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开善 图/俞升昇 老北京人爱说歇后语,不仅生动形象,而且风趣。今儿个,咱就聊聊北京的歇后语。 你先别吹! 旧时,北京有轨电车每到一站停下,待乘客登车毕,售票员则以铜哨通知司机启行。车将开时,老太太从后面赶来,招呼售票员莫吹哨。此句乃讽刺爱“吹牛皮”者。 活跃于北京人口头上的歇后语,其条目之多,不胜枚举,其历时之久,数百年而不衰;且涉及人物、政治、名胜、民俗、宗教等诸多方面之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而趣味盎然。 懂得帽(董德懋)! 北京正阳门外迤东有一条街,名叫“打磨厂”。当年在这条街路南有一位中医师挂牌应诊,名叫董德懋,医术半斤八两,故有此歇后语之流传。“懂得帽儿?”乃北京俗语,意即什么都不懂,带有轻蔑的口气。 跟上啦! 北京西城二龙坑,即前清郑王府附近,辛亥后,府邸售与中国大学为校址。此处旧时是一片荒地,俗名“烂死岗子”。凡清贫人家死了人,无力发送出殡,多将死者尸体用芦苇席卷裹埋葬于此。民间有“二龙坑闹鬼” 的传说,有人夜间倘若必须路过此处,须三五成群结伴,又唱又喊以壮胆,其实乃自欺欺人。 光说不练。 北京天桥是旧时江湖卖艺人聚集的地方,其所练武艺,五花八门。有吞活蛇者,有吞宝剑、铁球者,有以头开砖者,有练刀枪把式兼卖大力丸者,有摔跤、耍中幡者……其实,天桥的把式并非光说不练,如吞宝剑、吞铁球、吞活蛇乃是真功夫,有时竟在表演时口吐鲜血,其艰苦可见。 露一手(漏一手)! 虽说这话粗俗点,但顶不住它有道理、形象啊!这就说明了咱老北京的歇后语都是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的。这里的“露一手”就是谐音“漏一手”来形容老北京人对有能力的人一种诙谐的玩笑夸赞。 坐着喊。 这源自满族人的围猎方法。围猎时众人形成数层的大圈,由远及近,人与人围成由大及小的圈子。圈子形成后,先要大声呐喊,瘸子参加围猎,只能坐在地上喊叫,但不能起来追打。因此而形成这句歇后语。把只动嘴而不动手的人比作参加打围的瘸子,只管嘴里空喊,但不实际去干。 拉啦! 这是旧时北京人力车夫常说的一句谚语。原来,由西直门到海淀距离不远,而且是从市内去颐和园的必经之路。人们常借用这句歇后语表达儿童排泄粪便而不知预先告诉家长,却以此诙谐之语道出。 无依无靠。 这是康熙皇帝继位后,逐渐流传于京城的一条歇后语。 康熙皇帝为避免皇子争夺帝位而诱致萧墙之祸,一改退位前公布继承人之旧制,而将诏书存放于太和殿匾额后面,直待临死或退位时当众取下宣诏。文武大臣于宣诏前,面对复杂而残酷的政治斗争不知依傍哪位皇于,在诸多激烈竞争帝位的皇子之间,首鼠两端,莫衷一是,虑及将来仕途而深感无依无靠。 窄长。 满蒙旗人入关后,北京商界为应旗人生活之需,有人在街上开设奶茶铺,售奶和奶制品。奶茶铺店堂狭窄,只可顺窗搭一窄长的炕,宽度只容一人坐,长度则可同时列坐十数人或更多。奶茶铺的窄长炕,给北京人极为深刻的印象,认为以此比喻物体太窄而无宽是最恰当的,于是形成了这句老北京歇后语。 就剩下一挂了。 过去,老北京东西各庙每逢开庙日,必有几个卖山里红的人站着叫卖。不是堆着卖,而是用线穿成串,挂在脖子卖,其串的长度如同上朝穿朝服所挂的朝珠。 由此而产生了一句歇后语“卖山里红的”,下句含意是“就剩下这一挂了”。这句话用于嘲讽、自谦和写实。嘲讽之意用于熟人间开玩笑,如说“大哥!今儿又穿这件出来啦!您这是卖山里红的!”意思是说“你就剩下这一件褂子了”。 干死的。 北京旗人冬季喜食一种小干鱼,用它炒胡萝卜酱,是北京旗人冬天的家常菜。人们将这种干小鱼称作锅炮鱼。 北京话说某人行为或语言使别人太下不来台,语言过于生硬而使人难堪之类的意思为“干”。“干人”一词是说给人难堪。“针对这种场合,北京人就用“锅炮鱼”这句歇后语,还可以这样说“锅炮鱼怎么死的?干死的!” 好稀! “豆汁儿”是老北京著名小吃,是一种类似豆浆的酸腐稀汤。咱北京老太太好一口豆汁,就稀稀溜溜,既解暑降火又很解渴舒心。而“好稀”又是一句老北京的日常方言俗语,表示“我很喜欢,我愿意”的意思。一般咱们回应亲朋好友的关心的时候,这样回答多有幽默感! 没心没肺! 这是一句老北京在责备别人的时候所说的一句贬损的话语。“炒肝”是北京著名小吃,是用猪大肠做成的浓汤。由于汤内只有大肠一种原料而缺心少肺,所以在责备别人做事不用心思索考虑的时候总会说“你这个人真是炒肝——没心没肺! 豁出去啦。 所谓豁出去,指的是准死无疑,这条命是豁出去了。这源自古老的女真习俗。女真人及其后世满族,杀猪祭天祭神,但对死者的坟墓则杀羊以祭,决不杀猪。满人入关之初,仍守此旧俗。 大嗓门儿。 北京话说人大声吼叫或话音超过正常,常用这句歇后语以示贬意。这源自北京的“烧活”。京的烧活手艺极精,糊什么像什么。糊车必有马、骡、驴,为的是拉车。纸糊驴马只顾外观,并不管内部器官。因此,纸糊的驴的大长脖子就被看成大嗓。 愕着。 海子指北京南苑的一片湖沼和相连的沼泽地而言。那里在清代以前就曾是皇家猎场,后来从东北三省将鹿捕来放在海子里养着,久而久之,它们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终于愕在那里。“海子的鹿——愕着”这句话就这样形成了。北京人谓无事可做,脑力体力皆不用,终日闲着,常说这句歇后语,例如“他成天没事,真是海子的鹿”,下文是“愕着”。 露一小手! 您要不是老北京人一准儿不知道“蝎拉虎子”就是咱常说的“壁虎”的。此句歇后语形容一个人本领很大却很谦虚,藏而不露偶尔只显露一点。 北京人爱说俏皮话,还有不少, 知道的,不妨您说说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