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同是一面旗帜

 以己之名 2016-02-10

舒同老照片

舒同老照片

IMG_4427

舒同老照片

文:高祖军

2015年12月14日,是舒同诞辰110周年,特撰此文纪念对我的恩师、老首长的怀念。

我记得著名书法家李铎在《深切怀念敬爱的舒同同志》一文中说:舒同同志给我留下了两个极深刻的印象:一是雄风傲骨的性格,二是磅礴浑厚的书风,在书坛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所以在舒同走了的时候,我在挽联中这样写道:书传万古存真帖,德衍千秋启后人。这两句话,是我对舒同同志美好印象的概括,也体现了我对他的怀念之情和敬爱之心。

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舒同,至今离开我们已十七年了,自他去世后,在艺术界特别是书法艺术界,有谁评价过他对书法艺术旳损失和影响有多大?有谁感觉到他在世时对书协的重要?每当纪念他诞辰日之时,有谁撰写文章报道过他的斐然成绩?在报纸、刊物、电视,有谁敬佩过他为中国书坛建立的殊勋?有谁不希望舒同的艺术精神永记在历史长河之中?有谁为我们拥有这么一位“党内一支笔,红军书法家”的春晖永存而自豪?

舒同,是经过多年在南征北战的磨练中,成长为我党我军的一名高级领导干部,他是卓越的政治领导者,又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战将和书法家。八十年代退居二线后,仍以各种方式为党、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他把大量的精力,倾注于自己钟爱的书法事业,成为书法界的一面旗帜;在社会实践中,舒同能把一些倾心矫揉造作、装腔作势、荒诞不经、变乱法度、奇奇怪怪在艺术环境中的无病呻吟,加以甄别抵制与清除,让媚俗的病根原型毕露,让那些沽名钓誉、涂脂抹粉者暴露阳光之下。

“马背书法家”这一标志的称呼大众皆知,是毛主席对舒同的评价,改革开放后,作为中国书协的第一届主席,舒同带领全国不同流派的书法家走出国门,冲出亚洲,创造了骄人的成绩,并创造了四个第一,意义非凡。但是他觉得自己身体力行,是应该做的;他一生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恪守人生的价值观,对工作兢兢业业、亲历亲为。

在山东工作时,五九年后全国自然灾害泛滥,山东所出现的问题,舒同承担了工作中的所有责任,他知道担责的严重性,但心里只装着山东人民的疾苦,把自己的一切置之度外,蒙受了撤销省委第一书记处分的冤屈,这就是真正的舒同;在七十五岁高龄时,率领中国书法家代表团两次成功访问日本,掀开了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展辉煌的历史新篇章。

舒同不是自私自利者,他是有抱负、有理想、有良知、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我记得他曾说:“我尽管受尽了各种折磨和痛苦,毕竟还没有像死去的战友烈士那样流血牺牲而活到今天,我还有何求呢?要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做一个真正共产党员。”

中国文联作出筹建书协之前,社会上已有几拨人在从事“筹备”活动,并通过各种渠道要求舒同在发起书上签名。舒同发表了公开的声明:“支持建立书协组织,但应在文化艺术界组织的领导下进行,今后社会上有关组织书协的活动,一概不予参加”。舒同的原则性很强,在他身上打主意的人望而生畏。

1980年,中国文联决定建立书协后,开始舒同因病在院,也是一口拒绝邀请,当来客佟韦递上中国文联的公函,并详细介绍了中国文联党组的意见后,舒同改变了态度想法,当时他负责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任务繁重,为了振兴中华书法艺术,推进两个文明建设舒同富有感情地说:“我是个军人,听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我相信党的组织,组织让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从此,舒同开始主持书协筹备工作,可见舒同的意志和使命感是多么的坚定。

舒同读过“四书”“五经’,被称为有学识与素养的革命战士,一生经历了许多磨难,不仅对革命与人民有一颗坦荡的胸襟,他的书法被人们津津称道,而且是当代书法史的里程碑。

当收藏与爱好者们,每次提起舒同的书法墨宝,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有的领导和舒同是莫年之交,有的从前是工作关系,壮胆求字;有的甚至冒昧出口,为索字的不当而深感内疚等等。

