留下这一段音乐仍然撞击着心灵。新生的希望,和死亡的绝望,诡异的交织,带着一种冰冷彻骨恐惧同时又是坚韧奋发的振作。而《让子弹飞》,终于斗败黄四郎的张牧之也已失去了兄弟、财富和女人,单人独骑,沿着开篇的那条铁轨,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落寞与虚无,让笑了两个小时的我久久不能释怀。又是The Sun Also Rises响起,让我第一次只是听着旋律,专心品味这支曲子的每一个音符,同时在脑海里一帧一帧回放着剧情。三个人,斗得热闹,却都没有得到什么,这看似激情澎湃泼辣刺激的故事,却始终含着黯然和失落,艰难的拼得多一份权势,但不断失去的,却是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艰难的胜利虽然鼓舞却终免黯然离去,人生沉浮,终归于过眼云烟,得失轻重,孰是孰非。一曲终了,我说不清心中那五味杂陈。

“于绝望之中发现希望并沉入悲观而激扬的乐观、赋予无意义以意义,进而体现了现代人对可望而不可即的自由生存和理想人性的无尽追求。”是的,或许这就是姜文的电影。Anyway,The Sun Also Rises.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