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父亲回家后,大大的工作室顿显清寒,户外是淅淅沥沥的春雨,那份惆怅落寞之情摁都摁不住往上窜。 春节看到一句很戳心的话:父母在,还知道自己的来处。父母逝,就只剩下归途了。 春节假期已过半晌,很快要就要告别自己的亲朋故旧,父老兄弟了。点头之交的告别,不会在心里有什么,但若是情感真挚的分别,那种失落与眷恋是会久在心中的。 想起了我的偶像弘一法师的名词《送别》,送给各位寂缪的心情。 《送别》韩磊版 音频版:
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思想感情的象征。
此歌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在这样的音乐中,你我都会感受到什么叫情感真挚。每一句歌词都是一副画,清丽而脱俗,沉吟而悠远,无酒自醉。我们会无限向往那种淡淡的君子之交,那种没有任何压力与矫情的莫逆之交。 韩磊的演唱,很美不是吗? 接下来看看这首歌的来历: 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下面就是,朋友们欣赏! 旅愁(日文) - 犬童球渓(詞) 中文大意: 西风起,秋渐深,秋容动客心。 独自惆怅叹飘零,寒光照孤影。 忆故土,思故人,高堂念双亲。 乡路迢迢何处寻,觉来归梦新。 同样的旋律,填词不一样,境界便是两重。比较之下,李叔同的填词更加完美,境界更高远、脱俗。内在蕴含的音乐意像更丰富、更美妙、更耐回味……是可以传唱千百年的那种绝美之词。 最后听听旅美小提琴家陈蓉晖的演奏,用小提琴演奏,把我们的情感再次发酵,推向高潮,醉了…… 《送别》小提琴版 音频版(高精版):
送别的时候,说声“拜拜常联系”,显得轻飘而客套;要执手相看泪眼,又显得不合时宜了。如果发这首《送别》给朋友,情感大概是可以传递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