如此的历史情境是不会再重演了,只能成为过去,只有舒同的处事品质和丰厚的学养是我们学不完的。舒同虽然离开我们了,但它的文化修养永远是我们学习的精神食粮。它的时代虽然是继承探索,也不会产生一些大师;但当今,抱着迎合时下风气的伪大师,无视中国书法内在的法度、胡乱涂鸦、浮而不实,一个比一个会摆派头,弄味道,表面视之非等闲之辈,且屈服于现实与权贵,面对金钱与浮名的诱惑,岂不成为玩主雇佣的奴书制造商?让大众心寒,迸发出惊叹:与舒同时期不能相提并论。

1981年10月,在绍兴召开首届“中国书法研究交流会”,舒同在会上说:“要重视书法理论的研究,批评了许多从事书法工作者,只注重实践,重视临摹和技法上的创新,却忽视对书法理论的研究和文学艺术的修养。”并还告诫我们说:“黄庭坚读过万卷书,行万里路,功在书外”。

1983年9月,舒同亲自给中央顾问委员会写了一份《关于中国书法家协会工作情况和建议》,提出了四点意见:

第一、批评有些人通过私人途径向涉外及其它单位挂钩,大量推销粗制滥造的书法作品,从中牟利,既糟蹋了书法艺术,也损害了国家声誉。

第二、书法教育是一种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也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教育,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行各业的相互配合,特别是学校教育的配合。

第三、建立一支书法理论队伍。

第四、加强对书协和书法活动的领导。

舒同所讲的意见和建议中心思想归纳为:要树正气,培养良好的文风、书风、学风。

今天我们不愿意再告诉舒同,三十二年前他所提的那些意见和建议,书法教育在党的号召下,并与精神文明结合了起来,虽然已从小学开始抓起,但还有的不尽人意,执行落实不理想。当今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以丑为美,尚奇、尚怪书风的蔓延,是与导向有着因果关系的。在书坛沉不下来、沸沸扬扬大举活动之时,有些作者抱着迎合时下的风气创作思路,无视中国书法传统的内在规定性,所谓的涂鸦就是如此,但是这一类作品却能在一些活动中堂而皇之的展出,又不能不让人怀疑是不是相应形成了一个世俗化的欣赏系统了。那么,舒同所提的“文风、书风、学风、正气”这一传统书法宝都不需要了,“三风一气”,不受冷落岂非咄咄怪事。

易经说:依于道,游于艺。这些人“道”了解的太少,艺又班门弄斧,怎么能游得动呢?这些人是否还知道汉语中有一个“耻”字,耳朵旁边有一个“止”,中国古代有一门学问,叫做“止”学,就是告诉你什么时候该停止,只知道进不知道退,你最后必然蒙羞必然耻辱。历史上懂得“止”的人,如老子、庄子、姜子牙,再如张良、华盛顿,最后都坐在神庙里。而那些一辈子贪婪荣誉和官位,不知道收手的人,最后都会遭人唾骂。

舒同生前的担心不无根据,如果舒同的意见与建议逐渐淡化,而接踵而至的肯定是还有新的习俗,堂而皇之的出现,即是“官气风、俗气风、匪气风”。如再继续遭到这些流俗的挤压、恶习的逼仄,传统文化的前途不令有识之士担忧?

宽厚仁慈、平易近人的舒同,静静的关注着书法界所出现的一切,而生前提出书坛要“树正气、培养良好的文风、书风、学风”的箴言,表明了铁骨铮铮的舒同、文化才子的舒同、马背书法家的舒同,对媚俗、怪诞、丑陋恶习的不屈服。

舒同是一面旗帜!

注:本文作者高祖军,1983年——1989年近六年时间里,在舒同身边服侍日常工作,有幸亲眼目睹了舒老的楷、行、隶、草、篆全过程,现为舒同入室弟子、山东舒同书画研究院院长、中国楹联、书法学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