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雪“缘”之九】圣·索菲亚教堂

(2014-02-19 06:06:06)
上午十点,我们告别雪乡。因为要去哈尔滨,所以下山走的是另外一条道。师傅说,路上得五六个小时,前一段不好走,过五常后才能上高速。
1、最后拍个大门,与雪乡拜拜喽。
2、连续90公里的下山路,险峻,但风光无限。
3
4
5、下山途中经过几个白雪覆盖的自然村落
6
7
8、经过一片白桦林,眼睛一亮。见有车停着,我们见样学样。
9
10
11
16
17
十二点半,在五常边的一个小镇停车吃饭。看着他们的备货点了几个菜,倒都非常可口。而那个米饭,更是晶莹剔透,真正的五常大米啊。与老板娘随意聊聊,这米多少钱一斤啊?答四块八。再问,这是最好的米吧?说不是,还有五块多的。所以,上海市场上标价不到五元的五常大米,怎么可能呢!
下午四点不到,车到哈尔滨。只是一进市区,师傅就头晕了,走错一个车道就绕不回来了。他跟我们商量,我不认识路,你们打车吧。看看已经转了三圈,就打车吧。没想到这车真不好打,追来追去的,一个车也没打到。不过师傅还是挺负责的,说要等我们打到车才走。没奈何,最后还是再上师傅的车,大家一起找。可见东北人还是很实诚的,把我们平安送到酒店后,师傅才放心的返回吉林雾凇岛。
酒店与圣·索菲亚教堂就隔了两条街。晚饭后,我们步行几步就到了。
拜占庭式的建筑风格,大穹顶覆盖之下的集中式与拱券结构相结合的建筑形式,典型的欧式建筑。巨型的“洋葱头穹顶”和四周的“帐篷顶”,则是公认的俄罗斯建筑的标志。这座始建于1907年的精美建筑,经过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到文化大革命时估计已是老态龙钟了。再加上又夹杂在一片老旧民居之中,倒躲过了十年浩劫,真是不幸中的大幸。1996年11月,圣·索菲亚教堂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1997年,
哈尔滨市政府对教堂按原设计进行了全面整修,并辟建广场7000平方米,百年老建筑才得以重生。
是日腊月十三,还没到月半,但月亮已十分明亮。我们冒着严寒,细细欣赏这座宏伟壮观的建筑。
18
19
20
21
第二天一早,我们再次来到圣·索菲亚广场。在清晨阳光的沐浴中,圣·索菲亚教堂格外的典雅超俗。
圣·索菲亚教堂是一座东正教教堂。与天主教四个端头的十字架不同,东正教的十字架有八个端头。在东正教十字架的上方有一略短的平行横杆,下方有一倾斜的横杆。圣·索菲亚教堂的十字架又比一般的东正教十字架装饰性更强一些。
广场内还汇聚了钢构塔廊、凯旋门、艺术砖廊等欧式景观建筑。
22
23
24

25
26
27
28、时间到了,我们得赶回宾馆准备出发。
29、哈尔滨,再见!
赶在“七九”结束之前,终于把“三九走东北”发完了。承蒙博友们一路相伴,这个冬天很温暖。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