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万里行2】源远流长的西域文明

(2012-11-11 15:18:16)

新疆历史和出土文物展览也是展览馆的长年展项之一。一千多件珍贵文物,时间跨度长达四、五千年,种类遍及锦娟、陶瓷、泥俑、钱币、碑贴、文书、典籍、兵器、器具等。本来担心不能照相,所以只带了一个卡片机。没想到允许照相,只是不能用闪光灯。这样规定,既保护了文物,又很人性化,应该“赞”一个!
文物数量实在很多,我们只能匆匆浏览一遍。随手拍了些照片,兴趣的成分更多一些。回来后才看到展览馆有个网站,对照后才知道漏拍了不少精品。好在还是拍到了一些(标题加粗),遗憾之中还算有点安慰。
挂一漏万的,就这样从远古往近代走吧。
1、恰尔格尔鹿石

这是在富蕴县东北34公里处出土的约公元前十世纪的恰尔格尔鹿石。圆形的太阳位于云端之上,鸟喙状鹿群排列整齐地向着太阳飞翔----这是亚欧草原上常见的鹿石。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认为,世界上跑得最快的是马和鹿,只有它们才能追随宇宙中最光辉最富有生机的太阳。这个美好的向往,被游牧民族用艺术化的图案语言记录在了石头上。
2、阿勒泰敦德布拉克滑雪狩猎岩图

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阿勒泰人的祖先在岩壁上用心描绘了他们滑雪狩猎的场景。据此,阿勒泰市人民政府和中国滑雪协会共同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表了关于“中国新疆阿勒泰是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的《阿勒泰宣言》。
3、阿尔泰石人

阿勒泰地区是我国草原墓地石人最丰富的地区,有萨木特和喀依纳尔两种类型的石人。喀依纳尔类型石人由花岗岩石精刻而成,身材魁梧,相貌威严,大眼阔脸,八字胡须,颈饰项圈,面东而立,生动反映了自公元6世纪活跃在北疆草原尚武好战的突厥贵族武士的形象。
4、伏羲女娲图

伏羲女娲这两位始祖神本为兄妹,他们上身相拥,蛇尾相交。女娲右手执规,象征天圆;伏羲左手执矩和墨斗,象征地方;图上方中部画着圆圈,象征太阳;四周以线相连的圆圈,象征星辰;图下方中部圆圈象征月亮。伏羲女娲司天规地,保佑天下苍生太平安康。
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群(有四百多座古墓),几乎每座古墓中都挂有伏羲女娲图。即使是一个墓室里有三人,也必定陪葬三幅伏羲女娲图。伏羲女娲图在墓室里存放,本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一种丧葬习俗,在同一时期宁夏贺兰山也发现伏羲女娲岩画。很早时候,这些中原神话传说就一路向西沿途播撒,直至今天的吐鲁番地区,盛行一时。
有的墓葬不仅挂有伏羲女娲图,还有哀婉的墓碑铭文。公元667年一位贾姓妇女的墓葬中这样写道:“上天所赋予她的生命是有限的,因为正如白驹过隙一样,不会拖延;正如闪光一样,不能留住,岁月也到了它的末端,生命也消耗净尽……翡翠树干枯了。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些时日,永远冲破了苦难之网。”公元681年一个大臣的墓碑铭文又解开了伏羲女娲图的另一层寓意,“他从这里离去了,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当时的人们认为,进入另一个世界,是另一种人间生活的继续,伏羲女娲图成为创造生命的寄托。
5、黑陶鸭形壶

这个手绘的黑陶鸭形壶敛形椭圆口,腹部鼓起,尾部缓收上翘,颈弯,背面有凸起的棱条,扁尾,整个器形好似一只浮出水面的鸭子。
6、黑陶壶

7、茧形壶

这个手制壶通体施红色陶衣,小口直颈,椭圆腹,肩部堆贴形似蚕首,身有轮节的泥条。
8、唐朝时期的文物:西安大雁塔线刻----玄奘法师像

9、柏孜克里克石窟壁画

10、唐代官的印章

11、彩绘骑马俑

据说是先用木料分段雕刻出人物的上下身和马身、四肢,再粘合成整体,接缝处贴纸,然后彩绘而成。
12、舞女俑等 
右边是一位正欲轻歌曼舞的唐代舞女形象,头梳双髻,额描花钿,青黛柳眉下凤眼低垂,朱唇含笑,表现了一位娴静恬美的“婉娩灵蛾”形象。
13、武士俑

14、中间是唐代彩绘牵马俑,左右为夸张造型的俑。

15、各式马与骆驼的俑

16、

17、

18、

19、元朝时期的文物

20、

21、清朝时期的版图与文物

22、青釉葫芦瓶与双龙梅花纹瓷瓶

23、青花瓷人物笔筒

24、虎羊玉雕水盂

25、虎玉雕水盂

26、有盖铜狮熏炉

27、透雕双桃洗

28、玉磬

29、青玉象耳活环瓶与青玉凸雕三友长方瓶

展览馆的二楼是新疆古尸展览,其中有距今3800余年的楼兰女尸,有距今3200余年的哈密女尸和距今3000年且末女尸。这些古尸看上去都像木石了,说明牌上没注明复制品,应该是原物了。光线很差,拍出来也肯定没有宣传画上的清楚。这是个可以不照相,但不可以不参观的展览。
|